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寺[河南洛陽淨土寺]

淨土寺[河南洛陽淨土寺]

洛陽淨土寺,又稱東都淨土道場,建於北魏天賜元年(公元404年)。位於洛陽龍門石窟南伊水東岸,伊川長壽山巨型臥佛之中的白雲岩上,山門前是由東向西流的“定盟泉”與“倒澗泉”合流處,稱“二龍戲珠”寶地。北魏孝文帝陵與淨土寺同處於一條南北中軸線。淨土寺出土有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的“雲山舍利之塔”銘文石刻,“雲山”一詞突出表明淨土寺所在的白雲岩,猶如天上吉祥的的白雲,降落在此處。與《漢書 廣成賦》所描繪的“大漢之初基也,宅茲天邑,總風雨之會,交陰陽之和。揆厥靈囿,營於南郊”相吻合。《舊唐書》記載:“僧玄奘,姓陳氏,洛州偃師人,大業末出家於東都淨土道場。”《大正藏》卷50《慈恩傳》卷上說:“其第二兄長捷先出家,住東都淨土寺。察法師堪傳法教,因將詣道場,誦習經業。”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年),大理寺卿鄭善果奉敕度僧27名,跟隨二哥長捷在淨土寺習佛的陳褘,被破格錄取在茲寺剃度出家,時年13歲,法名玄奘。後由此到西天取經,“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文》說“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是以翹心淨土,往游西域,乘危遠邁,杖策孤征。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砂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雲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敘述了玄奘自幼在淨土寺出家,又從淨土寺“杖策孤征,往游西域”到西天取經的歷史事實 。

寺廟歷史

東都淨土寺 香爐 東都淨土寺 香爐

淨土寺創建自北魏天賜(404)年間,在隋唐時為皇家寺院,名為東都淨土道場。

淨土寺的“淨土”得名源於東漢,正式建寺是北魏天賜(404)年。

洛京伊闕南新城東南有廣成澤,是皇家園林天邑靈囿禁苑。《後漢書》馬融所作《廣成頌》記載,在:“是以大漢之初基也,宅茲天邑,總風雨之會,交陰陽之和。揆厥靈囿,營於南郊。徒觀其垧場區宇,天與地莽,遂棲鳳皇於高梧,宿麒麟於西園,永逍搖乎宇內,.豐千億之子孫,歷萬載而永延。禮樂既闋,北轅反旆,至自新城,背伊闕,返洛京。”當時“白馬寺”有兩位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翻譯佛經,百忙之中朝廷請他們兩位高僧到洛陽南郊皇家園林廣成澤遊玩,返回洛陽時走新城,路過鸞浴溝,見此處一條清清溪流自東向西流過,有很多鸞鳥在此溪水中沐浴。溪水旁是潔淨的白色岩石,兩位印度高僧不由讚嘆道,此處真是難得的一方淨土聖地。

據《魏書》等史料記載,十六國時期北魏天興元年(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稱帝建元,史稱北魏道武帝,欲向黃河流域河洛地區發展。但後秦姚興卻搶先要攻取中原古都洛陽。後秦隆安三年(399),後秦鎮東將軍楊佛嵩攻攻打古都洛陽,遭到東晉河南太守夏侯宗之的頑強抵抗,久攻不下,轉而向東掃平柏谷(今河南偃師東南),並將周圍一帶的百姓二萬餘戶盡數遷到關中。之後,後秦大軍再度包圍洛陽,此時東晉無力北顧,新任太守辛恭靖就派人請求北魏出兵解圍。《魏書·太祖紀》:“天興二年(399)秋七月,起天華殿。陳郡、河南流民萬餘口內徙,遣使者存勞之。姚興遣眾圍洛陽,司馬德宗將辛恭靖請救。八月,(道武帝拓跋珪)遣太尉穆崇率騎六千往赴之。未至,恭靖敗,詔崇即鎮野王”。

