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製備設備
正文
初期生產的混凝土製備設備,大多靠人工操作,以容積式稱量為主。50年代末,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混凝土製備設備開始採用自動控制。60年代初,穿孔卡控制系統開始在配比預選、容量變更、水分補償和稱量調節方面得到套用。70年代起採用了電子計算機和工業電視監控裝置,不僅能對混凝土的配比、稱量、水分補償等工序實行自動程式控制,還能對混凝土的銷售、攪拌運輸車輛的調度等進行控制、監視和記錄。此外,還應注意減少環境污染和噪聲危害以及對設備的色澤裝飾和外觀造型的美化。混凝土製備設備按工藝流程分垂直式(單階式)和水平式(雙階式);按操作方式分:手動式、半自動式和全自動式;按稱量方式分單獨稱量式、累積稱量式和組合稱量式;按攪拌機形式分自落式和強制式;按用途分中心攪拌、路面鋪設、預製構件和乾料配製等;按安裝和搬運方式分永久式、拆裝式和移動式。
在垂直式混凝土製備設備中,材料只需一次提升。然後,借其自重順序落至下屬各道工序。其優點是生產率高,易於實施自動化,占地面積小;缺點是結構複雜,製造費用大,安裝高度高。水平式混凝土製備設備中,材料需經二次提升,即先將材料提升至儲料斗,經稱量後再提升至攪拌機。其優點是安裝高度低,結構簡單,投資少,投產快;缺點是自動化程度較低。大工業城市和材料供應基地宜選用垂直式混凝土製備設備(圖1);中小城市則宜選用配套和裝拆搬運方便的水平式混凝土製備設備。 水平式混凝土製備設備的典型結構如圖2所示。 為了適應中小型工程的需要,移動式混凝土製備設備也相應地得到發展。一個工程結束後,只需一輛載重汽車就能將整套設備拖運轉移,靈活方便。
連續式混凝土製備設備和混凝土製備設備套用計算機進行控制等新設備和新技術,正在受到重視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