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街道

海昌街道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北郊,面積23.2平方千米,人口5.11萬人,特種水產養殖業穩步發展,淡水品產量3347噸。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海昌街道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北郊,東連海鹽縣、南接硤石街道、海州街道、西毗桐鄉市、北鄰嘉興市
秀洲區。面積23.2平方千米,人口5.11萬人(2005年底)。2006年,轄8個社區、12個行政村:碧雲、硤西、金利、火炬、隆興、硤東、東郊、丁公堰;迎豐、利民、雙喜、雙山、雙馮、涇長、長山、星光、金星、光耀、勤民、利峰。2003年,設立海昌街道辦事處:管理範圍為原硤石鎮部分行政區域(迎豐、利民、雙喜、雙山、雙馮、涇長、長山、星光、金星、光耀、勤民、黎峰村;碧雲、硤西、金利、火炬、隆興、硤東、東郊、丁公堰社區居委會),共12個行政村、8個社區,辦事處定址碧雲北路88號。地域總面積54.2平方公里,2009年末總戶數9786戶,戶籍總人口35383人。2009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91億元,工業總產值45.4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694元。作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的所在地、海寧的北大門,海昌街道發展的替力較大。

經濟發展

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0. 98億元,農業增加值0.67億元。傳統農業穩步發展,2007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902公頃,
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874公頃,總產113018噸,油菜籽播種面積423公頃,總產1034噸,蠶繭產量183噸。特種水產養殖業穩步發展,淡水品產量3347噸。休閒農業穩步提升,和田龍農莊和田龍農莊參照“浙江省四星級農家樂”、“國家AA級景區”標準,設施齊全,項目豐富。有春天采桃、夏天摘李、秋天拔蘿蔔、冬天挖番薯、農家風車、梅花鹿餵玩、龍蝦垂釣等農事體驗項目。和田龍農莊、雙喜漁家樂榮獲省級休閒特色點榮譽稱號。工業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8. 73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42. 11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數107家,其中“興海工程”企業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2. 32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 40億元,其中利潤1. 19億元。全年完成工業生產性投資1.00億元。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 61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823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59元。

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不斷推進。已啟動10個村(社區)的17個新村點建設,新村點內落戶建房數達3097戶,其中已建
2596戶,在建501戶。新村點內硬化、綠化、亮化、潔化工作穩步推進,小區形象不斷提升。深入開展村莊整治工程,砍東社區順利通過省級示範村考核驗收,五個村通過市級整治村驗收。大力推進河道整治工作,疏竣河道12條,29公里。積極開展生態家園創建,新增生活污水處理750戶,建造生活污水淨化池509立方米,鋪設管網13290米。大力開展路橋建設,新建水泥路4條,長度9. 9公里。加快推進通組達戶道路建設,新建通組道路26. 5公里,達戶道路13. 8公里。加大對碧雲北路、由拳路馬路市場整治力度,新建金星農貿市場、隆興臨時菜場,規範設攤秩序。建設大橫山莊,根據各種自然、人文景觀,從2007年開始,著手興建一個集文化、休閒、競技、農情體驗於一體的多功能旅遊景區。現一期工程休閒垂釣區、生態養殖區、果蔬種植區已對外營業。二期工程顧況讀書台、攀岩拓展區、怡情休閒會所等正在規劃建設中。社會事業金面進步。深化“平安海昌”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建了專職巡防隊伍。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得到紮實推進。文體活動蓬勃開展,組織開展第一屆鄉村文化藝術節。終身教育大力推進,現有成人
學校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村小2所,中心幼稚園1所,在職教師225人,在校學生3458人,完成農民素質培訓2310人。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做好社保擴面工作,養老保險、失業保險淨增1396人,工傷保險任務新2700人、衛生事業穩步發展,現有衛生院2個,醫生21人,病床16床。4350名農民參加了健康體檢。不斷完善城鄉合作醫療制度,2007年度共有2487人次得到補償,金額達231. 9萬元。人口增長保持穩定,人口出生率6.63‰。自然增長率0. 23‰,計畫生育符合率98. 23%。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95%。社會秩序保持和諧穩定。紮實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推動法律“七進”工作。全年共受理來信來訪112件。重視矛盾糾紛的調處,全年共受理勞資爭議案件86件,受理經濟標的88. 058萬元。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年開展大檢查8次,安全培訓5300人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