北魏天興五年(402年),北魏大軍攻後秦。數路魏軍一齊攻擊,兵鋒所及,一片廢墟。後秦舉國震動,(402年)五月,拓跋珪將後秦軍隊反圍在汾水東岸的柴壁(今山西襄汾南),後秦軍隊逐漸矢盡糧絕,姚興向北魏拓跋珪求和,東晉更無力抗衡北魏,也拱手讓出淮河以北地區。於是北魏兵不血刃取得洛陽及淮河以北廣大地區。道武帝拓跋珪感謝上天把河洛大地恩賜於北魏,真是“天賜百福”,遂改年號為天賜。天賜元年(404年),北魏新城官府在洛陽南秦鄭、秦楚、周楚古道交匯樞紐位置鸞浴溝之陽創建寺院,因此地為潔淨白石岩,得名淨土寺。

東都淨土寺 東都淨土寺
淨土寺殿脊正中向北一面是正面龍首雕像 淨土寺殿脊正中向北一面是正面龍首雕像
白雲岩 白雲岩

北魏王朝遷都洛陽之前的太和七年(483年),淨土寺所在的新城(伊川)縣的官員,在伊闕龍門開鑿出第一個古陽洞石窟,並造出主佛像。十年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遷都之計。冬十月戊寅朔,幸金墉城。詔徵司空穆亮與尚書李沖,將作大匠董爵,經始洛京”。

同一時期或稍後,淨土寺附近區域還建有嵩山(登封)少林寺、(伊川鴉嶺)石佛寺、(嵩縣田湖)鋪溝石窟、(伊川葛寨)呂寨石窟、(偃師)水泉石窟、(澠池)空相寺、鴻慶寺、(宜陽)虎頭石窟等著名佛教聖跡留傳至今。

淨土寺大殿和護牆的基礎,均使用像白雲一般的白石砌成,正合“出家人難得一方淨土”的襌語。  

唐玄奘(公元600-664年),人稱唐僧,著名佛學大師,在淨土寺剃度出家,從這裡邁出西天取經的第一步,他成為一千多年來婦幼皆知的佛教名人。

玄奘原名陳禕,祖籍洛州緱氏陳堡谷(今偃師緱氏陳河村),他的祖父陳康,在北齊曾擔任國子博士。父親陳惠曾任隋江陵縣令。隋開皇二十年(600年),陳惠喜得公子,眉目清秀,臉面端正。崇信佛教的陳縣令,將幼子抱到佛像前,請佛賜名,正巧佛像所披衣袍風颳起,連連飄擺,於是這孩子便得名“禕”,意為“佛的衣裳”   。

宗教活動場所洛陽淨土寺 宗教活動場所洛陽淨土寺

隋煬帝大業八年(公元612年),玄奘在東都淨土寺剃度出家。根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續高僧傳》、《舊唐書》、《新唐書》等古代文獻及淨土寺出土的石碑等的記載,大體梳理如下:

洛陽龍門口南伊川白元鄉有著名的“五里三寺”,即夏寶村的清涼寺、水牛溝村的淨土寺和白元村的金山寺。清人張文德有《春日游淨土、清涼、金山諸寺》詩:“晚來汲露煮茗芽,古寺無人犬護家。座上真文余貝葉,階前雲氣繞曇花。蒲團半納隨藜枝,舍利多珠隱木瓜。為問老僧何處去,白雲深鎖眾峰斜”。三寺所在地理位置十分獨特,從遠處望去,一尊巨型觀世音菩薩仰臥伊河東岸。淨土寺選在龍門伊闕南一片天然的白雲岩石之上,有“出家人難得一片淨土”的意蘊,而且所處的方位與洛陽邙山北魏孝文帝墓同處於一條中軸線上。1978年在淨土寺附近水渠出土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淨土襌寺記》石碑,洛陽各縣寺院主持和汝州風穴寺主持和均簽名。《淨土襌寺記》碑文記載:寺“剏自〇〇天賜延和間 歷乎宋沿乎金元”。天賜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第四個年號。天賜這個年號自404年十月至409年,共六年。延和(432年-435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年號,歷時3年。寺前水渠還出土有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伊陽淨土梵宇佛像記並頌》碑載:“洛陽管子休官林下,訂盟泉右,瞻被水峪曰淨土,萬世上祀,宮牆廟貌。蜿蜒青龍,馴伏白虎,玄武垂頭,朱雀翔至。”

