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證名。小兒消渴之一。又稱腎消、下消。《幼科鐵鏡》:“消濁,火動消腎,移熱於膀胱。”《幼幼集成》:“乃上消之傳變,肺胃之熱久不清,乃至動而消腎,移熱於膀胱,小便渾濁,色如膏脂,名曰下消。”治宜滋陰清熱,用加味地黃湯,或四物湯加蓮子、知母、芡實、麥冬。
相關詞條
-
消濁茶
小兒厭食藿香3克,佩蘭5克,薄荷3克,白豆蔻3克。 上4味藥共研成粗末,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泡燜10分鐘,代茶頻飲。 功效:化濕袪濁,健脾醒胃。
用途: 材料: 做法: 介紹: -
痰濁
痰濁,痰濕系穢濁之邪,故稱;是中醫學的特有概念。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痰濁和精神病、身體免疫、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等都有關係。
痰濁本質 辨證標準和診斷研究 臨床研究與套用 -
分消泄濁丸
分消泄濁丸主治莖痛並下疳。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製備方法 用法用量 -
山膠濁
1、治下消、白帶:山膠濁30克,水煎沖冰糖服。 3、治乳腺炎:山膠濁根30克,豬赤肉120克,水燉服。 6、治癰癤:山膠濁根30-60克,豬赤肉120克,水煎服。
簡介 單方驗方 -
精濁
精濁是尿道口常有精液溢出的生殖系炎症性疾病。其特點是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常有精液溢出,並伴有會陰部、腰骶部、恥骨上區等部隱痛不適等。 精濁可見於現代...
病因 臨床表現 檢查 辨證施治 鑑別診斷 -
消中
消中,病名。其證多食善飢,口乾飲水。大便硬,小便如泔。
概述 病因 症狀 併發症 治療 -
分消走泄
分消走泄是溫病學的特色治法,主要套用於外感或內傷所致的濕熱瀰漫三焦病證的治療。
概述 具體 -
三消
三消,病名。亦稱三痟。三種消證總稱。《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謂三消為痟渴、痟中、痟腎,以飲水多而小便少者為痟渴;吃食多而飲水少,小便少而黃赤者為痟中;飲水...
簡介 -
降濁健美顆粒
降濁健美顆粒所屬藥物之一,主治消積導滯,利濕降濁,活血祛瘀。用於濕濁瘀阻,消化不良,身體肥胖,疲勞神倦。
基本信息 鑑別 檢查 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