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霸龍

海霸龍

海霸龍(屬名:Thalassomedon)又名海統龍,是蛇頸龍目的一屬,是由Welles在1943年所命名。屬名在希臘文中意為“海洋中的統治者”。

基本信息

海霸龍

概述

海霸龍(屬名:Thalassomedon)又名海統龍,是蛇頸龍目的一屬,是由Welles在1943年所命名。屬名在希臘文中意為“海洋中的統治者”。

簡介

海霸龍生存於9500萬年前的北美洲。化石發現於晚白堊紀森諾曼階。它們的近親為薄板龍,都屬於薄板龍科。海霸龍的6個標本有不同程度的保存狀態,並在不同的美國地區博物館展示中。

生理結構

海霸龍身長12米,頸部有65個脊椎骨,長度約為6米,占了身長的一半。頭顱骨長度為47厘米,牙齒長度為5厘米。鰭狀肢長度約1.5到2米。在胃部區域曾發現石頭,某些理論認為這些石頭是作為壓載物或是協助消化,當這些石頭隨者胃部動作而移動,可協助磨碎食物。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鰭龍超目 Sauropterygia
目: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亞目:蛇頸龍亞目 Plesiosauroidea
科:薄板龍科 Elasmosauridae
屬:海霸龍屬 Thalassomedo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