唐 道宣《續高僧傳》卷四《大慈恩寺釋玄奘傳》云: “兄素出家,即長捷法師也。容貌堂堂,儀局瑰秀。講釋經義,聯班群伍。住東都淨土寺。以奘少罹窮酷,攜以將之,日授精理,旁兼巧論。”。《大正藏》卷50《慈恩傳》卷上說:“其第二兄長捷先出家,住東都淨土寺。察法師堪傳法教,因將詣道場,誦習經業。”
陳禕天性喜佛,來到淨土寺後,在佛學淨土環境薰陶下,對佛教產生了濃厚興趣,以兄長長捷為師,潛心學習佛學。《大正藏》卷51錄有唐?張說的《大唐西域記序》,其中記述說:“令兄長捷法師,釋門之棟樑者也。擅龍象於身世,挺鶖鷺於當年,朝野挹其風猷,中外羨其聲彩。既而情深友愛,道睦天倫,法師服勤請益,分陰靡棄。”
大業八年(612年),煬帝為祈求征伐高麗成功,下詔在洛陽剃度27名和尚,主持剃度的大理寺卿鄭善果親臨東都淨土寺選擇合適人選。小陳禕報名參加,因年僅13歲,不夠錄取資格。然陳禕在三年的習佛中,不僅已精通佛學要詣,而且還有獨到的見解。他找到主持剃度的大理寺卿鄭善果,懇請報名入選剃度。就問他:“你小小年紀為什麼要出家呢?”陳禕答道::“遠者繼承如來事業,近者光大佛祖遺法。”鄭善果為他遠大的志向和不凡的器貌所感動,便說:“誦業易成,風骨難得,若度此子,必為釋門偉器。”鄭善果又問了一些佛學問題,小陳禕對答如流。鄭善果對長相端莊,聰明好學,佛學知識淵博的小陳禕心中已有好感,但資格不夠,鄭善果有意錄取,但主持錄取的幾位僧人仍說“年紀太小。”不料,陳禕卻說:“我提一個問題,眾位老師如給我滿意答覆,我就不當和尚了。”他問:“人能不能成佛?成佛是在當世,還是遙遠的未來?”眾主持錄取的幾位僧人一下子被難住了。鄭善果藉機說“人才難得”,於是,就破格錄取了陳禕,玄奘遂剃度出家, 取法號“玄奘”,意為“使佛學光大。”正式成為佛門釋子。

玄奘在淨土寺潛心鑽研佛學時期,外界正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隋朝的橫徵暴斂使百姓無法生活下去,激起各地好漢揭桿而起。淨土寺因遠在城外伊川鸞峪溝而免遭戰火蹂躪。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打起抗隋大旗,李世民在與隋軍和王世充作戰中,多次率軍由洛陽山南道路過玄奘所在的淨土寺,淨土寺對李世民軍隊多有資助,其時淨土寺屬皇家寺院,下轄少林寺,少林寺派棍僧助李世民,救過李世民的命,李世民生於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9年)長玄奘3歲,李世民與玄奘結為兄弟好友。其時,農民起義軍瓦崗軍攻洛陽,王世充困守洛陽,城內無糧,十有三人餓死。

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國號唐。時王世充占居洛陽,唐軍與王世充為爭奪洛陽又打了四年戰爭,武德四年(621年),王世充降唐,大批不願降唐者紛紛削髮假扮成和尚躲入洛陽城各個寺院道場。李淵下令唐軍廢除洛陽城端門樓、乾陽門及闕樓。為了消除隱患,李淵又下令廢洛陽城中各寺院道場,只留三十個僧尼,其餘全令其還俗。

