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位於浙江省江山市境內,系古代地殼運動形成的原始生態景觀,因山顛有巨石為蓋,若浮若動,故名。為江郎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浮蓋山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

又稱霧蓋山、蓋仙山。位於廿八都南9公里。為仙霞嶺山脈與武夷山脈結合部,一山跨兩省。主峰海拔1250米,周圍30餘公里,面積590公頃。

浮蓋有四怪:雲怪、石怪、洞怪、泉怪。徐霞客曾於1630年在浮蓋山躑躅三日之久,慨嘆“怪石拿雲,飛霞削翠”。磊落的怪石堆疊而成不計其數的怪洞,常年雲霧輕籠,泉水不涸;洞府深處,古藤纏石,野草漫道,老樹的根須成了亘古的天然簾帳,一如一個沉睡千年的夢。著名的仙霞古道穿山而過,古道上的楓嶺關被譽為中國十大名關之一,當年日本高僧空海在此走過了他到中國取經最為坎坷的一段旅程。

浮蓋山主峰,全由花崗岩組成,層層盤石疊置成數十丈高的懸崖峭壁。山勢雄峻,怪石嶙峋,如重樓復閣。或累疊為峰巒,或突兀如天柱。或似龍蛇,或似神鬼,或似鳥獸,形態萬千。山中巨石,或三五成疊,或二支一蓋,多石罅,多原始堆石長洞。洞穴相通,盤繞曲折,如地下迷宮,如穿行蛇腹。

明崇禎三年(1630)七月,徐弘祖曾在山中盤桓3日。《徐霞客遊記》稱:“又十里,飯廿八都。其地東南有浮蓋山,跨浙、閩、江西三省,衢、處、信、寧四府之境,危峙仙霞、梨嶺間,為諸峰冠。楓嶺西垂,畢嶺東障,梨嶺則其南案也。怪石拿雲,飛霞削翠。余每過小竿(嶺),北逾梨嶺,遙瞻丰采,輒為神往。既飯,興不能遏,徧詢登山道。”

景觀

浮蓋山上有仙壇、犁天石、碧獅峰、棋盤石、白花岩、冬瓜石、三疊石、石龍洞等景觀。相傳,古有大小寺庵36處。清·汪烜《望浮蓋山》詩稱:“三十六寺今何處,欲訪涼山舊雉毛。”今存疊石寺、里山寺、大雲寺、寶華寺等,香火猶盛。

三疊石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

三疊石,位於疊石寺北側山脊之上,三塊巨石拔地而起,層層相疊,如重樓復閣,無依無傍,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為浮蓋山標誌性景觀之一,遊人無不仰首驚嘆。

冬瓜石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

自三疊石北行數十米,有一天然觀景台。觀景台由懸崖絕壁旁的數塊巨石組成,不甚平坦、寬敞,上台需謹慎和膽量。自觀景台眺望北面山坡,亂石叢中一石峰頂天矗立,下粗上斂,峰頂圓滑,中部有凹坑,如瓜蒂落痕;巨石石壁有雨水沖刷留下的痕跡,似冬瓜皮上的紋理,被稱作冬瓜石。有人認為,更像雄性器官,宜稱為始祖石。

紗帽石

冬瓜石近側,有一由若干巨石壘疊成的山峰,恰似一大腹便便者,頭戴紗帽,端坐於此,故名。通往頂峰僅有一徑,險不可言,一旦失足,粉身碎骨,猶如昔日仕途。

磊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

冬瓜石下及疊石寺南的山坳里,怪石嶙峋,無數巨石石疊石、石支石、石靠石,成為無數天然洞罅。或寬敞,或狹窄,或相連,或閉塞,或光亮,或昏暗,僅有一條道路可以通過,構成數里長的地下迷宮。《徐霞客遊記》稱:“由明峽前行,芟莽開荊,不半里,又得一洞。洞皆大石層疊,如重樓復閣,其中燥爽明透,徘徊久之,更上躋重崖,……”

犁天石

犁天石,位於大雲寺與里山寺之間的山崗上,三座巨石聳若山峰,若即若離。一石下寬上銳,呈三角狀,直插雲天。相傳,原為仙人耕雲播霧之犁頭,因此浮蓋山上常年雲遮霧罩。另一石碩大粗壯,如撐天支柱。二石並稱交杯石,側看似一對情人相依。《徐霞客遊記》稱:“又一峰南向居中,前聳二石,一斜而尖。是名‘犁頭尖石’。二石高數十丈,堪為江郎支庶,而下俱浮綴疊石數處,承以石盤,如坐嵌空處,俱可徙倚。此峰南下一支,石多嶙峋,所稱‘雙筍石人’,攢列寺(大雲寺)右者皆其派也。”

浮蓋仙壇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仙壇,又稱浮蓋極頂、浮蓋中頂。位於犁天石西側。《徐霞客遊記》稱:“又西越兩峰,為浮蓋中頂,皆盤石累疊而成,下者為盤,上者為蓋,或數石共肩一石,或一石復平列數石,上下俱成疊台雙闕,‘浮蓋仙壇’,洵不誣稱矣。其石高削無級,不便攀躋。登其巔,群峰盡出。山頂之石,四旁有苔,如發下重,嫩綠浮煙,娟然可愛。四望疊石、石仙諸勝,尚隔三四峰,而日已過午,遂還飯寺中。”

