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州古城遺址

涇州古城遺址

涇州古城遺址位於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城北,從商周時代開始,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並遺存大量文化遺址。涇州古城遺址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受國家《文物保護法》保護。2012年6月初,網友給甘肅省省長劉偉平留言稱,受國家重點工程西平鐵路施工的影響,涇州古城的城牆已遭到破壞。

古城結構

涇州古城 涇州古城

古城的南城牆,在今天的涇河北岸,北城牆緊靠涇黨公路,其土崖剖面是人工夯築而非自然黃土崖。再向北一里許,是彩門城,城牆、城壕保存完好。進了彩門城,才能進北門,北門之上的城樓,即安定城樓,涇州城最繁華、常用的門是安定城樓所在的北門。即從北塬進北門,而非今日想像中過了涇河進南門。古代涇水水量之大,今人不可想像,涇河之上是很難架起常年永固的大橋的。東城牆,在田家溝溝口,山上的城牆極其厚,依稀可辨。西城牆則更醒目,在城關中學之西,當地人在城牆上掘的窯洞還在使用。

這座城東西南北各長7里,周長28里,面積相當於今日縣城未擴張之前的10個縣城。從北魏、唐代的戰爭史記載中可以得知,城內人口最多時達30萬人以上,軍隊約20萬人。

歷史沿革

古城的建城史從商周時代開始,商周時的盤頂子至今猶存,這是一座祭壇,商周時祭天之處。商周時的阮國、共國,在古城內有遺址,即共池,今城關中學內,文獻多有記載。秦代遺物,分布在古城總面積的地下,從20世紀80年代起至2005年大雲寺遺址勘探結果顯示,秦代瓷器殘片、文化層豐富。西漢時,古城是臨涇縣縣城。東漢時,安定郡因漢羌戰爭被迫從高平(今寧夏固原)遷至美陽(今陝西扶風)僑治18年。公元129年,安定郡因戰爭仍在繼續而回不到高平,就設在臨涇縣城(今城關水泉寺),涇州古城從此成為嶺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涇州之印(金) 涇州之印(金)

北魏,涇州古城的地位空前之高,涇州時領6郡17縣(相當省級),涇州、安定郡、安定縣三級衙門都設在古城內。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水患,古城遷至涇河南皇甫店,即今縣城所在。

從商周至清末,涇州城僅在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至大曆三年(公元768年)6年間被吐蕃占領,其餘2000多年均未失陷,一直起著“外阻河朔,內當隴口,襟帶秦涼,擁衛畿輔,關中安定,繫於此也”的國防重城作用。涇州和涇州古城“控扼兩陲之咽喉,邊衢之門戶,壯西服而控遠夷”。當西部勢力占領涇州以西的國土,涇州城就是長安城和古中國西部最遠的邊陲重城。當中原勢力達到河西乃至更西地域,涇州古城又成了離長安城、離朝廷最近的京畿之地。

涇州古城歷史加上明代以後的今日縣城歷史,建城歷史在3000年以上。2005年,古城內始建大雲寺博物館、城關鎮政府辦公大樓。近年,一批建築相繼落成,古城3000年歷史已經合縫、復原。3000年涇州古城,無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重大事件

從東漢至明代,歷史上的許多大事,都發生在涇州古城內外,正史均有記載。古城和歷代許多皇帝、名人機緣難解難分。秦始皇過回中,就是過了這座城。漢武帝11次到回中(安定),不能不進這座城。十六國的幾位帝王到涇州,肯定不迴避這座城。隋文帝分舍利給大興國寺,大興國寺就在涇州城內。武則天建大雲寺,大雲寺也在城內。宋真宗、元世祖、元成宗、明孝宗都為涇州城內的水泉寺頒聖旨、敕賜碑文。在涇州任職的歷代名臣武將如王茂元、范仲淹、滕子京的官府都設在涇州城內。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婚禮在涇州城內舉行。李商隱登上安定城樓,徜徉回中牡丹園,寫了千古名詩《安定城樓》: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古城受損

事件背景

網友向甘肅省長反應問題 網友向甘肅省長反應問題

“西平鐵路是關乎到平涼人民的幸福路,可是國家文物局再三下達檔案要求最佳化線路,不允許直接通過涇州古城,而施工單位怎么能不顧國家相關部委的要求,非得讓鐵路直接通過涇州古城,破壞絲綢之路上3000多年的涇州古城呢?”涇川縣文化產業辦公室主任魏海峰對於西平鐵路通過涇州古城表示不解,便聯合其他知情人員,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給甘肅省省長劉偉平留言反映此事。“一條僅有2公里左右的鐵路線,為什麼就不能在古城外的山體打一條隧道通過呢?”

