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人類社會休戚相關的晚第四紀以來活動的和未來一定時間內預期會活動的各種構造作用、構造運動、動力過程以及這些過程對人類社會可能產生的重要影響的學科。活動構造學是在研究阿爾卑斯—地中海和喜馬拉雅—青藏高原等地的最新構造運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活動構造包括晚第四紀至今活動著的、處於不同演化階段的各種類型的活動斷層、活動褶皺、活動盆地、活動隆起和活動塊體等,它們是地殼最新構造變動的產物,是地震發生的構造背景和地震構造學的基礎。美國航空航天局定義為1萬年以來的構造運動。中國學者傾向於從晚第四紀以來研究活動構造,並著重詳細研究晚更新世 全新世期間的活動特徵。
相關詞條
-
構造學
構造學是研究地球岩石圈板塊的成因、運動、演化、物質組成、構造組合、分布和相互關係以及地球動力學等問題的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簡介 相關資料 參考資料 -
構造沉積學
構造沉積學是大地構造學(更確切地說是板塊構造學)與沉積學相結合的產物。它以板塊構造和沉積學的基本原理為其理論基礎,探討各類沉積盆地的大地構造背景、盆地的...
-
解析構造學
解析構造學由馬杏垣於1983年提出,是用構造解析方法對地質構造進行多尺度、多層次、多體制、多因素、多世代、全方位動態綜合分析的構造地質學分支學科。
-
地震構造學
地震構造學,是著重利用地質和地球物理等資料,分析歷史記載和儀器記錄到的地震活動性,研究孕育強震的構造環境、構造條件和地震的復發習性的學科。
-
構造地質學
構造地質學,地質學主要二級學科之一,是研究岩石圈內地質體的形成、形態和變形構造作用的成因機制,及其相互影響、時空分布和演化規律的地質學分支學科。構造作用...
簡介 發展簡史 基本內容 研究意義 研究方法 -
構造地理學
構造地貌學是研究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關係的學科,是地貌學的重要分支。
簡介 發展狀況 -
礦田構造
礦田構造(structure of ore field), 在礦田範圍內,控制礦床形成和礦化分布的地質構造因素的總和。礦田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礦床組成,控...
特點 作用 發展階段 -
岩石構造
岩石構造是指組成岩石的各部分(包括礦物集合體及玻璃質)間在排列方式、配置與充填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特徵。岩漿岩中常見的構造有:塊狀構造、帶狀構造、斑雜構造...
簡介 岩石 岩石構造相 -
斷塊構造說
斷塊構造說是一種關於地球岩石圈構造及演化的理論,斷塊構造說是張文佑於1974年提出的。它是以地質力學為基礎,吸取了地槽地台學說和板塊構造學等的有關內容,...
斷塊構造說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