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公園一日游
又是周末了,一家人來到浣花公園遊玩。
浣花溪公園位於成都市西一環路與二環路之間,緊鄰杜甫草堂、與三國故地武侯祠相望,與道觀青羊宮緊鄰。浣花溪因為詩聖杜甫“浣花溪水水西頭,春江一曲抱村流。”聞名,“安史之亂”後杜甫來到成都,在此地居四年,創作240餘首詩。浣花公園面積553.8畝,在青山、園林之間體驗古詩詞的境地,在湖水、小橋之間體驗大自然的和諧,真是妙啊。
走進詩意的境界
由於特殊的文化背景,浣花公園最突出的特色應該就是詩意。從公園的南大門進入,388米長的詩歌大道莊嚴肅穆,讓人禁不住屏住呼吸。詩歌大道僅僅是詩歌文化中心的入口,也是展示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長廊,沿著詩歌大道一路走去,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年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我勸天公重抖擻”千古流傳的美文佳句,在腳下的大理石上鐫刻著,女兒揚揚也和我們一路吟誦著。
300多著名詩人的形象、朝代、生卒年,讓我們體驗著中國古文化的厚重。詩歌大道左右兩邊的松柏樹叢里,由雕塑家葉毓山“操刀”的25位歷代著名詩人的雕像栩栩如生,吸引著遊人。屈原、李白、杜甫三位中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更像一塊豐碑,遠遠地矗立在大道的盡頭。無處不在彰顯著中國古文化的厚重。漫步的時候,我們不僅看見路人總是忍不住吟頌這些句子,看見還有小學生拿著紙筆在摘抄;如此近距離地和巨人接觸,遊人們忍不住拿起相機和他們留念。
在浣花公園的河畔和山上,還設有詩歌典故園,包括“關睢戀情”“屈原涉江”“飲中八仙”等8組雕塑展示中國歷史上的詩歌典故、詩歌史上重要的歷史片段。詩歌大道的旁邊,有一條新詩小徑。長約200米的小徑上,或立詩碑,或鋪詩磚,展示著現代當代詩人的詩作,分為生命詩篇、愛情詩篇、故鄉詩篇等幾個板塊,鐫刻著聞一多、艾青、冰心、徐志摩、舒婷、海子等近現代詩人的詩歌。一路讀來,讓人感到詩歌其實離我們很近,詩情詩意原本就圍繞在我們身邊。小徑中還有一個小小的詩歌廣場,其周圍是“遊人詩牆”。兩邊的牆上寫著“靜由心生”和“坐觀雲起”,遊人可以按規定的程式將自己的詩歌佳作永留詩牆上;或以水作墨,以黃沙石鋪就的廣場地面作紙,反覆書寫詩歌。
浣花公園一日游
與大自然對話
賞魚
踏上小橋,口中還有詩歌的余香,眼睛已經被橋下的浣花溪里成千上萬條不停游弋著的魚兒吸引,橋邊的遊客不肯挪步,這是“浣花觀魚” 處。每人花2元錢買一袋魚食,走進七里香低垂的長廊,搬過一個小竹凳子上坐下,隔著籬笆餵魚,真是讓人興奮的事情。
滿湖的魚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各色的錦里非常活躍地逡巡,一點兒都不怕人。只要你丟下去魚食,馬上便有成群的魚兒游過來搶食,大的有40、50公分長,小的有4、5公分。它們簇擁著,一個個長大了嘴巴向著你,象嗷嗷待哺的小孩子。趕緊再撒下一小把魚食,只見剛才幾十張小嘴、上百張小嘴巴飛快地閉合,一下一下,同時動作,好象在和你說話!場面非常之壯觀!非常有趣,一會大約都吃完了,腦袋一沉一沉,四散著又找新的魚食。如果沒有馬上投新的魚食,它們中的一些四散著遊走,但是總有一些在你周圍,不肯走的魚在水面上淺淺地游著,嬉戲著,追逐著,一張一翕的嘴巴仿佛在和你說話。
女兒玩得不亦樂乎,自己手裡的魚食很快就都投進水裡,把我們幾個大人沒有用完的魚食都拿了去,一把一把地抓著丟進水裡。
浣花公園一日游
白鷺洲
“一行白鷺上青天”是浣花溪的另一大看點,我們來到白鷺洲。“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是白鷺洲的意境,那是白鷺棲息的地方。白鷺遠離人群,它們孤傲地棲息在岸邊,或者用長長的嘴巴梳理它們潔白的羽毛,或者在水裡找尋著什麼,或者安詳地眺望著遠方,或者挨著水面低飛,舞動著它們美麗的翅膀展示它們綽約的身姿。望著它們,居然讓我一時忘記了自己在哪裡。倒是幾隻野鴨子很不怕人,它們自在地游到岸邊,安逸地享受著遊人的投食,趕緊抓拍了這樣一刻。
萬樹山與滄浪湖
滄浪湖與萬樹山是浣花溪公園的另外兩處景點。萬樹山位於公園西南部,以一座人造山為主,植入密林,占地6.5萬平方米,並配以“萬竹廣場”、“川西民俗文化廣場”,錦水繞行其間,山體形態變化豐富。綠化分為春、夏、秋、冬四景附以陽光草坪和花卉相襯,營造出“綠竹通幽徑,青蘿拂行衣”的意境。秋天的萬樹山沒有層林盡染的壯觀,倒有芙蓉花開的美麗。
滄浪湖主要由“草堂入口廣場”、淺灘、溪流、小島和一座位於島上的景觀建築“浣花居”組成,營造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意境。
能在寸土寸金的繁華地段有這樣一個對市民免費開放的公園,還如此有趣味,真是件讓人欣喜的事情。我想以後還會經常帶孩子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