武德九年(626年)四月,唐高祖李淵詔令全國廢除佛道,洛陽僅保留寺觀各一所,其餘全部廢除,淨土寺、少林寺也在廢除之列。二十七歲的玄奘法師心急如焚,他想起與李世民的友情,遂由淨土寺出發,涉伊水,走秦楚古道,親赴京都長安,找李世民想辦法,他哪裡知道此時長安的唐皇室中正蘊藏著殺機。

武德九年六月,太子建成忌妒李世民功蓋天下,乃與齊王元吉合謀欲除掉世民。李世民得知訊息,先發制人,發動玄武門兵變,殺太子建成和弟元吉。八月,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改明年為貞觀元年。剛奪得皇位的李世民正忙于軍國大事,無遐顧及接見玄奘。

玄奘滯留長安,親聞血濺皇門之事,深感自己所學淺薄,對此兄弟相殘無能為力,他決心到佛教的發源地去深造。於是上表李世民,請求西行,並對去印度的有關資料進行蒐集,做了必要的準備。但李世民剛得到帝位,國家百廢待興,日理萬機,對玄奘的請求那能顧得著。沒得到朝廷答覆,沒有官方批准的通行證和資助,要遠涉幾萬里、跨越無數關卡、邦國,去遠方的天竺佛教發源地,顯然是極困難的。玄奘幾乎陷於絕望的境地。但想到在淨土寺出家時立下“使佛教教義發揚光大”的誓言,決意靠自己的力量去印度求學佛法。

機會終於來了,貞觀元年(627年)八月,長安一帶遭受嚴重霜雹災害。朝廷詔令災民可隨豐就食,各地關卡可給於方便。玄奘藉此機會混在災民隊伍中,西出長安,沿途乞討,經天水、武威、張掖、安西,出玉門關,沿古絲綢之路北道,過哈密、吐魯番,又經烏茲別克的薩馬爾城,阿富汗的巴彌場,翻越巴基斯坦北部的興都什大山,歷盡千難萬險,終於到達佛教發源地。

歷經艱難險阻後到達天竺後,十多年間,玄奘跟隨過許多有名的僧人,他停留過的寺宇包括當時有名的佛教學習中心-那爛陀寺,他向該寺的主持,印度佛學權威戒賢法師學習佛經。及後玄奘更加徒步考察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在佛學講座中名揚全天竺,在印度求學佛法十四年的玄奘已成為著名的佛學高僧,他闡發的佛學理論連印度的高僧也為之折服,玄奘思念祖國,惦記著故鄉洛陽的淨土寺,牢記著在淨土寺許下的誓言。

貞觀十七年(643年)玄奘決定回國,他蒐集了印度最好的佛經,帶著印度人民的深情厚意,次年,到了于闐(今新疆和田)。于闐地方官對這位飲譽印度的著名唐人高僧表示歡迎,立即派人將玄奘寫給太宗的奏表送達長安,太宗詔令于闐、敦煌等地方官迎接護送玄奘法師回京。

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到達長安,此時太宗已在洛陽,即將率軍出征高麗、聞報,即詔請玄奘到洛陽相見。在闊別故土近二十年後,玄奘終於又回到洛陽。唐太宗在洛陽宮隆重歡迎玄奘法師,親自安排太子李治(後來的高宗)為玄奘建造譯經寺院。之後,玄奘得以到夢繞魂牽的淨土寺探望,並回偃師故里省親。

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子李治在長安建專門譯經院。顯慶二年(657年)春二月。駕幸洛陽宮。法師亦陪從。

洛陽的淨土寺又是唐太宗主張大唐宗教文化三教(儒、佛、道)合一,和諧共處的典型。在其佛寺大殿內建築磚笆上,歷代重修,仍保留著既有儒家“天人合一” 字樣圖案,還有道家特有的陰陽太極圖磚笆(見圖),這在其他佛寺中是極為罕見的。

淨土寺大殿磚芭圖案 淨土寺大殿磚芭圖案
淨土寺大殿中軸線陰陽魚芭磚圖案 淨土寺大殿中軸線陰陽魚芭磚圖案
淨土寺 淨土寺

唐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在洛陽,曾敕慈恩寺僧人義褒、西明寺僧人慧立等到洛陽,並在合璧宮召見,“敘論稱旨”,唐高宗留他們住東都淨土寺。義褒曾在淨土寺講經。