觀音石

觀音石,又稱觀音探海,徐霞客稱為“石仙”。在紗帽石與浮蓋中頂之間有一山峰,山巔由三塊巨石累疊而成,高達70餘米。底層高約30米,中層高約25米,形似蓮花座,座上一石,形似觀音,雙手合十,端坐於眾山之巔,面對蒼茫雲海,默默千年。

石龍洞

石龍洞,位於浮蓋山南麓,大雲寺東約1公里。洞穴深邃,單人側身奮力方可入內。明弘治《衢州府志》載:“浮蓋山,在縣南百里外。上有仙洞,洞口石壇為禱雨所。洞內石壁雙峙,上通一罅,徑略容身,可數十步,始廣處。有仙人弈局,泉竇水滑,余石齒齒。”《徐霞客遊記》載:洞內“水較泓深,所稱龍池也。仰睇其上,高不見頂,而石龍從夾壁處,懸崖直下。洞中石色皆赭色,而此石獨白,石理觕礪成鱗甲,遂以神之。”

浮蓋雲海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山又稱霧蓋山,山林間常雲遮霧罩。佇立峰巔,舉目四望,雲海沉浮,一望無際。

浮蓋殘雪

浮蓋山峰巒皆由巨石累疊而成。雪後天晴,山體表面積雪均已融化,石縫間積雪仍深厚。遙望浮蓋山,猶如鑲嵌於天地間的水墨巨卷,濃淡相宜、黑白分明、氣象萬千。

里山寺

里山寺,舊稱里山庵。位於浮蓋山北麓。始建於宋,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建,二進一大天井。進山門即前殿,過天井為正殿,兩側為偏殿,平面呈“回”字形。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和八月廿四日,為春秋兩季廟會,浙、閩、贛三省邊境遊客多達千人。寺左存立乾隆二十二年“重修里山寺”石碑。

明崇禎三年(1630)八月初二,徐弘祖曾在寺中駐足憩息。《徐霞客遊記》稱:“大石磊落,棋置星羅,松竹與石爭隙,已入勝地。竹深石轉,中峙一庵,即白花岩也。僧指其後山絕頂,巒石甚奇。庵之右岡環轉而左,為里山庵。由里山越岡兩重,轉下山之陽,則大寺也。右有梨(犁)尖頂,左有石龍洞,前瞰梨嶺,可俯而挾矣。余乃從其右二里,憩里山庵。”

疊石寺

疊石寺,曾為疊石庵。明崇禎年間(1628~1644),刑部郎中憲大夫徐日葵興建。建築面積417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二進一天井,坐北向南。原供奉藥王,又稱藥王廟。

2003年修繕前殿,重建後殿。立面建重檐歇山頂,飛檐出挑。前殿塑彌勒與韋陀像; 後殿塑送子觀音像。香火頗盛。山門東側巨石壁立,上鐫明代《磊石禪寺記》,字跡不清。

徐弘祖在《徐霞客遊記》中記載了疊石寺周圍的情況:“由此而西,蜿蜒數峰,再伏再起,極於疊石庵,乃為西隅,再下為白花岩矣。”每年農曆五月廿八日,舉行疊石寺藥王廟會。

大雲寺

大雲寺,又稱大寺。位於浮蓋山南麓,里山寺南約3.5公里。始建於唐周武年間,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重建。占地1200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坐北向南,山門東開。沿中軸線依次為:前殿、正殿、後殿。兩側為廊房。正殿面闊3間,進深4間。殿內塑有彌勒、四大金剛、如來、觀音等諸佛像,高大威嚴,保持完好,香火猶盛。每年六月初一,舉行大雲寺廟會,演贛劇,香客雲集。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

明崇禎三年(1630)八月初,徐弘祖游浮蓋山,食宿此寺三日。《徐霞客遊記》稱:“里山至大寺約七里,路小而峻。先躋一岡,約二里,岡勢北垂。越其東,塢下水皆東流,即浦城界。又南上一里,越一岡,循其左而上,是謂獅峰。霧重路塞,舍之。逾岡西下,復轉南上,二里,又越一岡,其左亦可上獅峰,右即可登龍洞頂。乃南向直下,約二里,抵大寺。石痕竹影,白花岩正得其具體,而峰巒環列,此真獨勝。”

楓嶺關

楓嶺,位於廿八都南6公里,又稱大竿嶺,主峰海拔1240米。相傳,宋時曾植竿於嶺。《讀史方輿紀要》戴:“小竿嶺南復有一峰傑出,謂之楓嶺。北為浙、閩分疆之處。相距不過數步,而物候榮落頓覺不同。沿嶺而趨,長松曲澗夾道相屬,其險窄處伐木為欄,以便行者。蓋亦要險之地矣。”楓嶺古多楓樹,秋季來臨,滿山紅葉,極為壯觀。明·翁白《楓嶺早行》詩稱:“水聞十里流紅葉,嶺劃千尋礙碧天。”

浮蓋堆石洞群 浮蓋堆石洞群

嶺上的楓嶺關建於五代,又稱半嶺關。系浙、閩界關,立有界碑。為浙江五大名關之一,為浙西第一門戶。現存關垣長20米,寬3.4米,高4.2米;關門高3.1米,寬2.3米;塊石砌築,保持完好。

空海閣

唐貞元二十年(804),日本文字創始人空海大師赴唐求學,在福建霞浦登入,經仙霞古道去京城長安,楓嶺關是其進入浙江的第一站。現楓嶺關北側建有空海閣,內供空海銅像。為日本自行設計、製作在中國的惟一銅像,高1.83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