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議論
居民消費究竟是在“降級”還是在“升級”?最近,一些低價銷售渠道受到消費者青睞,生產榨菜、速食麵、二鍋頭等產品的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前兩年有所下滑。有人根據這些現象得出消費正在降級的結論,一時引起熱議。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它既沒有理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一指標,也沒有搞清楚消費升級和降級的特點 。綜合各項指標可以發現,我國不僅消費總量不斷擴大,而且消費結構持續升級 。
“要全面分析消費運行情況,就不能僅僅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一個指標。”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認為,綜合服務消費和實物消費總體情況看,我國消費仍然保持比較合理的增長速度。
數據顯示,我國服務消費一直保持較快增長,旅遊、文化、體育、養老、家政這些服務消費十分活躍,根據統計數據,目前我國服務消費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已經超過40%,成為消費的“半壁江山”。而2018年5、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之所以有所回落,也有其特殊原因。“主要還是受到了一些政策性和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劉宇南分析,進口汽車關稅下調的政策預期,可能使一部分居民出現持幣待購情緒;端午節三天假期錯月拉低了5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住房銷售增速回落,也帶動了住房相關消費的增長放緩。
綜合各方觀點來看,我國居民消費仍然會保持平穩增長。
劉宇南預計,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政策效應將逐步釋放,一些季節性影響也會逐步消除,短期負面影響因素逐步減弱以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應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時,隨著促進消費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消費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不斷提升,消費軟硬環境得到不斷健全,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也會逐步提高,這樣就會使居民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現在人們看電影、出門旅遊的次數在變多,花在美容、健身上的錢也在變多。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了11.4%。國內旅遊收入2.45萬億元,增長12.5%。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320.3億元,觀影人次達到9.01億,分別增長17.8%和15.3%。
一些消費升級類的商品增速加快,服務消費升級勢頭也很明顯。上半年化妝品類商品增長了14.2%,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整體增速。全國居民人均體育健身活動、旅館住宿支出分別增長了39.3%和37.8%,代表居民消費升級方向的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銷售同比增長了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車(轎車)高了4.2個百分點。
劉宇南指出,居民消費整體已經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轉向更多的服務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變的趨勢特徵。
“我國經濟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總體來講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只會加快,不會停下來,這是發展的大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稱。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收入是消費升級的基礎,居民收入在平穩增長,消費能力在提高,消費環境也在不斷改善,這使得消費升級的趨勢沒有變。
“消費降級判斷不成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撰文指出,有人把消費降級概括為“花最合理的價錢,買最合適的商品,理性地消費,過更聰明的生活”,其實質並不是所謂的消費降級,而是理性消費、環保消費等。
與其說是消費降級,不如說是消費升級中的分級。有評論指出,追求高性價比,一方面來自房價對消費的擠出效應以及中產焦慮,另一方面來自消費理念的進步,越來越多人逐漸放棄略顯虛無的身份地位消費,對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像過去那樣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 。
相互影響
對於消費升級來講,不僅要吃飽還要吃的健康,有好的用餐體驗,對於消費降級來講,物美價廉,吃飽吃好比用餐體驗重要。
消費降級的背後:心態降級
消費降級其實有兩種表現:
其一是對於低線城市裡收入不高的消費者,他們不大會購買那種價格高的大品牌產品,他們的購物態度大部分為實用主義,比如在拼多多上買一雙幾十元錢的鞋,而非到商場買一雙上千的鞋。
其二是對於一二線城市裡收入不低的消費者,在經歷了收入飆升和物質極度豐富之後,他們對大部分商品的態度轉變為夠用就好,這有點像日本的低欲望社會。這使得他們理性消費,不再對品牌趨之若鶩,而是轉向那些雖然沒什麼品牌,但已然夠用且質量不差的商品,比如所謂無LOGO的衣服品牌——無印良品,以及上面說到的網易嚴選,以及便利店而非星巴克咖啡等 。
消費升級是近幾年的事,而消費降級一直就存在,只不過在這個詞出現之前它的名字是“省吃儉用”。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是社會的一體兩面,他們就像處於兩個平行世界,互不干擾,互不影響。而消費降級就是被封印的魔鬼,時不時掙脫出鎖鏈到人間作威作福一段時間,我們都期待升級而不期待降級,但很多時候,現實中發生的卻是那些我們不期待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