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成績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海安縣大公中學伴隨著時代的律動,著眼於最佳化育人環境,最佳化育人過程,最佳化教育結構,學校各項工作均取得長足發展;中考、高考捷報頻傳,年年攀新高。2005年本一、本二達線人數完成率分別為184.5%、135.6%,2006年本一、本二達線人數完成率分別為212.5%、134.6%;連續兩年高考本科達線人數完成率名列全縣前茅。學校多次被評為市、縣文明單位、先進集體,榮獲縣教育局頒發的高考成績優異獎和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大公中學由此成為名聞遐邇的“農家子弟成長的搖籃”、南通教育靚麗的“北大門”、海安縣模範學校。
校之榮光
歷經四十八個春秋的海安縣大公中學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而且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和美景,這主要得力於學校領導和師生對歷史傳統的傳承和發揚,得益於對創新精神的不懈追求和弘揚。
大公中學的師生憑藉可貴的苦幹、苦教、苦學精神,“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創造了一個個奇蹟,創造了一次次輝煌。校容校貌日新月異,教學條件日趨完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曾經的磚牆瓦房已成為彌足珍貴的歷史照片,新建的大樓造型別致、布局合理;四幢教學樓東西對稱分布,氣勢恢宏的辦公樓昂然居中;理化實驗大樓、現代化綜合樓卓然而立;三幢教師宿舍樓、兩幢學生公寓矗立校園北端。一溜排開的籃、排球場,西與羽毛球場,東與裝修一新、環境優雅的體育館、全縣一流的學生餐廳相接,北與鮮花碧草之中的漢白玉雕像相望。走近校園,只見氣度不凡、別具特色的校門與巍然聳立於辦公樓前的巨形現代化不鏽鋼雕塑相互映襯,滿眼的鮮艷和深色撲面而來;走進校園,綠色草坪會把你的視線引向設施齊全的高標準田徑場,潔白的漢白玉欄桿又把你招引到掩映在一片青翠欲滴的垂柳之中的“文津橋”。橋下池水盪起層層漣漪,游魚悠閒地在水中嬉戲。白天,風和日麗,一片熱鬧祥和;夜晚,霓虹閃爍,一片柔和寧靜。置身於這美麗的校園,你會陶醉,陶醉於它賞心悅目的育人環境;流連於這如畫的校園,你會讚嘆,讚嘆它生機盎然的時代氣息。
學校承諾絕不讓貧困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為此,學校專門成立了“牽手工程”領導組,對貧困學生從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關心、關注、關愛。學校的財力儘管非常拮据,但對貧困生的“幫、扶”力度絲毫不動搖,僅2006年,學校就投入資金10多萬元,減免了100多名貧困生的學雜費、書本費、寄宿費等。與此同時,學校還動員黨員幹部結對“幫、扶”貧困生,全校30多名黨員幹部人人都有自己的“幫、扶”對象,部分教職工也積極參與。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蘇中潛同志率先垂範,一人“幫、扶”了數名貧困生,每月資助他們生活費100、50元不等。
2001年8月7日和10月20日原江蘇省副省長王珉以及國務院辦公廳、財政部、教育部等領導先後來大公中學視察,對學校的校園建設、學校管理和教學質量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學校被評為南通市重點中學,後又順利轉評為江蘇省二星級普通高中。大公中學優美宜人的育人環境、過硬的辦學基礎設施和關愛每一個學子的人文氛圍,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時代新人。而今大中人正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向省“三星級”辦學水準闊步邁進。
業績輝煌
源清才能流長,學校應是純淨學生心靈、培養學生優良品性的一方淨土。大公中學始終堅持“以德育為先導”的育人方針,以“構建和諧學校,成功每一個學生”為辦學宗旨,注重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要對得起每一位把子女送到大公中學的學生家長,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大公中學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這是大中人樸實的辦學理念。為此,學校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學習,不斷提高全體教職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辦人民最滿意的學校;廣大教職員工不計名利,不知疲倦,不辭勞苦,不斷創新,默默無聞地工作著,努力著,奉獻著。也正是因為全體同志埋頭苦幹、拚命硬幹,大公中學才在貧瘠的土地上喜獲豐收,取得令人欽佩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業績。
學校將原有的舊櫥窗,舊貌換新顏,換成了可日夜為學生提供“精神服務”的燈光櫥窗,營造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進而形成高尚的志趣,樹立崇高的理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學校實施德育系統工程,一月一個重點,以人為本,實行“全面管理、全員管理、全程管理”,形成多層面、立體化的管理網路。學校先後制訂了《班級常規管理檢查評分細則》、《文明班級評比條例》、《寄宿生管理制度》、《愛護公物“十不要”》、《優秀班主任評比條例》、《綜合素質優秀學生申報、評選、公示制度》等規章制度。常規管理實行“天天評”,遂日公布。常規管理網路化的形式,無疑對各班學風建設、紀律建設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也促使學生養成了終身受益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至今,在校學生零犯罪。
現代社會需要素質全面的綜合型人才,學校教育無疑要適應這一變化趨勢。大公中學結合農村中學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積極開闢第二課堂。利用寒暑假和雙休日,布置學生閱讀古今中外名著,參加社會實踐,參加社區活動,撰寫社會調查報告;開放圖書閱覽室,擴大學生視野,拓寬學生思維;以課文為觸發點,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以重大紀念日為契機,舉辦書畫、演講,手抄報等比賽;以作文教學為陣地,創辦“春暉”文學社,“明珠”詩社,讓學生走進大自然,了解社會,陶冶情操,大公中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紮實有序地走在全縣前列。
大公中學的體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籃球項目傳統學校”名不虛傳,校男、女籃球隊多次獲縣完中組冠亞軍,並多次在全市奪冠;校田徑隊參加市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多次摘取桂冠,學校“三門球”隊參加全國中學生三門球邀請賽榮獲第一名。
管理出成效,大公中學英才輩出,熠熠生輝。建校48年來,大公中學共向各類高等院校輸送了4000多名學生,其中有數百人考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全國知名重點高校,有10多人被空軍飛行學院錄取,成為光榮的“藍天衛士”。如今,大公中學可謂桃李滿天下,他們中,有普通建設者,有黨政軍各級領導,也有科學家、企業家、教育家。他們在各自的戰線上,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為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母校贏得了榮譽,也為海安人民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