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余跡電波散射

流星余跡電波散射

流星余跡電波散射位於以流星在大氣層中形成的電離余跡作為散射體而實現的電波散射傳播。

流星余跡電波散射

正文

以流星在大氣層中形成的電離余跡作為散射體而實現的電波散射傳播。流星余跡散射的主要套用是瞬間快速通信和水文、氣象等遙測數據的傳輸。其優點是傳輸距離遠、隱蔽和可靠,但平均容量較小。流星是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其中完全燒毀的小天體。質量為10-7~103克的這些星體在繞太陽運行的過程中,一旦與地球相遇便以11.3~72公里/秒的速度射向地球。據估計,每晝夜進入大氣層的流星總數達1012個。它們在離地面80~120公里的空域中,與空氣摩擦發熱而燒毀,形成細長的電離氣體柱並迅速擴散變形,這就是流星余跡。余跡的電子線密度與形成它的流星質量成正比,其值為1010~1018米-1。
在20~100兆赫頻段,用靈敏的無線電設備可發現大量流星余跡散射的信號。圖1為流星余跡散射的傳播路徑。前向散射的傳播距離可達2000公里。散射場強與余跡的取向、電子密度、入射波的波長和極化等因素有關。按照電子密度與入射波頻率的相對關係,余跡分為欠密和過密兩類。對於欠密余跡,電波能夠穿透,接收點的場是余跡內各電子二次輻射場的疊加。過密余跡能對入射電波產生全反射,故可等效為金屬圓柱體。因此,流星余跡散射理論是以電子散射和金屬圓柱體散射為基礎的。

流星余跡電波散射流星余跡電波散射
流星余跡散射信號如圖2,其基本特點是隨機突發。每個突發信號的持續時間為十分之幾秒至幾十秒。一般情況下,兩次突發的間隔時間比持續時間大得多。小時累計的迸發數為幾十至幾百。占空比一般為百分之幾。

流星余跡電波散射流星余跡電波散射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