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地域
這個術語主要流傳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金華義烏市以及富春江一帶。
傳說一
紹興縣湖塘街道型塘西路村,地處“大香林風景區”的中心。這是一個風光迷人,歷史悠久的古村——村邊有千年桂林,有千年古剎香林寺、寶林寺;村中還有眾多的明、清時期老台門。
西路村的居民,以金、鮑、柯、方四大姓居多。
其中的金家,自古流傳下來一個奇特的風俗習慣——他們生前姓“金”,死後在墓碑和神主牌位上卻改姓為“劉”,這就叫“活金死劉”。
關於這個奇特的風俗習慣,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據說,西漢末年,丞相王莽專權。後來王莽索性廢漢篡位,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新莽王朝。
當時天下各路英雄,紛紛起兵反莽。這些義軍當中,以劉秀的勢力最為強大。王莽大怒,下令大搜京城,誅滅劉秀九族宗親。當時有一房劉秀宗親,逃出京城,亡命江南,一直逃到了會稽型塘西路村。
他們見這裡離京城已有數千里之遙,又是山野僻遠之地,料想不會再有什麼危險,就在這裡定居下來。
繁體的“劉”字,由“卯金刀”三部分組成。為了躲避追捕,他們就把“劉”字除去了“卯”和“刀”,改姓為“金”。
可憐這些皇親國戚,往日裡錦衣玉食,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哪裡會種地勞作?逃難時帶出來的一些金銀,一路上也使用殆盡;要想在山村安家,真是困難重重。幸虧山民熱情好客,幫他們蓋起了幾間草房,這才有了安身之處。
他們開了幾畝山田,學種莊稼。農閒時上山打柴,換些油鹽醬醋,苦度光陰。這樣幾年下來,竟也鍛鍊出來,一個個脫胎換骨,成了地地道道的山民。
後來劉秀征討王莽獲勝,建立了東漢皇朝。他們作為皇室宗親,本來可以搬回京城居住。但他們一來害怕以後再有動亂,二來也習慣了山鄉小農生活,覺得這樣做做吃吃,不哽不噎,也自有樂趣,於是就不想再搬回京城。
劉秀登了大位,廣求天下名士。當時浙江富陽桐廬,有一個隱士,名叫嚴子陵,學富五車,有經世濟國之才。他本是劉秀的同窗好友。劉秀多次下詔征請,嚴子陵卻安於山野,淡泊名利,不肯赴召。劉秀就親自來到江南,一來敦請嚴子陵出山,二來游賞江南風光,體察風土人情。
他來到富陽桐廬,夜裡與嚴子陵同床而臥,抵足談心,百般勸說。那嚴子陵就是不肯動心。劉秀無可奈何,只得作罷。
但劉秀這次江南之行,也有意外收穫,這就是讓他訪察到了他有一房宗親,戰亂時流落在會稽型塘西路村。他就親自來到西路村,請他們重回京城。
皇帝駕到,前呼後擁,驚動了小山村。金家合族老小跪拜見駕,山呼萬歲。山民們這才知道金家人原來姓“劉”,是皇室宗親。
劉秀請他的這些親戚重回京城。金氏族長卻婉言謝絕,說是已在山村住慣了,不想再回北方。
劉秀見說,也不再勉強。況且他見西路村山清水秀,風光迷人,村邊桂林,四季飄香,地方也確實不錯,也為他們能找到這樣一個好地方安身立命而高興。
金氏族長又請求皇上,允許他們死後複姓為“劉”,以便可以入劉氏宗廟享祭。劉秀也答應了。
這以後,西路金家人就有了這么一個奇特的風俗——活著姓金,死后姓劉。
實際上紹興湖塘金氏、坂溪金氏、漁臨關金氏同屬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傳說二
對於這支“劉金氏”的傳承有了更具體的追根溯源——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劉勝是漢景帝的庶子、漢武帝的哥哥,蜀漢皇帝劉備第十三世先祖。劉勝在歷史上的名氣很大程度是劉備“造勢”造出來的。
在居無定所流落中原的日子裡,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和漢獻帝劉協翻族譜一看,便占到了“劉皇叔”的便宜。
