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背區防雨毀的問題
1、 內蓄法
內蓄法就是把雨水存放在淤背區,不讓其流下去,就避免了出現水溝。內蓄雨水的現有條件是很好的,在100米寬的淤背區外邊沿平行大堤築起一條寬10米,高1米的擋水堰,在每100米擋水堰處垂直大堤修一條寬7m,高0.7m的隔堤,使淤背區形成格子狀,這樣可防止雨水過分集中。一般年份不會出現問題。
內蓄法除了防雨毀以外,還可以滿足樹木生長的需要,樹木的品種應選擇楊柳之類,它即耐澇又是搶大險時的料源;內蓄的雨水如果長時間滲不下去,還可以用於澆灌堤頂的樹木、花草或草皮。
採用內蓄法應注意的問題:一是擋水堰頂部要略微傾斜,內側低,邊沿高,把擋水堰頂部的雨水也蓄起來,防止沖開擋水堰。二是暴雨時及時查看擋水堰,進行防護。
內蓄法的缺點是土方量大。但是,如果黃河發生超標準洪水,這些土方可以用於防護堤頂漫溢或堵塞漏洞。
2、排出法
根據當地情況,選擇有利地形,修建溢洪堰式的排水工程,排水溝不能解決淤背區的排水問題。溢洪堰式的排水工程結構也很簡單,用漿砌磚或三合灰土砼抹面就可解決問題,但要設小型的消力池,保證工程質量和加強管理。
3、綜合法
採用內蓄法與排出法的優點,可在保證不產生水溝的前提下減小土方量和投資。綜合法應是在淤背區內垂直大堤開挖蓄水溝,每10m一條,底寬1m,頂寬2m,深0.6m,蓄水溝兩頭也用溝聯接。開挖出來的部分土用於修建擋水堰,在擋水堰內側適當位置修建小型的溢洪堰式排水工程,排除蓄水溝內解決不了的多餘水。每100堤段為一個單元。
開發利用
隨著放淤固堤工程的逐年增多,淤背區的開發利用也經歷了幾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期,為保持工程完整,封沙造林,由集體統一管理,但由於土壤貧瘠,保水性差,樹木生長較慢,經濟效益很低。80年代中後期,逐步認識到淤背區是重要資源,進行了包邊蓋頂,提出了“安全,效益,多種經營”的措施,在淤背區內育苗,種植農作物、蔬菜等,管理上仍為統一管理經營,對部分淤區承包給職工或當地民眾,但經濟效益仍然不高。90年代以來,提出了“種、養、加”結合的措施,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加大投資力度,增加包邊蓋頂面積,對部分淤區進行水利設施配套,不斷調整種植結構,逐漸形成了林、糧、果、菜、經濟林等種植、養殖全面發展的局面,經濟效益有所提高。速生楊片林、林果示範園、美化苗木、林禽間養、銀杏園林及產品深加工等已基本形成規模。在管理模式上有了以下幾方面的改變:一是河務段統一(或固定專人)管理,收入歸河務段;二是職工個人承包,交足承包費後,收入歸個人;三是租給當地民眾,收取一定的租金。有關部門正在探索結合黃河防洪工程建設,開發黃河旅遊項目,在淤背區的種植與管理上注重科技發展,引進科技項目,大膽引進科技人才,使淤背區開發向更高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