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衛城

洮州衛城位於甘肅臨潭縣城東3 5公里的新城鄉新城村。俗稱新城,與舊城(舊洮堡址)相對。據《洮州廳志》、《洮州衛城竣工碑》載,為明洪武十二年(1379)西平侯沐英所築,明、清兩代多次重修。1913年後為臨潭縣城。

洮州衛城

洮州衛城位於甘肅臨潭縣城東35公里的新城鄉新城村。俗稱新城,與舊城(舊洮堡址)相對。據《洮州廳志》、《洮州衛城竣工碑》載,為明洪武十二年(1379)西平侯沐英所築,明、清兩代多次重修。1913年後為臨潭縣城。該城依山而建,東北高,西南低。呈多邊形,周長5430米。城牆夯築,基寬8米,殘高9米,頂寬6.7米,夯層厚0.15-1.18米。四面皆設磚包城門,外有瓮城,門寬3.95米,高4.2米,砌拱形頂,又有水西門一處。南城牆外築麻棉6座及角墩2座,背面沿山勢築環形外城,外城牆有烽墩3座。城西北、東北山頭有多座烽火台,玉成共同構成防禦體系。城內有明、清時期城隍廟1座,1936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朱德等率領下進駐新城,在城隍廟成立臨潭縣蘇維埃政府,並召開“洮州會議”作出了四方面軍停止西渡的重大決定。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西平侯沐英、大都督金朝興於東隴山之南川築城,得到了當地藏族土司頭人的大力支持。全城跨山連川,因形就勢而築,巍然屹立,氣勢雄偉。城周實測為5430米(原載九里),垣牆高9米以上,東西南北設四座瓮城,並有敵樓。城內外墩台相望,形成警報通訊系統。明中葉後,在海眼池南筑垣牆和水西門瓮城,成為甘南現存最大的一座古城。三國(公元220-265年)時期,在臨潭已有挑陽、侯和兩城,蜀將姜維與魏將鄧艾曾戰於侯和。北魏(公元420-532年)置洪和郡,北周(公元572-581年)改置美相縣,隋(公元581-618年)廢郡置州,成為挑州治所。唐貞觀八年(公元749年)移州治於挑陽川,原址乃為美相縣,屬挑州管轄。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併入臨潭縣(即今臨潭縣舊城)。安史之亂後沒幹吐蕃,其後未見建制。故原城址自唐天寶至明初,長達600多年,被徹底破壞。在實測城址時,發現洮州衛城是在原洪和城基礎上擴建改築而成的。挑西地區自古與中原聯繫,就是通過渭河谷地進行的。在西夏封鎖河西走廊之後,絲綢之路商道,通過角廝羅地方政權及王韶開邊,保障了南睡的暢通。歷年來在甘南地區出土的地下金屬貨幣,總是以北宋為多,有時甚至要多於明、清兩代,就足以說明元代伊始,這條路又成了青海、西藏和甘南藏、蒙各族活佛、高僧、土司、貴族、土官和頭人來往於京師之間的貢道和商路。這種情況一直保持到清末,甚至到民國初年。新城衛城雖經多次浩劫,但城內街市民居住宅,依然保持著明、清風貌。至今尚存的古建築有城隍廟等。據傳,元代忽必烈征大理途經此地,紮營休整,故將城隍廟又稱作"韃王金鑾殿"。每年端陽節這裡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還從四路八鄉抬來明初開國元勛徐達、常遇春、胡大海、李文忠、沐英等十八位所謂的"龍神",慶祝民族光復節,祈求五穀豐登,並有洮州花兒演唱,相與助興。近年來當地民眾自發保護城垣,維修古建築,並將隍廟開闢為文化活動中心,將劫餘倖存的十餘座石碑集中於廟內。對長征時期紅四方面軍駐臨潭之指揮中心,縣蘇維埃政府和挑州會議會場,1943年的甘南農民起義指揮所和1949年後臨潭縣人民政府故址,倍加珍惜保護,迎接八方遊客。這裡人民至今保留著明代江淮地區高髻銀飾、鳳頭宮鞋的遺風和傳統的集市舊俗。他們將趕集稱之為"逢營",即南京在明初的"趕營場"。每月十日一"大營",五日一"小營",每晨有"早營"。四鄉農、商和鄰縣客人前來趕集,均沿襲著"日中為市"的古老遺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