龍朔元年(公元661年),僧人義褒應召在東都洛陽。他曾多次出入宮中,還曾在東都淨土寺講經,眾人踴躍往聽。不久,義褒因病卒於淨土寺,享年51年。

可以看出這座寺院在當時倍受關注,反映出它在當時佛教界的重要地位。玄奘法師13歲時在淨土寺剃度出家,在洛陽淨土寺學習,奠定了他“遠紹如來,近光遺法”的雄心,在這裡形成自己的觀念、思想,是他西行取經求法人生之路起步的第一站。玄奘從印度帶回大量佛教經典並以畢生精力翻譯成中文,太宗皇帝賜號三藏法師,並為玄奘翻譯的佛經親撰《大唐三藏聖教序》,使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更大。玄奘所寫的《大唐西域記》,將沿途各國的風土人情以及政治、歷史、宗教、文化遺蹟、軼聞詳盡紀錄,不僅對中國繪畫、塑像、古建、做道場、音樂藝術帶來創新發展,也成為了研究中亞、南亞史地和社會風俗以及中西交通史、文化關係史等,提供了極寶貴的資料,成為必讀經典。
玄奘捨身求法,百折不撓、不慕榮利、刻苦奮鬥的一生,彰顯了中華民族高尚優秀的品德與精神。

在經歷一千多年風風雨雨和幾遭禁毀之後,淨土寺五間後大殿大得以保留下來。培育出聞名中外佛學大師玄奘的淨土寺,永遠是人們嚮往的一方淨土……

位置

淨土寺[河南洛陽淨土寺] 淨土寺[河南洛陽淨土寺]

河南省洛陽龍門口南伊川白元鄉有著名的“五里三寺”,即夏寶村的清涼寺、水牛溝村的淨土寺和白元村的金山寺   。淨土寺,又名淨土道場,位於洛陽龍門石窟南二十多公里,伊川縣白元鎮鸞浴溝(今水牛溝村)內,名列《中國歷史文物圖集·河南分冊》。

地位

淨土寺[河南洛陽淨土寺] 淨土寺[河南洛陽淨土寺]

《河南佛教勝跡》記載伊川縣的佛寺有:淨土寺、皇覺寺、龍駒寺、周佛寺、慧光寺、復興寺、斑竹寺、法華寺、聖水寺、佛泉寺、羅漢寺、龍興寺、佛興寺、吉祥寺、演法坪寺、大覺佛寺。淨土寺位列伊川縣域諸寺之首。

七十年代初期,淨土寺曾出土有精美絕倫的隋唐時代的文物,有祭祀用法器和唐三彩器物等,文物雖已流失,然而由此表明,當年的淨土寺是有相當顯赫地位的,屬皇家一級寺院。《舊唐書》記載:“僧玄奘,姓陳氏,洛州偃師人,大業末出家於東都淨土道場。”

淨土寺[河南洛陽淨土寺] 淨土寺[河南洛陽淨土寺]
釋永信實地考察洛陽淨土寺 釋永信實地考察洛陽淨土寺
釋永信玄奘法師揭碑 釋永信玄奘法師揭碑
洛陽淨土寺 洛陽淨土寺

在玄奘法師剃度洛陽淨土寺1400周年之際,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特為洛陽淨土寺題詞,並撰文紀念:

紀念玄奘法師淨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碑文)

