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科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川大學深地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總體定位於圍繞突破深地科學研究重大科學問題、融合深地能源和深部地下工程領域科學技術成果,為深地工程實踐提供戰略科技支撐和技術儲備的國際一流的套用基礎研究基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深地科學規律及深部岩石力學、 深地能源開發新原理與新技術、深部地下工程回響及災害力學、深部地下工程耐久性與安全性。

一、實驗室概況

•四川大學深地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原“能源工程安全與災害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於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建設,於2014年6月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驗收,正式開放運行。2017年2月 “能源工程安全與災害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更名為“深地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現有固定研究人員40名,其中教授級學術骨幹21人,現有空間1000餘平方米,擁有一批總值超過3100萬元的先進實驗室儀器設備,其中五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 21 台。

二、現任領導

•學術委員會主任:白以龍院士

•實驗室主任:謝和平院士

•常務副主任:王清遠教授

三、研究方向

•深地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總體定位於圍繞突破深地科學研究重大科學問題、融合深地能源和深部地下工程領域科學技術成果,為深地工程實踐提供戰略科技支撐和技術儲備的國際一流的套用基礎研究基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深地科學規律及深部岩石力學;

•2、深地能源開發新原理與新技術;

•3、深部地下工程回響及災害力學;

•4、深部地下工程耐久性與安全性。

四、學術帶頭人

1.謝和平院士,研究方向:岩石力學與工程,個人簡介:謝和平,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78至1987年在中國礦業大學力學專業讀本科、研究生,分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前四川大學校長(2003.06-2017.12),能源工程安全與災害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四川大學災害力學與工程安全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重點學科"工程力學"學術帶頭人,力學學科博士生導師。是四川省科協主席、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煤炭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力學學會理事、中國科協委員。

2.王清遠教授,研究方向:結構與材料災變力學,個人簡介:王清遠,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成都大學校長,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中科院引進海外傑出人才“百人計畫“財政部擇優支持人選(2003),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計畫動力災變力學教育部創新團隊負責人。四川大學固體力學國家重點學科負責人, “災害力學與環境岩土工程安全”國家211重點學科建設負責人,國家精品課程《工程力學》負責人,四川大學“西南資源環境與災害防治”國家“985”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學術帶頭人。

3.熊 峰教授,研究方向:結構耐久性,個人簡介:女,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院長。四川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博導。2006-2009年任美國阿拉斯加大學(University of Alaska Anchorage)土木系訪問教授。2002-2003年任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博士後。現為美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樑及結構工程分會理事、中國地震工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土木工程學會結構專業學術委員會委員、四川省註冊工程師管理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近年來承擔多項國家級、部省級科研項目,三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承擔了五項省級教改課題,為土木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負責人、四川省精品課程“結構設計原理”的負責人。曾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獎,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出版教材6部,其中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2部。

4.侯正猛教授,研究方向:岩石力學,個人簡介:侯正猛,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四川大學國家“千人計畫”學者。1997年獲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博士學位,1997-2003年任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採礦所高級研究員,2003-2006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儲存技術與岩土力學所教授,2006-2010 任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岩石力學室主任, 教授2003-至今任四川大學災害力學與工程研究所副所長。主要進行地下廢物處置和能源地下儲備方面的岩石力學研究。為鹽岩力學所發展的一套較完善的理論,經過大量工程和實驗驗證,證明該理論充分反應了變形能力很強的鹽岩特性,可以描述三期加速蠕變以及蠕變破壞,體積膨脹和收縮,損傷和傷恢復等,並解決了低滲透岩體中力學與滲透耦合的幾個關鍵理論。

5.鄧建輝教授,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災害力學。

1995年獲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博士學位。

2004年12月:任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岩土力學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土木工程系高級訪問學者。

2006年12月至今:任四川大學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985”科技創新平台工程科學與災害力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環境岩土工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國際岩石力學學會會員,《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和《岩土力學》期刊編委。主要從事岩石工程安全監測與反饋分析方法研究。20餘年來,結合國家重大科研計畫,以及重大水電工程和礦山科研項目,系統開展了岩石工程的變形與穩定、數值分析方法、原位監測與反饋分析方法等研究。主持或參加了973項目2項,國家―攀登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各1項,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重大工程攻關項目4項,香港RGC項目1項,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1項,省部級傑出人才基金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表論文近60篇,其中SCI收錄9篇,EI收錄26篇,ISTP收錄3篇。獲《Canadian Geotechnical J》2002年最佳論文提名獎(the R.M. Quigley Awar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