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寧夏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0月1日) 叢書名: 人文日本新書 平裝: 171頁 開本: 24開 ISBN: 7227030229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井原西鶴是日本古代文學史上著名作家。江戶文學的成熟,是與他的“ 浮世草子”文學分不開的。西鶴一生的小說創作大多取材於町人現實生活,表現了當時日本社會的某種準近代意識。他主張町人自強不息,積累財富,創業發展,刻畫了一系列日本町人理想化的生動形象。“浮世草子”文學是日本封建社會體制日益衰微和町人以資本強勢走上歷史舞台的一面鏡子。 本書通過對“浮世草子”的深入解讀和闡釋,並與“三言二拍”中的婚戀題材作品進行比較研究,揭示遮蔽於町人生活之下的精神特質,展現出歷來為研究者所忽視的町人生命中的僭越性、“癲狂性”反抗性,力圖證明正是這些精神素質構成了日本近代化動因的核心。
本書是《人文日本新書》系列中的一本,該系列是一套具有豐富文化內涵與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學術類圖書,每冊突出一個人文主題,小題精作。其體現了學術前沿、專家功力;體現了中國學者透視日本文化的獨到見解。語言規範而不板滯,平易流暢,理、趣相得益彰,體例設定靈活生動,圖文並茂,親近閱讀。對增進國人對異質文化的認識與了解,擴大視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對話的能力,促進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具有深遠而悠長的意義。
本書是《人文日本新書》系列中的一本,該系列是一套具有豐富文化內涵與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學術類圖書,每冊突出一個人文主題,小題精作。其體現了學術前沿、專家功力;體現了中國學者透視日本文化的獨到見解。語言規範而不板滯,平易流暢,理、趣相得益彰,體例設定靈活生動,圖文並茂,親近閱讀。對增進國人對異質文化的認識與了解,擴大視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對話的能力,促進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具有深遠而悠長的意義。
作者簡介王曉平,1947年8月出身於四川省開江縣,現任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日本帝埭山學院大學人間文化學部教授。長年從事中國古典文學與中日比較文學研究。主要著作有《近代中日文學交流史稿》(湖南文藝出版社)、《佛典志怪物語》(江西人民出版社)、《亞洲漢文學》(天津人民出版社)、《智水仁山——中日詩歌自然意象對談錄》(與中西進合著,中華書局)、《中國文學在日本》(與嚴紹鋈合著)、《二十世紀國外中國文學研究》(與夏康達主編)、《國外中國古典文論研究》(與周發祥、李逸津合著,江蘇教育出版社)、《梅紅櫻粉——日本作家與中國文化》(寧夏人民出版社)等。譯著有《水邊的婚戀一萬葉集與中國文學》(四川人民出版社)、《日本詩歌的傳統——七與五的詩學》(與雋雪艷、趙怡合譯,譯林出版社)等。主編“日本中國學文粹叢書”(中華書局)與“人文日本新書叢書”(寧夏人民出版社)。
目錄引言
第一章 性愛的狂歡:對井原西鶴“好色物”的總體解讀
井原西鶴的生平與創作簡述
町人婚戀行為的歷史背景及變遷
西鶴筆下町人婚戀行為的諸類型
第二章 婚戀意識的協奏曲:井原西鶴“好色物”中的美學理念
町人婚戀意識中的性、愛、情、死
粹:、“好色”文學的審美精神
“好色物”中町人婚戀意識的理想化
西鶴的女性觀及其筆下的女性美
第三章 想像與闡釋:井原西鶴“好色物”的哲學文化
世之介論:對現世的僭越
愛痴癲狂的釋義
逃向蒼天:對世之介出海逸游的想像性闡釋
町人生命:日本近代化的動因
第四章 異質與落差:“三言二拍”與“好色物”比較研究
“三言二拍”的婚戀觀與“好色物”的可比性
作家命運與文學觀念
圓熟與生鮮:文學表現上的差異
結束語 婚戀觀、生命觀與中日近代文化的不同命運
出版者的話
書摘
町人,作為日本民族中的一個特殊階層,主要存在於明治維新前的“近
世”歷史上,即江戶時代(1603—1868)。早在13世紀的鎌倉時代,出現了“
城下町”,町人作為“城下町”內生存活動的一個階層開始初步形成。到了
16世紀末的“織豐時代”,特別是豐臣秀吉統治的後期,町人身份、職份通
過幕府法令得以確立。在法律上,町人與武士、農民區分開,形成了獨立的
階層。德川幕府建立後,為鞏固幕藩體制,進一步強化豐臣秀吉時代的“身
份統制”政策,對町人階層給予了更加嚴格和明確的限定。由於在經濟活動
