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海德格爾力求通過對康德的解釋獲得一個關於存在問題的視域。對海德格爾來說,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的問題必須得到重複,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回歸到康德的回答上;這隻表明存在本身在形上學史中呈現出一種多樣性。本書以海德格爾對康德的解釋為主線和視角,力圖把海德格爾前後期的思想貫通起來,試圖勾勒出海德格爾對存在問題的思之途。
本書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節 解釋學和關於“解釋暴力”的問題
一 “正確”解釋的可能性問題
二 解釋學的歷史發展
三 海德格爾的解釋學與存在意義的生成
第二節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解釋史回顧——《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產生
一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解釋史
二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產生
第三節 “海德格爾的康德解釋研究”綜述——本選題的研究思路、重點、難點
第一部分 海德格爾康德解釋的理論背景考察
第一章 海德格爾與新康德主義
第一節 新康德主義對海德格爾的影響
第二節 海德格爾對新康德主義的批評與超越
第三節 海德格爾與新康德主義對康德的不同闡釋
第二章 海德格爾對胡塞爾現象學的改造
第三章 基礎存在論
第一節 存在的意義
第二節 理解和解釋的“作為”(Als)結構
第三節 此在(DASEIN)
第二部分 海德格爾對康德的存在論解釋
第四章 《康德與形上學問題》
第一節 《康德書》與《存在與時間》的關係
第二節 《純粹理性批判》為形上學建基
第三節 有限性與超越
第五章 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源
第一節 《純粹理性批判》中的想像力
第二節 純粹知性概念(範疇)的來源
第三節 想像力與時間
第六章 時間和圖型論
第一節 海德格爾時間觀的困境
第二節 海德格爾對康德時間概念的解釋
第三節 圖型論
第三部分 批評與爭論
第七章 胡塞爾對《康德與形上學問題》的批註
第八章 卡西爾與海德格爾的達沃斯之辯
附:海德格爾的自由觀
第四部分 海德格爾對康德主體性形上學的批判
第九章 “從現象學到思想”——海德格爾的思想歷程
第一節 海德格爾思想的轉向(Kehre)
第二節 海德格爾研究範式的轉換
第三節 形上學作為存在的歷史
第十章 “康德的存在論題”
第一節 “康德的論題:存在不是一個實在的謂詞”(1927)
第二節 “康德的存在論題”(1961)
第十一章 物是什麼?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一個物是什麼?
第三節 數學的——現代科學技術的基本特徵
第四節 在康德的“主要作品”中展開對物的自問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孫冠臣,1970年生,山東人,自1990年起先後就讀于山東師範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4年至1999年工作于山東曲阜師範大學,2005年被曲阜師範大學聘為副教授,2008年6月進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曾在《世界哲學》、《現代哲學》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主要從事現代西方哲學的研究,尤其對形上學問題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