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渡村

浮渡村

浮渡村位於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浮山鎮,地處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省級名勝風景區——浮山西麓,距縣城20公里,屬淺丘陵崗區,崗衝起伏,河湖環抱,全境屬白盪湖流域,合銅黃高速公路出口路白會路、浮義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全村行政區劃面積8.8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浮渡村 浮渡村

浮渡村由雙花、會聖兩個自然村莊合併而成,省道白會公路穿境而過。共有耕地面積4515畝,水域1600畝,有46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3653人。村黨總支下設2個支部,現有黨員86名。2010年全村實現社會總產值0.6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0.3億元,第三產業0.13億元,村級集體可支配收入5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3780元。

浮渡村發展

浮渡村黨總支大力實施“雙培雙帶”先鋒工程,鼓勵農民發展養豬,2007年全村已發展養豬專業戶12戶,年戶均收入在2萬元以上;發揮“浮渡林業科技示範園”的龍頭作用,充分荒山多的優勢,發展苗木花卉種植,2007年已發展2畝以上苗木種植戶20餘戶,戶年增收2.5萬元。推進黨員承諾制和流動黨員“雙向帶動”工作,開展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活動。支、村兩委2006年每人幫助民眾架設有線電視20戶,安裝自來水35戶。同時為民眾辦理準生證、戶口登記、提供致富信息、批准建房手續等,為民眾辦理各種代理500件次,民眾非常滿意。每年舉辦新春茶話會,邀請流動黨員和村老幹部參加,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蒐集致富信息。注重在生產工作第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致富能手中發展黨員,2006年,全村有3名預備黨員被浮山鎮黨委批准按時轉正,5名建黨對象被鎮黨委批准為預備黨員,全村培養6名建黨積極分子。

村兩委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契機,經過調查研究提出,讓浮渡村逐漸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典範。依據建設規劃將全村75個自然村莊規劃建成1箇中心村、8個基層村,2007年已入居300戶,入居人口1180人,中心村三期工程也已完成了征地設計工作。經多方籌資,一次性投資500萬元對硬化、綠化、美化、亮化等配套工作進行建設,新村成立了社會治安、市容市貌、文明創建機構,實行建管並舉。一些產業也隨之迅速發展起來。浮渡塑鋼廠和自來水廠相繼投產和投入使用,酒樓、旅社、商貿、房地產等第三產業蓬勃興起。村黨總支一班人2006年著手建設兩條全長為3.6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當年底修通了一條全長1.3公里的會展路,鋪設了一條全長2.3公里的田華路砂石路面,2007年正在鋪設水泥路面,會展、田華路與縣道白會路、浮義路相連線,真正形成了交通網路化的新格局。

該村苗木花卉生產現已初具規模,建立了苗木花卉生態科技示範園,已培育苗木、花卉80餘畝,經果林40畝,總計植樹14.3萬株,花卉38萬株。在村莊內,全村農戶主動結合村莊改造,發展庭院經濟,把樹木花卉和庭院經濟結合起來,以庭院經濟帶動村莊的綠色文化建設。該村積極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從2004年到2007年來共新栽意楊、紅楓250畝。在示範園的帶動下,有38戶村民種植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98畝。同時在路旁田邊栽樹綠化,該村的林業覆蓋率達45%。今日浮渡,山清水秀,政通人和;他們正以開放的思維、全新的理念,實實的作風全面推進建設和諧浮渡的進程。

廣泛開展形式多樣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評選好黨員、好乾部、好職工、好民兵、好公婆、好媳婦、好夫妻、好妯娌、好團員、好少年,用“十好”典型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徹底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截止2007年,80%以上的農戶已經達到“十美”級文明戶標準。2006年,該村黨支部被評為市“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

村務公開

來浮山風景區遊覽,途徑白會公路你會看到兩旁寬廣的人行道、錯落有致的花木。如果你傍晚返程,將會有一盞盞路燈照亮著你前行,遠處還會不時飄來一首首悅耳的樂曲。如果你有雅興的話,想看個究竟,你會看到一群不同年齡段的人在文化廣場上跳舞,幾個年青人在打羽毛球,還有可愛的孩子們在娛樂器材上盪鞦韆,做著各種各樣的遊戲,整個廣場充滿笑聲與歡語。

你所經歷的這一幕發生在浮渡村中心村村莊整治點。在整治以前,村莊內亂搭亂建現象頻繁:道路變成菜園,村民屋後、大公路邊垃圾堆積成山,莊內通向大公路的路坑坑窪窪,人們出行常常是弄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商店前亂搭建築亂堆商品,整個村莊呈現髒、亂、差局面,已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浮渡村按照上級關於美好鄉村建設的布局要求,對中心村進行村莊整治,並成立了以老退休幹部、村民組長、村民代表為主的理事會。理事會在鎮村幹部領導下充分開展工作。整治前發放致村民的一封信,讓民眾充分了解整治目標與重點,並認真徵求民眾的意見。整治以舊村改造和環境整治為主,不搞大拆大建,注重鄉村文化傳承,突出鄉村特色。在整治過程中,充分做好民眾的思想工作。拆遷戶方士熊家房屋破舊,處在統一規劃的房屋中間,與周邊房屋風格不相匹配,造成總體不美觀。在做過細的思想工作後,該戶最終同意拆遷。村里承諾給該戶建一棟新房,目前已竣工。鄰近個別村民在中心村開超市,將門前資源據為己有,擺放水果、小吃等商品,亂搭器具,在了解美麗鄉村建設相關要求後,他們主動拆除搭建的障礙物,移走門前堆放的雜物。像這樣支持村莊建設的民眾還有很多,他們自覺參與到整治建設中來,主動清除路邊雜物,自動拆除違章建築等等。

現在中心村水、電、路、氣、房、通信等基礎設施已建成,廣電網、網際網路、電信網已通戶,中心村已建有金融、電信、電力等部門。一棟棟房屋煥然一新,村莊內道路間的菜園變成了綠化帶,沒有了耀眼橫幅圍成的菜園,沒有了堆積成山的垃圾。村民們自豪地說:環境變清新了,人也有精神了。村民湯士忠十分愛惜綠化帶,主動將他人踩過的綠化帶泥土刨松換栽新的小樹苗……

美好鄉村建設人人有責,需要靠大家共同呵護與愛惜。村莊建設需要每個人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共同的家園變得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