西平鐵路是西安至平涼鐵路的簡稱,全長263.1公里,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項目,由西平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總體負責。2008年7月,西平鐵路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正式審批,並於同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西平鐵路將連通寶(雞)中(衛)鐵路和在建的天(水)平(涼)鐵路,把西安、寶雞、天水、平涼等市連線起來,從而形成西部經濟版圖中重要的鐵路運輸骨架網,是一條大能力的便捷運輸通道。

然而,就是這樣一條西部“大通道”,卻因設計方案會破壞涇州古城遺址而未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准,無法繼續施工。一方是國家重點工程,必須要按工程設計時限定期完工。一方是千年古城,文化遺址保護不容忽視。衝突,就由此而來。

施工現場

已經停工的現場,張貼著各種檔案的噴繪版,還懸掛了很多標語條幅。包括涇川縣文體廣電局的緊急停工通知和國家文物局、甘肅省文物局關於西平鐵路通過涇州古城的各種回覆意見。

涇川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隊長的劉鑫建稱,涇川縣文體廣電局曾於今年3月份和5月份先後兩次給西平鐵路涇川段建設項目部發出緊急停工通知,但都沒有效果。

涇川縣文體廣電局2012年3月30日發給西平鐵路涇川段建設項目部的緊急停工通知提到:“涇州古城遺址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受《文物保護法》保護,根據有關規定,責令你單位立即在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內停止施工,並按照程式辦理報批手續,對強行施工造成的一切後果,均由你單位負責。”

然而,該通知沒有得到施工方的重視,於是涇川縣文體廣電局於2012年5月5日,再次給西平鐵路涇川段建設項目部發去緊急停工通知:“經多次督促停工無效,你部仍加緊施工至今,現已對‘涇州古城遺址’造成嚴重破壞,接上級緊急強令指示,根據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責令你單位立即在涇州古城文物保護範圍內停止施工,撤出工隊,否則將根據文物保護法相關條款予以處罰,對強行施工造成的一切後果由你單位負責。”同樣,再次緊急停工通知依然成為一紙空文,西平鐵路涇川段建設項目部未予理睬。

除此之外,現場還張貼著一張涇川縣文體廣電局關於涇州古城遺址保護的值班表。上面詳細寫著值班負責人及輪流值班人員的姓名和舉報電話,包括涇川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隊長劉鑫建在內的三名值班人員正在現場看守。

雖然現場已經停止施工,但是部分已遭毀壞的古城牆仿佛訴說著當時痛心的一幕,力圖阻擋機械進入現場施工的一排排石塊,在已坍塌的城牆面前顯得力不從心。

各執一詞

施工現場 施工現場

2009年12月11日,國家文物局以(2009)902號函件形式,對西平鐵路通過涇川古城的建設方案批覆甘肅省文物局:“兩條線路(南線、北線)均通過文物保護範圍,特別是北線直接穿越古城內城,破壞了部分城牆,建議鐵路線路選址在南線的基礎上進一步最佳化,移出古城範圍。”

2012年3月12日,國家文物局以(2012)138號函再次批覆了甘肅省文物局《關於新建鐵路西安至平涼線通過涇州古城文物保護方案的報告》:“涇州古城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你局所報西安至平涼鐵路工程選線推薦方案(即ck方案)直接穿越古城,不利於遺址的整體保護,不同意該方案。請協調相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調整設計方案,將該項目移出古城保護範圍,另行選址建設。”

可以看到,國家文物局兩次批覆中均明確提出將該項目“移出古城範圍”。而這兩次批覆檔案的噴繪版也被涇川縣文體局張貼在了施工現場的明顯位置。

在張貼的國家文物局相關檔案旁邊,西平鐵路涇川段施工方也貼出一張甘肅省文物局2006年12月13日印發的《關於甘肅省文物局同意新建西安至平涼線通過涇州古城的函》。函件中這樣提到:“經研究,我局原則同意西平鐵路通過涇州古城。請你局協調設計單位儘快提供有關圖紙,以便我局儘早安排對鐵路範圍內進行考古勘探和相應的文物保護工作,確保文物安全和工程順利開展。同時,根據《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請將文物保護費用列入建設工程預算。”西平鐵路建設方敢於強行施工的“底氣”,或許就由此而來。

