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渚鎮簡介
馬渚位於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的中腹部,東毗餘姚城區,西鄰上虞,素有“寧波的西大門”之稱。有史記載,二千年前,秦始皇第五次南巡,曾屯兵渚山,飲馬於潭,因而得名馬渚。其實,馬渚歷史之悠久更可追溯到三皇五帝之時,據史載,先帝舜出生於諸馮,即現今的馬渚。境內留有眾多古蹟:秦皇行宮——奈何橋,唐朝道教洞天——水石孔,嘉慶皇帝賜造的永思橋,等等等等;並有歷代文人撰寫的歌頌馬渚的詩篇。想來,古鎮馬渚輝煌已久。
現今的馬渚,鎮域面積達65.84平方公理,轄22個行政村、4個居委,總人口逾5萬,建成區人口1.5萬。鎮內交通便捷,有杭甬高速公路、蕭甬鐵路、余夫公路穿境而過,鎮東5公里有姚西貨運站,鎮西距杭甬高速公路牟山道口僅4公里。至2000年底,鎮內道路交通已貫穿四方,東可直達寧波,西可直達杭州,南北與泗門、朗霞、方橋、牟山、上虞貫通,交通條件可謂得天獨厚。
近年來,在勤勞、純樸的古風映照下,馬渚全鎮上下潛心一致,圍繞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奮鬥目標,搶抓機遇,大膽開拓創新,已初步形成了農業穩鎮、工業立鎮、科技興鎮的經濟發展新格局,社會各項事業也獲得快速發展。2001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達37.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超過6000元。今日的馬渚,已不僅僅是昔日的“寧波烏克蘭糧倉”了。
農業結構日趨最佳化,主導產業蒸蒸日上。馬渚農業以市場為導向,堅持把布局結構調整與品種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著力培育優質米、水產、家禽、花木等區域特色產業和主導產業。2001年,水產面積已達到10212畝,其中,精養魚塘3662畝,稻田結構調整6495畝,並湧現了稻蝦、蝦蟹混養專業基地3個,專業大戶45戶,形成了開元下沙畈、雲樓小渣湖等8個相對連片集中的養殖面積在500畝以上的規模基地。畜牧業以“公司+基地+農戶”形式滾動發展,以龍邦、宏翔達養殖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農戶350戶,番鴨飼養量發展到100萬羽,肉雞、美國王鴿飼養量繼續向面上發展。加大農業科技含量,與浙江大學動物研究所、省淡水研究所進行技術合作,積極引進、推廣新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健全土地流轉制度,規範土地流轉面積4029畝,並建立了土地流轉“儲備庫”。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在青山、開元建設高標準農業園區3400畝,總投資288萬元。
工業經濟穩健增長。2001年,工業產值達37.1億元,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完成產值11.25億元,實現利稅1.6億元,確立了汽車配件、電線電器、塑膠、模具等支柱產業,形成了蓄電瓶、儀表儀器、包裝製品等塊狀經濟,湧現了餘姚市電線電器廠、日用工藝製品廠、汽車電器二廠等一大批規模效益企業。近年來,鎮政府加快外向型經濟,落實優惠政策,健全服務體系,全方位、多渠道開展招商引資工作。2001年出口交貨值達到3.1億元,其中自營出口額突破1300萬美元;引進技術外資項目10個,協定利用外資500萬美元,到位外資300萬美元。工業園區二期也已全面開發建設,功能日益完善,設施日益齊全,已吸引了眾多企業落戶。
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根據“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綜合改革試點鎮”、“建設山水生態城鎮”的目標,進一步完善公共公用配套服務設施,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建設渚山公園,健全環保制度,進一步綠化美化城鎮環境。
業績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全鎮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民主法制日益健全,教育衛生事業同步發展,社會安定團結。97年以來,先後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鄉鎮,浙江省教育強鎮,餘姚市農業先進鄉鎮,一類工業規模鄉鎮,文明鄉鎮,愛國衛生先進鎮,技改先進鄉鎮,鎮工業園區被評為市先進工業園區,鎮黨委被評為寧波市“六好”鄉鎮黨委……金馬俊鬃揚蹄,古鎮雄風振天,開放的馬渚歡迎各屆有識之士投資開發本鎮,為建設一個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馬渚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