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二月二廟會

淮陽二月二廟會

淮陽二月二廟會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盛會。淮陽地處周口市腹心地區,歷史悠久,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早在約公元前40世紀,太昊伏羲在此建立中國第一個都城,名宛丘;後炎帝神農氏繼都於宛丘之舊墟,易名為陳。文化底蘊更是極其厚重,這裡也是太昊伏羲的陵寢所在。太昊陵,占地數百畝,形制與北京故宮相仿。三間正門威嚴壯觀,左右分別立著鐘樓和鼓樓。進了正門是三進院落,前為正殿,立於兩米多高的台上,顯得宏偉高大,正門懸有“人文始祖”匾額,內供伏羲坐像。二殿為女媧宮,三殿為寢宮,皆為明清修建,紅牆金瓦,氣象森嚴。最後是太昊陵,陵是磚圍土堆,形如小山,陵前豎有石碑,周圍古木參天。二月二廟會寄託了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基本信息

廟會簡介

淮陽二月二廟會 淮陽二月二廟會

每年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太昊陵前人頭攢動,沿途十里長街,龍湖岸旁攤位林立,出售工藝品、香裱、小吃 等。從早到晚,行人如潮,水泄不通,日流量約達七八萬人次。廟會期間集各種戲劇、曲藝、雜耍、兒童遊樂、時尚表演達百餘種,笙歌妙舞,熱鬧非凡。太昊陵前香火之盛,令人叫絕,陵前十幾米香池,香灰堆積如山,青煙漫天蔽日,雲霧蒸騰,池旁跪滿香客,祈求福祿壽禧,歲歲平安。鏟香灰的服務人員多達十幾個,每天都用卡車清理香灰。如此壯觀場面是其他寺廟很難與之媲美的。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太昊陵廟會的起源可追溯到6000年前,據史書記載,太昊伏羲氏曾定都宛丘(淮陽)。他“一畫開天分陰陽,推演萬物定乾坤”,在以陳為中心的黃淮平原上拉開了華夏文明的序幕。他發明網罟,教民漁獵畜牧,開創了原始畜牧業;他自認風姓,教人循規蹈矩;他制嫁娶之禮,使原始生民擺脫了愚昧的群婚狀態;他發明了最原始的樂器琴瑟,教人禮樂之大化;他以龍紀官,號曰龍師,分理海內;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他創立八卦,結束結繩記事開啟人類智慧,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

廟會盛況

“太昊伏羲祭典”和有“天下第一廟會” 之譽的淮陽二月古廟會,因其會期之長、範圍之廣、人數之多曾被國家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了解,2008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專家評審鑑定和當地公證機關公證,太昊陵祭拜、敬香單日遊客曾達825601人,成為全球“單日參與人數最多的廟會”,史稱中國最“牛”的廟會。

淮陽二月二廟會 淮陽二月二廟會

廟會活動

太昊陵廟會有花樣繁多的民間娛樂活動,與其他廟會相比,太昊陵廟會的底蘊更豐厚,文化味道更濃。廟會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群群身著黑衣、肩擔花籃、手敲竹板邊舞邊唱的婦女,她們時而慷慨激昂,時而低吟誦唱,這舞蹈叫擔經挑,舞者多是年長的婦女。她們高舉黃綾青龍旗,浩浩蕩蕩從四面八方來到太昊陵,先祭拜“人祖爺”,然後到統天殿、顯仁殿、伏羲墓前表演擔經挑。擔經挑傳女不傳男,這是遠古流傳下來的規矩。擔經挑史詩一樣地在淮陽流行了幾千年,它是原始社會以舞祭媒保留下來的一種遺俗,是集祭祖、娛神、求子為一體的祭拜形式,是原始巫舞的演變,是淮陽獨有的祭祀太昊伏羲氏的巫舞。舞到最後,舞者走到中間背靠背而過,兩尾相碰,象徵伏羲、女媧相交之狀,其唱詞也多與伏羲、女媧有關。這種祭拜形式與古陳國崇尚巫風、盛行巫舞有關。

太昊陵廟會上還有眾多的民俗文化形式,如拴娃娃、搶旗桿、送樓子、摸子孫窯以及信靈還俗、交尾泥泥狗等,這些都表現了遠古時代人們對生命起源的生殖崇拜。通過摸子孫窯得子者,還要用旗桿、樓子還願,以示感激。太昊陵廟會眾多民情風俗,反映了原始社會最本質、最自然的對生命的渴望。

淮陽二月二廟會 淮陽二月二廟會

舉辦單位

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周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