東土華夏,天中佳域。文明發端,尋根聖地。淨土襌寺,創於北魏天賜延和。東依嵩岳,少林為伴。西鄰伊水,崑崙脈延。南瞻九皋,鶴鳴天室繞紫煙。北望龍門,五都薈萃伊洛間。雲山最勝處,鸞鳳浴溝溪。古道要衝地,絲路紐帶連。孝文都洛,葺淨土寶剎,開龍門佛龕。吉壤靈地,淨土皇家寺院美名傳。玄奘法師,名陳禕,隋開皇二十年生於洛州緱氏縣,兄長捷出家東都淨土寺。褘九歲父亡,兄憐弟罹窮酷,攜褘別緱山故土、出大谷,越水泉、循鸞水達雲山梵宇。翹心淨土,誦習維摩、法華。大業八年,大理寺卿鄭善果受皇命度僧,以褘幼少不取。褘答: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果贊曰:誦業易成,風骨難得。此子必為釋門偉器。特準褘十三歲破格剃度,法號玄奘。時淨土寺有景法師講涅槃經,嚴法師講攝大乘論,奘勵精無怠。其後隋唐劇變,帝城遭劫。奘情達變通,武德元年與兄離淨土寺,沿秦楚古道達長安大覺寺就岳法師,遊學成都空慧寺,荊州天皇寺。北游相、趙,謁深法師。鉤深致遠,獨悟幽奧。為解惑辨疑,貞觀元年乘危遠邁西天佛國,遍游五天竺,功成那爛陀,歷十七年而東歸。太宗皇帝賜號三藏法師,親撰大唐三藏聖教序,贊玄奘幼懷貞敏,翹心淨土,淨土禪寺名揚寰宇。壬辰乃玄奘法師淨土禪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時逢盛世,政通人和,農不納糧,城鄉巨變。追思先賢,信眾合力振寶剎,使淨土禪寺殿閣巍峨、寶蓮炫目、巨佛雄偉、法相莊嚴、雲山舍利寶塔金光燦然。淨土寺,永遠是人們嚮往的一方淨土……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 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撰文

中國佛教藝術雜誌社社長張校笙書丹

河南洛陽淨土寺主持 釋如琛

河南省佛教協會伊川縣人民政府 立石

歲在壬辰龍年壬子十一月初九冬至吉日

淨土寺[河南洛陽淨土寺] 淨土寺[河南洛陽淨土寺]

佛歷2556年公元2012年12月21吉日

---------

迎賓 迎賓
玄奘淨土寺剃度1400紀念碑揭碑 玄奘淨土寺剃度1400紀念碑揭碑

國家宗教局

唐三藏紀念碑碑文大唐三藏玄奘法師,俗姓陳,名(禕),為世家之後。幼習儒典,長飫佛經。年十三,披剃於洛陽淨土寺。遊歷講肆,洗耳淨心。年二十一,成都受具,坐夏學律,練志菩提。既遍謁賢,備餐其說,惑宗途之異,遂誓游西方。貞觀元年,乘危遠邁,杖策孤征。經行數萬里,遊學百餘國,目曉耳聞物產風土之差、習俗山川之異。歸作《大唐西域記》,成就世界文化名著。奘師遊學,轉益多師,棲遲名寺,那爛陀寺,僧徒常有萬人,並學大乘兼十八部,爰至俗典《吠陀》等書,因明、聲明、醫方、術數亦俱研習。奘師於此依止戒賢法師研習唯識諸典,造《會宗論》等。貞觀十四年,奘師遄返中華。途經曲女城,因戒日王之請,“無遮”大會上,講述《制惡見論》要旨,豎立“真唯識量”論式,獲“大乘天”、“解脫天”之美譽。回歸中土後,奏陳翻譯,敕住弘福、慈恩等寺,譯《瑜伽》諸典。所譯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並譯《道德經》、《大乘起信論》為梵文,遠傳天竺。惠澤遐流,照古騰今。誠乃中印兩大文明心靈溝通和情感交流之開拓者,勳業昭昭,師不愧為世界偉人也。
乃為頌曰:
乾坤正氣,河嶽英靈。文明先驅,和諧典型。
天竺求法,東土傳薪。名王率領,外道鹹賓。
京都際會,著譯真虔。鴻名絕後,懿德光前。
兄弟中印,貞石高崇。慈光永在,依戀無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是以翹心淨土。法游西域。乘危遠邁。杖策孤征”。是對玄奘在淨土寺剃度出家之處淨土寺的讚譽和肯定,道出了玄奘大師由淨土寺出發到西域求法取經的歷史真相。連天下聞名的少林寺,也沒如此能有唐太宗親撰碑文提到“翹心淨土”的榮耀。使淨土寺永遠在歷史的典籍中留下閃光的名字,這是歷史所有的寺院所難有最有意義的品牌價值。

