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與求索

內容介紹

本書研究中所涉及的人口主要指中國近代大學教師這一特殊群體。通過對這一人口群體流動的分析揭示其對中國近代大學教育的影響。本書以1898年應京師學堂創辦作為研究的起點,重點研究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近代大學教師流動的原因;第二,流動的機制;第三教師的流動對近代大學教師構成、近人大學教育的影響。本書試圖打破單純以時間為線索的線性研究路向,力求以橫向分類與縱向線索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來研究大學教師的流動與中國近代大學教育這一課題。主要借鑑人口學有關人口遷移理論並結合社會學群體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兩個理論預設:預設一:近代大學教師的自由流動,對於展示一個人的才華是有促進作用的,也能保持大學教師學術上的活力,有利於產生優勢互補效應,有利於開創新的學術領域。預設二:與自由流動不同的是,外在壓力下導致的大學教師流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消極作用,特別是戰爭及政治迫害因素所造成的流動對中國近代大學教育具有很大的破壞性。

作者介紹

吳民祥,1982年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從事農村中國小教育工作。2002年於廣西師範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5年於浙江大學獲教育博士學位。現為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教育現代化、中外教育交流史、教師教育等教研工作。曾主持、參與廳級以上研究課題多項,在國內較有影響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

作品目錄

總序
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文獻綜述
三、本書寫作的有關構想
第一章 思想的論爭與教師流動
一、桐城“古文派”與江浙“新思潮派”對北京大學的爭奪
二、東南大學“學衡派”與北京大學“新文化派”的抗衡
三、“新文化派”的分道揚鑣:學術與政治的不同取向
第二章 校長的教育理念與教師流動
一、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與北京大學
二、郭秉文的“文理並重、學術並舉”與東南大學
三、張伯苓的“允公允能、日新月異”與南開大學
四、梅貽琦的“端賴大師,教授治校”與清華大學
五、竺可楨的“教授是大學的靈魂”與浙江大學
第三章 學術機構、學術交流與教師流動
一、學術機構與大學教師流動
二、國內學術交流與教師流動
三、國際學術交流與教師流動
第四章 政治干預與教師流動
一、政治勢力的“滲透”與東南大學的衰落
二、京師大學校與北京大學的受挫
三、北伐統一與羅家倫出長清華
四、首都南遷與中央大學的建立
第五章 經濟窘迫與教師流動
一、艱難的“索薪”
二、生活壓力與教師兼職
第六章 戰爭壓力與教師流動
一、北伐戰爭與政局的變動
二、抗敵禦侮與大學內遷
三、1946-1949年國內戰爭時期的大學教師流動
第七章 抗爭與選擇:吳宓從教歷程
一、吳宓的成長環境、求學經歷與性格特徵
二、吳宓從教歷程
結語
一、中國近代大學教師流動的背景與原因
二、中國近代大學教師流動對近代大學教育之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