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開展混合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去使用線上平台,不是去建設數位化的教學資源,也不是去開展花樣翻新的教學活動,而是有效提升絕大部分學生學習的深度。如果我們承認學習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話,就應該可以認同在學習方面是有相對簡潔的路徑可走的,應該有相對穩定的規律的。我們不要被所謂的學科不同、教無定法等表面現象所迷惑。在學習心理學上對學習內容的分類是確定的,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千變萬化,而不同類型的學習是存在科學規律的,對這些類型內容的教學也是存在規律的,同樣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教無定法”,所謂的“教無定法”只是表面形式上的問題,各種教學法在基本的邏輯上是非常確定的。當然,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最最佳化的處理,因為我們可能不一定具備開展最佳教學所需要的前提條件。總之一句話,我們應該努力依據學習和教學的規律去實現提升學生學習深度的目標。
路徑選擇
學習和教學的基本規律中如下四條尤為關鍵。第一,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參與的過程;第二,學習是循序漸進的經驗積累過程。第三,不同類型的學習其過程和條件是不同的。第四,對於學習而言,教學就是學習的外部條件,有效的教學一定是依據學習的規律對學習者給予及時、準確的外部支持的活動。
如同前面所述,混合式教學改革沒有統一的模式。但是如果要依據上面四條學習和教學的一般規律,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教學的優勢,就應該從如下三個方面去努力。
1.線上有資源,資源的建設規格要能夠實現對知識的講解
毫無疑問,對於線上資源建設,非信息技術相關學科的教師是經常存在困難的,但是這種困難並非不可克服,因為我們倡導的教學資源並非要多么高端大氣上檔次,簡單的螢幕錄製加講授即可。一千元以內的硬體投入,再加上兩三個小時的編輯軟體學習基本上都能夠勝任這種微課的錄製和編輯。剩下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更多的是時間投入的問題。因為其中需要對以前的課件進行一些修改,需要進行課程知識點的分解,需要錄製和編輯微視頻,需要給知識點設定學習目標並開發一些配套的練習題目等等。
線上的資源是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前提,因為我們倡導的混合式教學就是希望把傳統的課堂講授通過微視頻上線的形式進行前移,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儘可能讓每個學生都帶著較好的知識基礎走進教室,從而充分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在課堂上我們的講授部分僅僅針對重點、難點,或者同學們線上學習過程中反饋回來的共性問題。
2.線下有活動,活動要能夠檢驗、鞏固、轉化線上知識的學習
如前所述,通過線上學習讓學生基本掌握對基本知識點,線上下,經過老師的查缺補漏、重點突破之後,剩下的就是通過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為載體,組織同學們把線上所學到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與靈活套用。讓師生之間的見面用來實現一些更加高級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認知層面參與學習,而不是像以往一樣特別的關注學生是否坐在教室里。
3.過程有評估,線上和線下,過程和結果都需要開展評估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需要給予學生及時的學習反饋,基於線上教學平台或者其他小程式開展一些線上小測試是反饋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通過這些反饋,讓教學的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不但讓學生學得明明白白,也讓教師教的明明白白。當然,如果我們把這些小測試的結果作為過程性評價的重要依據,這些測試活動還會具有學習激勵的功能。其實,學習這件事既要關注過程也要關注結果,甚至我們應該對過程給予更多的關注,畢竟扎紮實實的過程才是最可靠的評價依據。
概念
“混合式”教學,應該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徵。1、這種教學從外在表現形式上是採用“線上”和“線下”兩種途徑開展教學的;2、“線上”的教學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輔助或者錦上添花,而是教學的必備活動;3、“線下”的教學不是傳統課堂教學活動的照搬,而是基於“線上”的前期學習成果而開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學活動;4、這種“混合”是狹義的混合,特指“線上”+“線下”,不涉及教學理論、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其他內容,因為教學本身都是具有廣義的“混合”特徵的,在廣義的角度理解“混合”沒有任何意義。5、混合式教學改革沒有統一的模式,但是有統一的追求,那就是要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的優勢改造我們的傳統教學,改變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分使用講授而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認知參與度不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結果差異過大等問題。6、混合式教學改革一定會重構傳統課堂教學,因為這種教學把傳統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都進行了擴展,“教”和“學”不一定都要在同一的時間同一的地點發生,線上教學平台的核心價值就是拓展了教和學的時間和空間。綜合一下上面六個方面的解釋,我們對“混合式”教學概念的理解應該可以實現“共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