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竹坡

海竹坡

 海竹坡(HaiZhuPo)是河南省南陽地區鄧州市穰東鎮鄒莊大隊的一個行政村,村子趙姓人氏占99.5%以上。

海竹坡村
 
這個村因何得名現已無從考證。
流傳坊間最多的一個說法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從山西洪洞縣搬遷過來此地,據說在此村子有塊石碑上刻有“漢中坡”字樣,筆者認為有可能是音誤導致現在名為“海竹坡”。
另外還有幾個不同的版本:
其一是說從新野某地搬遷過來,經考證,新野也有大量趙姓人氏。
其二是村莊很早以前生長大量蘆葦,貌似海竹?風過處,蘆濤滾滾,因而得名“海竹坡”;另附一種說法是,此處生長一中叫“海竹”的植物。
其三是說海竹坡趙姓先從明洪武年間山西省平陽府(據查,平陽府即今山西臨汾市,洪桐縣是其下屬市)遷至今河南新野,好像一個叫果園村的地方。據鄧縣縣誌記載海竹坡趙姓則是在乾隆年間從新野遷出的叫趙連科趙同科趙發科、趙**(實在抱歉,記不得了)的兄弟四個,當時到此地之後乃一片沼澤,但土地肥沃,因此定居此地。又因沼澤盛產一種外形較小但類似竹子的水生植物海竹,而村子地處較高的坡上,故名海竹坡。
如有其他說法 歡迎補充
海竹:
種中文名:海竹
種拉丁名:Yushania qiaojiaensis Hsueh et Yi
種別名 :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玉山竹屬
屬拉丁名:Yushania
國內分布:產雲南東北部,海拔3100米,生於地下水位很高的高山草甸土上。模式標本采自巧家縣藥山。
海 拔:3100
命名來源:[Journ. Bamb. Res. 5(1): 35.f.12. 1986]
中國植物志:9(1):527
組中文名:峨眉玉山竹組
組拉丁名:Sect.Brevipanicylatae
亞族中文名:筱竹亞族
亞族拉丁名:THAMNOCALAMINAE Keng f.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 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亞科中文名:竹亞科
亞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竿柄長15—40厘米,直徑5—7毫米;節間長2—10厘米,空腔小,髓呈笛膜狀。竿散生,直立,高0.5—0.6米,粗達0.4厘米;節間最大可達11厘米,圓筒形,但在分枝一側的基部扁平,無毛,幼時被白粉,縱向細肋較明顯,竿壁厚1—1.5毫米,髓呈笛膜狀;籜環明顯;竿環平坦或在分枝之節微突起而與籜環等高;節內長約1.5毫米,向下漸變細。枝條在竿之每節為5—6枝,直立,枝下部數節間常有角棱,直徑1-1.5毫米。籜鞘早落,厚紙質,長三角形,短於其節間,背面被灰黃色向下之刺毛(在基部毛尤密),縱肋明顯;籜耳不存在;籜舌近截形,無毛,高約0.5毫米;籜片直立,線狀三角形,長約7毫米,寬1.5毫米,無毛,基部不收縮,每小枝具(1)2—3.葉;葉鞘長1.2—3厘米,邊緣無纖毛;無葉耳,鞘口兩肩初時各具(1)3—5條勁直或彎曲長1-2毫米之灰黃色縫毛;葉舌截形或有不整齊的裂刻,紫褐色,無毛,高約0.5毫米;葉柄長約1毫米;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質較厚,長(1)1.7—3.2(5)厘米,寬3—5(6)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上表面有灰白色疏柔毛,下表面灰白色,無毛,次脈2或3對,小橫脈較清晰,葉緣之一側小鋸齒細密,另一側之小鋸齒稀疏而近於平滑。花枝醇K衿?月。
產地分布:產雲南東北部,海拔3100米,生於地下水位很高的高山草甸土上。模式標本采自巧家縣藥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