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類型: 自然 地理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國語
上映日期: 2012
片長: 24分鐘∕集,共2集
簡介
由海南省委宣傳部、華風氣象傳媒聯合製作的7集人文紀錄片《海之南》,將於16日至22日在央視科教頻道(CCTV10)《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由詩人、學者楊曉民任總策劃並撰稿。
海南粉、椰子糕、海南雞飯……美味的特色小吃;天涯海角、亞龍灣、大小洞天……秀美的自然風景;你還可以帶著ta來個環島騎行旅遊,離島免稅讓購物狂可以撒開歡兒的血拚一把……在最適宜人類居住的維度上,一個世界級的海濱度假勝地正在中國崛起。它就是,海南島。海南,有著較為獨特的自然稟賦和相對獨立的文化演進路徑。它以自己數千年的人文創造,參與了中華文明的建構,是中國歷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以農耕文明為中心的歷史記載中,地處邊遠的海南極少得到關注。該片總策劃、撰稿楊曉民認為,七集人文紀錄片《海之南》與以往反映地域文化紀錄片最大的不同是,它深入一個地域文明的內部,從自然、歷史與人物命運的變遷中,呈現了一個文明生長的內在動力與機制,該片的價值還在於,它不僅用影像重建了海南的文化版圖,還用二十一世紀的理性精神照亮了海南長久被遮蔽的歷史縱深。
幕後製作
該片主創人員秉承每集內容既是海南的又是中國的、同時又是唯一的拍攝理念,歷時三年深入海南腹地,挖掘那些構成海南稟賦的獨特元素,採用本土視角、人物故事結構、紀實風格的表達方式,運用高清雙機拍攝、水下攝像、航拍等綜合手段,從生態、美食、風物、民族、民俗、城市文明和海洋精神等方面,講述了一個詩意而神奇的海南。
分集劇情
第一集 天堂島
1938年9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向世人宣告,海南島是除巴厘島、火奴魯魯以外的世界上第三個“天堂島”,是“世界上最重要最美麗的地方之一”。海南島是美的,但這種美又十分脆弱,需要每一個人用心呵護。未來,海南島還會是世界上最重要、最美麗的地方嗎?
第二集 沉香
海南島,因生產沉香而被稱為香島。從香島出發經香江到香港,沉香走進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是文人雅士善男信女心靈的寄託,是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一縷不息的香火。一千多年來,海南沉香的跌宕命運啟示著我們,今天的人們必須建構起對得起祖宗與子孫的生態資源管理制度。
第三集 花梨
海南黃花梨珍稀罕有,因木質的細密花紋的絢爛,從深山一路走進故宮皇帝的書房,成為中國人家居日用最上乘的首選材質。儒家文化的薰陶正是從花梨打造的家俱樣式中完成了人的教化。海南花梨的珍貴稀有,在今天成為瘋狂的財富傳奇,而我們在重建心靈與價值觀念的的時候,卻失去了自然最珍貴的饋贈。
第四集 人家
海南有兩個落寞的群體,一個是山上的黎族,另一個是海上的疍民。作為海南最早的居民,黎族在歷史上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著輝煌的歷史。在時代變遷中,疍民走向了從此岸到彼岸的不歸路,海洋與陸地,他們何去何從?
第五集 滋味
長期以來漁民和黎苗山民們的生產方式潛移默化著海南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以白切白灼為特點的樸素的美食文化。海南美食是天地精華的自然饋贈,它是鍋碗瓢盆之間的生活滋味和文化鄉愁。在海南人的心目中,公期,是遠比春節更為狂歡的節日,是餐桌上海南鄉土社會秩序建構的重要紐帶,延續著海南移民社會自我凝聚的地緣文化模式。
第六集 海口
從殖民開埠的水城,民國初年的騎樓,到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房地產泡沫,折射了海口這座大島城市文明之路的沉重與坎坷。當南洋文化的優雅和建省初期的野蠻生長沉入歷史的煙塵後,海口依然延續著它原本的自由氣息與慢生活的節奏,這使海口至今正經歷著艱難地復甦。
第七集 祖宗海
“那裡有錢賺,就把船開到哪裡去”。三沙,是潭門漁民生計生活的搖籃,潭門人叫它祖宗海。三個木帆船時代潭門老船長的命運,無不與遙遠的三沙聯繫在一起,與二百多萬平方公里的海疆聯繫在一起。潭門漁民九死一生的冒險,是中國本土海洋文明的傑出代表,而這種精神,卻為漫長的“正史”所忽略。
播出信息
2012年12月16日~12月22日,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CCTV-10)每天22:00,次日09:15,15:45重播(標清版,頻道首播)
由華風氣象傳媒、海南省委宣傳部聯合製作的七集人文紀錄片《海之南》,將於12月16日至22日在央視科教頻道(CCTV10)《探索發現》欄目播出。主創人員歷時三年深入海南腹地,為大家講述了一個詩意而神奇的海南。
據悉,2013年12月16日至22日,《海之南》將在央視科教頻道(CCTV10)《探索發現》欄目播出,每晚22:00首播,次日09:15,15:45重播。
主創團隊
楊曉民——總策劃
周塬——總導演
謝彎棠、張彬、李星良、柴琅森——執行總導演
楊雪、周翼虎、劉丹——編導
楊曉民——撰稿
王瑞濤、薛維妙、周連青、安同慶——攝像
張巍、柴琅森——水下攝像
周帥奇——航拍攝像
陸建藝——配音
陳彤——片頭作曲
王崗——剪輯
楊景熙——多媒體
王崗——特技
盧海平——調色
劉藝丹、張連傑、陳錦強——製片
陳少玲、謝春榮、王海鈺、張星星——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