一方拿出的是甘肅省文物局2006年“原則同意西平鐵路穿越涇州古城”的檔案,另一方拿出的是2009年和2012年國家文物局“不同意該方案”的檔案。雙方的檔案公示、標語橫幅針鋒相對,在這滑稽的場面下,西平鐵路能否穿越涇州古城,就此僵持。

施工方說法

中鐵一局西平鐵路工程指揮部見到了該局指揮部副指揮長李傑說:“國家文物局第一次提出西平鐵路建設不能穿越涇州古城的函件是2009年12月11日,而西平鐵路2009年1月1日正式開工,歷時1年,重新調整設計方案不現實。”“我們只是施工單位,上級單位給什麼樣的方案,我們就將路修到哪裡。雖然國家文物局先後兩次提出將項目移出古城保護範圍,但我們對此毫不知情,也沒有相關人員給我們通知此事。”李傑說。

李傑說:“涇川縣文體廣電局第一次發的緊急停工通知送到了我部下屬的第三項目部,沒有送到我們指揮部,我們對此不知情。後來的‘再次緊急停工通知’發來後,涇川縣文體廣電局工作人員就開始阻擋項目繼續施工,我們才對有關情況得以了解。”

據李傑介紹,西平鐵路涇川段項目已經修建54.56公里,投入3億元左右。涇川縣城關鎮蘭家山至水泉寺段引發矛盾停工後,經過多家單位協商決定,按照各自的渠道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問題。

除此之外,李傑也有自己的疑惑:“西平鐵路是國家重點項目,涇川縣文體廣電局沒有權力發來緊急停工通知。至於是否涉及到文物保護,我們對此並不了解,上級單位到目前為止沒有告知我們要改線重修。”

“西平鐵路涇川段開建以來,甘肅省、市工作組先後10餘次蒞臨現場辦公、指導工作,期間並沒有人提出項目建設破壞了文物遺址的事情。”李傑說。

政府表態

從西平鐵路涇川段開建至今,涇川縣委縣政府對鐵路建設全力配合的同時,也在竭盡全力保護文物遺址。涇川縣委書記李全中表示, “這次修建西平鐵路我們也曾經拿出了‘隧道通過’、‘下沉式’等方案,力求最大限度保護涇川文物遺址,由於各種原因未果。”李全中很為難。“西平鐵路是國家重點項目,建成後運量大且貨源集中,是兼顧部分省際交流及地方客貨運輸的鐵路。作為地方政府,我們在項目開建後積極協調土地方面的問題,同時要求縣文化部門做好相關文物保護工作。但從目前來看,當鐵路建設與文物保護相衝突時,縣政府相關部門就要履行文物保護職責,要求西平公司停止施工。”

2012年6月6日晚,涇川縣召集縣直有關單位,共同研究並拿出了關於保證國家重大項目建設與保護文化遺址的意見。 涇川縣明確表示,要積極支持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保護涇州古城遺址。妥善處理項目建設與文物保護的關係,既保證國家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又確保歷史文物遺產得到保護;其次,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文物部門意見。按照《文物保護法》相關規定,履行地方人民政府文物保護職責,做好涇州古城遺址文物保護工作;第三、積極匯報銜接,落實國家文物局批覆精神,調整設計方案,選擇既保證西平鐵路順利通過,又使文物得到保護的方案。

6月7日晚,涇川縣已向甘肅省重大項目辦公室及平涼市政府有關部門進行了專題匯報,請求甘肅省重大項目辦公室協調國家、甘肅省文物部門及西平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專家組進行實地勘探,提出具體處理意見。相關意見和請求,涇川縣還將儘快向甘肅省及國家文物局上報。

另外儲存隱患

西平鐵路涇川段存在的另一個隱患,可能會威脅到當地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現在不僅是涉及文物保護的問題,更重要的鐵路建設中是否充分地考慮到了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能否得到保障。”涇川縣委書記李全中說,涇州古城歷史上屬洪澇多發區,從目前鐵路建設情況看,工程建設會給城北防洪形成明顯的隱患。“我們正在向甘肅省重大項目辦公室及平涼市政府有關部門積極匯報,希望各方高度重視洪澇災害的問題,從工程技術角度儘量避免和消除隱患存在,從根本上提高防洪能力,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旅遊分類導航

旅遊是旅行遊覽活動,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法律等各個社會領域。旅遊也是一種休閒娛樂活動,具有異地性和暫時性等特徵。一般而言,旅遊具有觀光和遊歷兩個不同的層次,前者歷時短,體驗較淺;後者反之。
景點特產寺院風俗
博物館風景區旅行家旅行社
特色旅遊旅遊知識各國旅遊旅遊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