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
出;不能讀作“cū”。
辨形
簡;不能寫作“減”。
[
基本內容
發音 shēn jū jiǎn chū
釋義 :簡:簡省。原指野獸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現。後指平日在家裡,很少出門。
出處 :唐·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夫獸深居而簡出,懼物之為己害也,猶且不脫焉。”
示例 :自擯棄以來,尤自刻勵,~,幾不與世人相通。(宋·秦觀《謝王學士書》)。 清 田蘭芳《皇清太學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以故深居簡出,人或疑君為倨,蓋非知君者也。”
【近義詞】:閉門謝客、離群索居。
【反義詞】:拋頭露面。
用 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不與人來往。
引證解釋
1.藏身於隱密之處,很少外出。 唐 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夫獸深居而簡出,懼物之為己害也。”
2.常指待在家裡很少出門。 宋 秦觀《謝王學士書》:“自擯棄以來,尤自刻勵,深居簡出,幾不與世人相通。”《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這位制台素講 黃 老 之學,是以清浄無為為宗旨的,平時沒有緊要公事,不輕容易見人,而況病了這一場,更是深居簡出。”徐遲《牡丹》:“可憐魏紫還是深居簡出,依然很少知道解放帶來的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