混合花崗岩

混合花崗岩

由強烈混合岩作用形成的外表類似花崗岩的一種混合岩。其特徵是,岩性比較均勻,與岩漿成因的花崗岩很相似,局部仍可見殘留陰影構造和不明顯的片麻狀構造(或線形構造),有時可見有原來變質岩的殘留體,其片理產狀與混合花崗岩的片麻理及圍岩的產狀基本一致。在顯微鏡下可見有各種交代構造。它是混合岩化作用最強烈時的產物,可以是由滲透交代作用形成,也可以是重熔(溶)交代作用形成。

基本信息

概述

岩漿混合花崗岩簡稱為漿混岩,它是不同岩漿經混合作用(mixing)和混和作用(mingling)形成的一類特殊岩石。漿混岩是岩漿混合雜岩體(簡稱漿混雜岩體)內重要的組成部分,除此以外,漿混雜岩體還包括岩漿混合後殘餘的端元岩漿岩以及與岩漿混合作用無關的非岩漿混合岩等。
當兩種具有不同溫度、不同成分、來自不同岩漿房的岩漿混合在一起時,發生熱傳輸並導致岩漿的流變學性質的明顯改變、成岩過程中兩類岩漿成分的交換等複雜成岩作用。
最易識別的漿混岩是兩個端元性質差異較大的岩漿混合,最有地質意義的漿混岩是代表殼源的酸性端元和代表幔源的基性端元的岩漿混合。
人們在很早以前就已觀察到不同成分岩漿的混合現象。這些現象,無論在火山岩還是在侵入岩體中,都可以見到。人們特別注意到,在花崗岩體中普遍分布著暗色微粒岩石包體(MME)。對這些暗色包體的成因解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觀點的爭論。一種是殘留體說,認為這些包體是地殼岩石發生深熔作用產生花崗岩漿後殘留下來的偏基性的難熔殘餘。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暗色微粒岩石包體是基性岩漿與酸性岩漿混合作用過程的產物。這一爭論涉及花崗岩類的成因及殼幔相互作用的許多基本問題,因而有著重要意義。

包體

鎂鐵質微粒包體(mafic microgranular enclave),又稱鎂鐵質微粒花崗岩類包體(maficmicrogranitoid enclave),或鎂鐵質岩漿包體(m"aftc magmatic enclave),是花崗岩類侵人體中最豐富的包體類型。這三個名稱英文縮寫均為MME。
鎂鐵質微粒包體最重要的特徵是:①具有岩漿結構,是岩漿結晶的產物;②粒度通常為微粒一細粒,小於1mm,有的也可達2~3mm,但總是小於其寄主花崗岩;③包體大小變化較大,直徑從數厘米,到數十厘米,甚至到數米。最常見的形狀為具有塑性流變特徵的橢圓狀、橢球狀、斑塊(點)狀、不規則狀、拉長狀等(圖版Ⅱ一a),角礫狀儘管不多見,但也可以見到,取決於其初始物理性質及岩漿的運動狀況;④有時具有細粒冷卻邊緣;⑤包體多成群成帶分布,還有一類岩牆狀包體群,是同深成作用岩牆破碎而成的,有時還見有共生的基性岩牆群;⑥在包體中常見捕虜晶,有的邊界較完整,但多數顯示被熔蝕呈渾圓狀和不規則狀,其地球化學成分與寄主岩石中的斑晶相同,故來自於寄主岩石,有時還能見到一個斑晶猶如鉚釘一端插入寄主岩石而另一端嵌人包體
中可稱其為“鉚釘晶”,表明寄主岩石和包體只有同時呈粥狀時才有“鉚釘品”存在的可能;⑦包體有時與寄主岩石界線清晰,表現為突變關係,有時二者界線模糊,成漸變過渡關係,有時同一個包體在一側為突變關係,而另一側為漸變過渡關係,寄主岩石和包體有時會出現被包和反包;⑧無論是寄主還是包體中均易見到礦物的交代邊、熔蝕邊,常常見多種不平衡礦物共生和多圈基性一酸性礦物輪生的環帶,寄主岩石中長石易出現異常環帶;⑨在包體中常見針狀空心磷灰石;⑩包體的同位素年齡與寄主岩石年齡相近。

礦物成分

混合花崗岩的礦物成分往往是不很均勻的,有時含有不同數量的特徵變質礦物(如石榴石、紅柱石、堇青石、矽線石等)和殘留的片狀、柱狀礦物富集呈暗色細痕、線痕,致使岩石呈現不同程度的片麻狀構造,有時呈霧迷狀,顯示塊狀構造。在較大範圍內尚能見到呈條帶狀、條痕狀分布的原岩殘留體,交代變斑晶(鹼性長石)和花崗偉晶質脈亦常可見到。

分類

根據混合花崗岩顯示的形態特徵,又可選擇使用如下名稱:
混合花崗岩或片麻狀混合花崗岩,
條痕狀混合花崗岩,
霧迷狀或陰影狀混合花崗岩,
變斑狀混合花崗岩等。

混合花崗岩與花崗質混合片麻岩差別

(1)趨子明顯的塊狀構造,而平行定向構造或片麻狀構造不如花崗質混合片麻岩
(2)具明顯的半自形粒狀結構特徵,長石尤其是鉀長石常常呈板狀、似板狀,卡斯巴雙晶發育,花崗質混合片麻岩主要顯示花崗變晶結構,鉀長石常呈不規則狀
(3)暗色片狀、柱狀礦物及其形成的細痕、線痕比花崗質混合片麻岩中少一些,大子10%的是局部現象, ’
(4)各種交代現象、交代結構反而不象花崗質混合片麻岩中那樣普遍發育
(5)混合花崗岩中鹼性長石(鉀長石,奧長石及鈉長石)全是或幾乎全是新生的長石,花崗質混合片麻岩中常含有一定數量的原生長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