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相傳硤石山原是一座整體,因淮水被其阻塞,泛濫成災,後被大禹用神鞭劈開,於是分成東西兩座山。從此淮水暢流,農田受益,百姓安居。為了紀念大禹,人們在西硤石山建禹王廟一座。禹王廟前山如銅關,濤似驚雷,被稱為八百里“長淮津要”,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東硤石山上有古城廢墟,那是著名的淝水之戰時,東晉龍驤將軍胡彬的水軍寨壘遺址。硤山口又是淮河上風景勝地,“硤石晴嵐”是壽陽(壽縣)八景之一。禹王廟前慰農亭,有對聯一副:“尋勝值公餘,看準水安瀾,硤石拱秀;系民懷在隱,顧春耕恆足,秋稼豐登。”
淮水出硤山口恢復東向,經鳳台,入懷遠,於荊、塗兩山之間蜿蜒流過,這便是淮河第二峽——斷梅谷。東岸塗山海拔338.7米。西岸荊山高258.4米,兩山狹谷寬600—900米,河流不緩不馳。渦水於荊山北麓入淮,山麓有卞和洞、白乳泉、望淮樓等名勝,山頂建有啟廟。與塗山頂上禹王廟隔河相望。登臨絕頂,但見“兩山如虎踞,雙水似盤龍”。由此不禁想起那古老的傳說:相傳大禹曾娶塗山氏之女為妻,新婚後僅僅4夭就外出治水,10餘年未歸。有一次大禹路過家門,他兒子啟剛呱呱墜地,他都沒進門看一看。塗山氏盼禹歸來,天天在山坡上張望,後竟然化為一塊石頭,這就是留存至今的望夫石,又稱為啟母石。幾千年來,啟母一直關心地望著淮河。淮河繼續東進,繞過珍珠城蚌埠,流向第三峽——浮山峽。
蕭梁堰
浮山峽位於明光市的浮山集和江蘇泗洪縣的潼河口之間,兩岸山丘都不高,北岸峰山海拔82米,南岸主峰浮山海拔111米。兩山相距約5000米,是山峽中最寬的一峽。這樣寬的山峽,河水本可暢通無阻,然而在1400年前,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竟攔河築堰,使淮水斷流,史稱“蕭梁堰”。截流後,沿淮數百里一片汪洋。公元156年秋,淮北暴漲,浮山堰被衝垮了,傾泄的洪濤,將下游村鎮數十萬居民、軍士漂沒入海,造成慘絕人寰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