中獲得“獨享”的權利和相對自由,町人活力進發,町人階層開始快速成長
、成熟,並在17世紀中葉後呈現全面興盛的勢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下
町”的擴展,町人的成分也越來越複雜,逐漸成為城市居民的主體。“町人
是職人(手工業者)和商人的總稱,實際上二者也無法劃分清楚。當然,提到
町人時,多數情況下還是指商人,而且商人從事的行當也多種多樣,他們也
不全都居住在城市,也包括居住在農村和漁村開作坊和經商的。後來,町人
的成分變得複雜多樣,差別也越來越大,既有三井、鴻池這樣擁有強大財力
和特權的豪族,也有(因無財產繼承權)被排擠出家族的次子、三子,以及從
農村流浪到城裡的‘困頓者’所謂‘町人’,在廣義上通常指中世初期至明
治維新以前居住於城市的手工業者和商人,狹義上則專指近世的‘城下町’
內居住的町人……此外,在近世社會從事醫生、文化藝術、教育、演藝等的
城市居民,即除幕藩體制下的行政官員和領取幕府俸祿的武士以外的‘城鎮
居民’……視其為町人階級的延伸部分”,廣義上的町人,就延伸並包括了
城市中除上層權貴和統治階層之外的全部居民——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普通的
城市“市民”群體。
德川幕府一方面通過法律和政治倫理嚴格規定了町人的身份、職份和社
會等級地位,似乎是構成了對町人發展的束縛和框制;而另一方面,作為幕
府總體控制政策之一部分的“鎖國”政策,卻同時為町人作為一個階段的成
長、壯大並最終衝破封建政治規範創造了絕佳的歷史條件。
德川幕府初創時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首先,由於在“織豐時代”基督
教在日本國內迅速傳播,不僅普通民眾中信教者日益增加,就是某些謀求通
過基督教擴大與葡萄牙人貿易的大名中,也有人信了教,成為“基督教大名
”,個別傳教士的活動甚至同下層民眾的反抗運動結合在一起,這使德川幕
府將軍決定“強化對基督教的統制”。同時,由於歐洲人(葡萄牙和西班牙)
總是喜歡將海外貿易與基督教傳教活動結合在一起進行,這些又與部分大名
試圖擺脫幕府控制的活動內外配合,確實構成了對江戶時代初期封建政權、
國家體制的威脅。為了抵制基督教,掌控對外貿易,進而控制地方領主勢力
,鉗制人民的思想,保證幕府統治長治久安,德川幕府發布“鎖國令”,從
而使日本進入了鎖國時期。鎖國令始於1633年,又後於1634年、1635年、16
36年、1639年相繼頒布,主要內容有三點:禁止日本人出航海外;禁止基督
教;限制外國商船的貿易,在外國商船中,禁止西班牙、葡萄牙人前來(即
最熱衷於將貿易與傳教結合的兩個國家),對中國商船和荷蘭東印度公司,
則只限於在長崎進行貿易。
鎖國令表面上是“攘外”的,實際上主要是為了“安內”,是為了維持
幕府政體,“是維護強本弱末的幕藩體制的政策”。所謂“強本弱末”,就
是強化作為“本”的幕府的實力和統治,削弱作為封建體制之末的諸藩,特
別是西部“外樣大名”的勢力,“這是保證幕府平安無事地控制大名的政策
”。具體的辦法主要是沒收大名們的大型商船,禁止其再造大船從事對外貿
易,幕府同時對生絲等主要商品實行專賣制度。這樣,幕府就通過鎖國、禁
教、“強本弱末”等政策,從精神信仰和經濟貿易活動兩個方面強化了對地
方大名以及全國民眾的控制,在江戶最初的幾十年里,穩固了其政治上的統
治權。
從町入的角度看,鎖國政策限制了對外貿易,卻使日本“傾注合力建立
自給自足的體制”,生絲、紡織品等原來主要靠進口來維持的日用品,逐漸
由國內生產來替代了。這樣不僅促進了日本國內的農業、養殖業和手工業發
展,更重要的是,與“自給自足”相配套,形成了“內循環”的國內貿易體
系,而撐起這個內貿體系的正是新興的町人階層。
另一方面,在外貿上,幕府加以嚴控,只保留少數幾個通道,與外界進
行商貿往來,保持政治、外交、文化方面的聯繫。雖實行了主要商品的專賣
制度,但幕府不可能直接地長期從事專賣貿易,而將專賣貿易的權能“特許
”給一些特定的大商人,給他們頒發特定商人的專賣憑證,這樣就促成了江
戶初期一批特權豪商的產生,他們成為上層町人的一部分。
同時,幕府的政治統治方式,如“參覲交替”制,也使江戶、京都、大
阪等城市人口迅速膨脹,在財政支持、生活服務等多方面,地方諸侯和幕府
本身對町人的依賴都大大加劇了,而町人正好也要倚重統治者的權勢來發展
產業、積累財富,這樣,兩者就結成了互為倚重、不可分割的關係,町人實
際上已成了除武士階層之外與權貴階層關係最緊密的一群人,而他們在經濟
、思想、文化、生活上的相對自由度顯然是超過武士階罷的。這樣,德川幕
府初期實施的一系列穩定統治政策的最大受益者,除了幕府自身外。便是日
本的町人階層了。正是憑藉這樣的天賜良機,町人階層迅速壯大。逐漸掌控
了日本的內外貿易,進而左右了日本國家的經濟命脈。……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