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國小教師教學常規

三、各中國小校要實行集體辦公制度,加強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 指導教研組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進行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要通過課後反思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診斷,不斷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瓊教基〔2008〕4號

海南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海南省中國小教師教學常規》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教育(教科)局,省農墾總局教育局,洋浦經濟開發區社會發展局,廳直屬各中學:
現將《海南省中國小教師教學常規》印發給你們,並提出以下意見,請一併遵照執行。
一、各市縣教育(教科)局要把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工作,定期研究教育教學工作。要加強教研隊伍建設,指導教研部門按照上級部門的相關檔案精神制訂本市縣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和實施辦法,督促各中國小校建立健全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指導、督促學校嚴格執行學校年度公用經費5%用於教師研訓的政策落實。定期對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實施情況進行專門督查,及時總結經驗,推廣典型,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同時把教學常規管理成效納入學校領導班子考核指標,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各市縣教研部門要切實發揮教學管理和指導作用,督促指導各中國小校建立健全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加強對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情況和教師教學常規執行情況的檢查與指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定期深入中國小課堂聽課、評課,對教師執行教學常規提供全程服務。建立教學質量檢測制度,加強對本市縣教學質量的全程監控。
三、各中國小校要實行集體辦公制度,加強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每學期都要制定學校教學工作計畫,按計畫安排和實施教學工作。指導教研組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進行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建立起校本教研製度,指導教研組有效組織基於問題的校本教研。要成立各學科的學段或年級備課組,對教師參加集體備課提出明確要求,對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方案、作業布置及批改提出具體要求。加強命題技術培訓,堅持教師自主命題考試。建立教師教學評估考核及反饋制度,對教師執行教學常規情況和實際教學成效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職務職稱晉升、績效工資發放、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二○○八年一月九日

海南省中國小教師教學常規

教學常規包括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考試與評價、課後反思等基本內容。建立並落實教學常規是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
為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我省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常規。

備課

1、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按照要求參加備課組、教研組或區域聯片教研網路組織的集體備課活動,參與研究教學策略,在集體研究的成果基礎上形成有個性特色的教學設計。
2、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根據學科課程標準要求和教科書特點,結合學情實際,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和每節課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表述要準確、具體、集中。
3、科學使用教學資源。根據教學需要,認真準備教具、學具,認真布置活動場地,有效發揮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積極挖掘與學生生活聯繫密切、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學資源,充實教學內容。
4、編寫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方案要具體到每一節課、每一篇課文。教案內容一般包括:教學課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布置、教學後記等。教案編寫要注重實效,從教不滿三年的教師要寫規範教案,其他教師要在規範教案的基礎上編寫特色教案。

上課

1、強化課堂秩序管理。上課前要檢查學生出勤情況,上課時要維持正常教學秩序,教學中不隨意離開教學現場,也不能放任學生隨意離開教學現場。
2、圍繞目標組織教學。重視教法的選擇和學法的指導;以基礎知識為核心,以能力為重點,兼顧情意發展;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及教學過程中的動態情況,對預設教學目標進行新的生成、調整。
3、教學過程講練適度。教學過程安排要緊湊、合理,重點要突出,難點有突破。課堂教學要講練結合。講授要精當,精練,無知識性錯誤;訓練要重基礎、重拓展,做到當堂即時反饋。
4、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個體差異,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大膽質疑;師生共同營造和諧、融洽、平等的課堂氛圍,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轉變。
5、合理使用輔助手段。充分利用掛圖、標本、錄音、投影、錄像等教學媒體輔助教學。重視實驗教學,認真準備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加強對學生動手操作的指導。
6、遵守課堂基本規範。按時上課下課;教態自然、親切,穿著端莊整齊;用國語教學,語言表達清楚、流暢、文明、得體;板書工整、規範。

作業布置與批改

1、作業形式多樣。作業可以是書面作業,也可以是活動類作業。通過多樣化的作業,讓學生理解和鞏固學過的知識,培養學生參與學習、探究的興趣。作業要注重“課內及時反饋,課內課外結合”。
2、作業布置適量。國小低年級不布置課後書面作業,國小中、高年級語文、數學可布置適量的課後書面作業,其他學科一般不布置課後書面作業。國小中年級每天課後書面作業總量不超過半小時,國小高年級不超過45分鐘,國中不超過1.5小時,高中不超過2小時。國小中高年級作文每學期不少於8篇,國中和高中每學期作文不少於7篇;要有寫周記或日記的要求。
3、批改反饋及時。作業批改的形式應以教師批改為主,提倡並鼓勵學生相互批改。批改作業應逐題批閱,有規範的批閱標記,並標明批閱日期;要記錄作業的典型案例以供講評,多寫鼓勵性批語。學生相互批改作業,教師應進行必要的指導,並對批改情況進行檢查和點評。對完成作業有困難的學生提倡面批面改。作文批閱應有批語,要劃出錯別字和病句並檢查訂正。除作文外,作業一般應在該學科下一次上課前完成批改發還學生並做反饋講評。活動類作業應該得到輔導老師的及時檢查和點評。

課外輔導

1、課外輔導要有計畫。要確定輔導時間、輔導對象和輔導內容。輔導時間一般為自習課或課外活動時間。提倡分類輔導,輔導內容一般為補缺、補差或培優、提高等。要將課外閱讀列入課外輔導的內容,按課程標準要求完成課外閱讀量。每位教師每周都要安排一定的時間下到班級輔導。
2、課外輔導要符合有關規定。不得以輔導為名組織集體補課或講授新課,不得占用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及節假日休息時間。不得搞有償輔導和有償家教。

考試與評價

1、發揮考試評價功能。強化評價的診斷功能、促進發展功能和激勵功能;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堅持質性評價和量化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突出質性評價。採取多元化評價形式(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評價要以鼓勵為主,不得挖苦、謾罵、污辱學生,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2、規範考試評價方式。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以考試為主,其他科目及實驗、操作等以考查為主。每學段可由年級組或學校命題,組織一次考試或考查。考試方式一般以筆試為主,堅持筆試、口試或其他考試方式相結合。義務教育階段的考試或考查成績均採用等級制呈現。
普通高中要利用學分管理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狀況,要通過課時記錄、學習過程表現和模組考試結果三個方面對學生各學科模組學習進行客觀、準確、科學的評價。還要利用學分管理評價手段管理好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
3、做好綜合素質評價。按照新課程關於學生成長記錄和綜合素質評價的相關規定,各負其責,適時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評價工作。
4、提高考試命題水平。任課教師要能自己獨立命題,試題要科學編制、精選改創。試題難度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加強對考試命題的研究,加強命題反思,提高命題質量。

課後反思

1、堅持多樣化的課後反思。要通過課後反思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診斷,不斷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後反思可以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和在專家引領下反思等形式。課後反思的呈現方式可以是“課後記”、“教後感”、“教學札記”等形式。
2、形成撰寫課後反思習慣。每位教師每周要寫不少於1/4新授課時的教學反思,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寫一篇800字以上有一定深度和質量的教學反思,在學科組或校內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