劉勝後裔大多聚集在浙江這帶,到了五代十國時,錢鏐(liú 音同劉)建立了吳越國。這位吳越國王在政治經濟上很有作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就是從他手上建起來的,所以在民間人氣很高。為了避諱他的“鏐”字,這批劉姓人便改姓了“金”。
當然,改成“金”也是有講究的,繁體字“劉”,由“卯”、“刀”、“金”三部分組成,去掉“卯”和“刀”,就是“金”。
這個傳說,相比於劉秀避難來說多了更多的細節和淵源,還有另外的例子可以佐證。
傳說三
南宋時,隆興詩壇“二劉”之禍所成。劉知過,字與機,宋台州天台人。未冠領鄉薦。高宗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中特科進士,與弟劉知變俱以文名,尤工詩。賀允中嘗題其詩曰”江東天籟”。因其父劉啟裘遭奸人陷害,犯空印罪,於淳熙十一年(1184)為父冤上書奏事,忤旨沒籍,滿門抄斬,終監南嶽廟。劉知變及其子孫四散避禍,一部分子孫改姓金。見《天台縣誌》。
傳說四
宋末,金華湯溪劉瑞年因醉舞劍誤殺催糧官,發配山西。劉永年率族避禍改姓金。
傳說五
東陽人劉子賢除寇有功,元至正朝授都萬戶階金符武略將軍,明洪武年間拜朝散大夫,因藍玉兵計案牽連受誅。子孫族人為避禍改姓金。
傳說六
相傳,明朝正德年間有一個叫劉瑾的太監,以秘謀篡位被朝廷處以極刑。此後,民間流言四起,說天下凡劉姓者均將被誅殺。幾千里外的杭州六和塔附近,一戶劉姓人家的兄弟七人聞知傳言後四散逃亡,隱居富陽、義烏、台州等地。七兄弟中的老大劉茂則遷隱蕭山開善,也就是今天的義橋鎮北塢村,並留下了令人費解的代代相傳的家規:活著姓金、死後復劉。
按村民的說法推算,“活金死劉”的習俗在村里已延續了近500年。為我們講述故事的村民金耀春、金守源、金守權、金志玉等老人分別是劉茂的第16、17代重孫了。隨著金氏家族的人丁漸旺,乾隆48年,村民們在村里修建了劉氏家廟。2002年,已經破敗的劉氏家廟在村里幾位老人的發動下被整修一新。劉氏家廟共有三進。第一進是戲台,第二進現 在是村民活動室,第三進則供奉著金氏村民第一位落戶蕭山的祖先,懸掛著記錄了家族歷史的牌匾,還有引人注目的一塊說明匾,上書“劉氏源流序”。
令人拍案稱奇的是,按“劉氏源流序”上的記載,該村金姓村民竟還是劉備的後裔!與村民的述說有較大出入的是,“源流序”記載說:早在司馬炎建立晉朝的時候,劉氏皇族中一位叫劉川的,便已將劉(繁體)去卯刀而改稱金姓遁世隱居,此後,其後人才遭遇“劉瑾之禍”逃亡至此。
“活金死劉”的習俗究竟從何開始?從村支書金雲賢提供的《漁山曙星———漢室劉氏“活金死劉”隱居地》一書中,我們了解到,2001年,富陽漁山曙星村也曾傳出“活金死劉”奇異風俗與劉備後人有關的新聞,《杭州日報》、《南方周末》等媒體都進行了報導。說是始於“劉瑾之禍”的1510年,還是更早的265年、司馬炎登基之年?也許,這是歷史學家才能回答的問題了。
實際上是五代時為避吳越王錢鏐名諱而改的,屬於東陽十三居劉金氏第十二居新昌三涇劉氏宗顯 公遷奉化北街文昌之後再到杭州的。
風俗特徵
古老:“活金死劉”這一歷史文化現象,淵源深遠,積澱深厚,內涵豐富,至今仍然活態傳承。
持久:“活金死劉”這一風俗現象,即使是從明朝正德年間起源,至今也有500多年的歷史,它的穩定性被稱為是氏族文化中的一個鐵律。即使到了今天人身安全不再受到威脅,此俗仍然彌久不變,頗不多見。
獨特:歷史上改姓的現象和原因雖然多種多樣,但因反抗封建時代“株連九族”的無情和殘酷,“活金死劉”是頗為典型的特例,表現出中國人民的頑強意志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不公開性:“活金死劉”這種風俗現象,始終處於一種隱蔽的流傳狀態,從不公開,深藏於心中,成為人們精神上的一種情結和依託。實“暗”反“明”,潛能無限。
非遺
2012年8月, 漁山鄉墅溪村的“活金死劉”習俗入選浙江省第四批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人
富陽金援朝,東陽金剛、金局民、金立孝,義烏金開新、劉文高,浦江金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