中國郵政向淨土寺贈送原版《玄奘》郵票 中國郵政向淨土寺贈送原版《玄奘》郵票
中國郵政在淨土寺首發原版《玄奘》郵票 中國郵政在淨土寺首發原版《玄奘》郵票
中國郵政在淨土寺首發原版《玄奘》郵票 中國郵政在淨土寺首發原版《玄奘》郵票

2016年 9月 4日 中國郵政玄奘西行求法特種郵票在玄奘當年邁出西行求法第一步的洛陽淨土寺舉行原地首發儀式,中國郵政向淨土寺贈送全套原版《玄奘》郵票。  

東都淨土

伊川淨土寺大元至元二十二年雲山舍利之塔 伊川淨土寺大元至元二十二年雲山舍利之塔

淨土寺歷史久遠,據說是著名佛學大師玄奘首次剃度出家之處,唐太宗撰寫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文中所寫:“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超六塵而迥出,只千古而無對。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概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真,開茲後學。是以翹心淨土,往游西域。”文內“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是說淨土寺的松、水和風光條件,雖不足以比得上陝西的華清池,但其獨特的仙露,卻培育出了像玄奘法師這樣的明珠。“翹心淨土”,是對佛學大師玄奘首次在淨土寺剃度出家之處的讚譽和肯定,使淨土寺永遠在歷史的典籍中留下閃光的名字,這是中國所有的寺院所難有的最有意義的品牌價值。“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概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真,開茲後學。”是太宗皇帝對玄奘大師在淨土寺精研佛學情景的精彩描述,為後世留下了當年玄奘大師在淨土寺出家行時的珍貴史料。“翹心淨土,往游西域”。道出了玄奘大師由洛陽淨土寺出發到西域求法去經的歷史真相。

《洛陽市志》記載:“玄奘,俗姓陳,本名褘,河南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縣南境)人。玄奘生於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少時因為家境困難,跟著他二兄長捷法師住在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十一歲(611)就熟習《法華》、《維摩》。十三歲時(613)洛陽度僧,破格入選。”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九冊《釋氏稽古略》載:“(唐高宗)七月詔迎玄奘法師入居西明寺。四年十月。帝以玉華宮為寺。追崇先帝。詔玄奘法師居之。五年帝幸東都。敕召僧義褒慧立等赴洛京,見帝於合壁殿。敘論稱旨。留住東都淨土寺。”

淨土寺出土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淨土禪寺記》石碑,記載該寺曾由當時的“布政司、縣政府、以及伊陽、嵩縣的僧會,會同洛陽乾明寺、汝州風穴寺、洛陽龍泉寺、嵩縣龍泉寺等眾多的寺院主持---大明嘉靖十一年歲在壬辰孟冬望日後十日立碑”。

文頌

洛陽東都淨土寺頌

洛陽淨土寺,又名東都淨土道場,位於洛陽龍門伊闕南二十多公里伊河東岸,伊川縣白元鄉鸞浴溝村。始建於北魏天賜元年(404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一十多年的歷史。

乃為頌曰:

巍巍崑崙 龍脈東延

邙麓洛陽 五都聚聯

禹辟伊闕 肇華夏第一王都

湯得伊尹 開商祚五百享年

周武盟津依天室雄起宏圖

秦漢魏晉 循故城虎踞龍蟠

宅此中國 廣成皇苑

莊周夢蝶泉不老

上皇杜康聚眾仙

伊水東岸 巨佛仰臥白雲岩

昔東晉衰微 後秦攻洛 帝京危難

北魏道武興仁義之師

息中原戰火 救百姓於倒懸

天賜元年開創淨土寺莊嚴

孝文遷洛 開龍門萬千佛窟

隋唐東都 直天闕宮室聯天

白馬少林 呂寨水泉

虎頭鋪溝 龍門石佛共璀璨

胡商販客 日奔塞下

秦楚秦鄭 絲路古道

駝鈴悠揚 馬隊連綿

隋興東都 皇家道場數淨土

大德經聲醒世

聖僧玄奘 幼懷貞敏

翹心茲寺 大業剃度脫俗凡

胸懷大志 乘危遠邁

獨赴西域佛國

修成正果回歸東土

省親緱氏 回訪淨土

安放舍利貝葉雲山間

翻譯佛經 太宗書序

榮耀千載三藏法師功垂遠

鸞浴寶剎 水波岩柱

金龍舞鳳 巨石香案

盟泉官林 蓮花牡丹

三教和諧 圖案奧玄

天地太極 仙人望遠

龍王護佑 大唐盛世民阜安

水陸巍峨 韋陀莊嚴

中佛宏偉 觀音伽藍

六祖天王 金剛地藏

殿閣鱗次風穴諸寺同聲贊

舍利寶塔映伊水東都淨土道場天下羨

喜逢改革盛世政府資助 傾斜大殿得修繕

壬辰龍紀 玄奘淨土剃度一千四百載

永信親臨 撰文立碑鑄鼎記念

大德高朋 信士百姓

萬眾歡聚慶盛典

媒體網路電波迅傳

帝都輝煌河洛重振王者風

魅力伊川 日新月異大發展

淨土寶剎創建一千六百一十載

華夏神州齊譽贊

眾手重繪新藍圖

同心同德謀發展

鶴鳴九皋 伊川一方淨土美名傳

守望淨土寺

張國褘

曾經,不知道你的故事,任時光悠遠而去。如今,第一次走進你的世界,你所剩下的只有蒼涼。站在簡陋的寺門外,我抬頭仰望你寂寞的容顏,沉默成了瞻仰你的唯一方式。

多少時光,你靜默鸞水河畔,聆聽鶴鳴九皋聲聞於野的清亮,不為生命的圓滿,只為守候世間那一份純淨。直到北魏天賜元年(公元404年),你的名字“淨土寺”才第一次鐫刻在河洛大地上,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都洛,賦予你皇家寺院的美名。

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雲,歷經風雨洗禮,一路走來,你凝固了多少歲月的光陰,卻無人知曉你的心事。或許是前世的回眸,又或許是今生的等候,當隋大業八年(公元612年)“玄奘”的法號橫空出世,“遠紹如來,近光遺法”的精神便在你身邊環繞。只有你懂得,或許只有玄奘這種“幼懷貞敏,翹心淨土”的大師,才會更加懂得珍惜你擁有的非凡和脫俗。

望穿你眼中的流年,你的等待不曾失望。當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在印度飽學佛法的玄奘回到闊別二十載的故土洛陽,他並沒有忘記這片魂牽夢縈的土地。當他把費盡千辛萬苦獲得的佛舍利分出一部分安放在你的身旁,沉寂許久的淨土寺啊,你可曾為這一刻由衷地感到高興;當唐太宗李世民在《大唐三藏聖教序》中撰寫:“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對玄奘法師在你這裡出家給予了崇高的讚譽,從此,你終於在歷史典籍中留下了輕輕一笑。

當歷史的餘暉散去,長存在流光溢彩之中的浮華,也終將塵埃落定。你靜視逝去的那份璀璨,遙想玄奘大師纖塵不染的從容,於是,在千年的悠悠歲月中,你低眉觀望著後世的幾方碑刻銘文,於寂寞的暗夜,獨自品咂那曠世的悲哀和寥落。

我沒能見證你的輝煌,卻目睹了你的落寞。輕輕地走進你的故事,站在你的檐下,回憶你飄然遠去的往事,心靈深處不可觸摸的柔軟,與古老泛黃的風鈴平淡地撞擊著,悠悠聲迴旋耳畔,和著不滅的鸞鳥鳴聲,如泣,如訴。

淨土寺香爐瑞雲 淨土寺香爐瑞雲
淨土寺 淨土寺
淨土寺 淨土寺
天賜延和 天賜延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