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洪陽
![](/img/9/0f3/nBnauM3X1gTOyYDN5MzMykzM0MTMzYDN3IDMwADMwAjMxAzLzM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人物洪陽
詩人洪陽
徽駱駝,本名洪陽,字秋甫,號靜竹軒主人,曾用筆名江南、晨風、易水寒、冷楓月等,男,80後詩人、書法家、講師。安徽太和人,現居上海嘉定。2000年起在《安徽文學》《散文詩》《大家》《芙蓉》《墨雨》《內蒙古師大校報》《內蒙古詩歌報》《大學生第一線》《文苑》《青城驛站》《雅報》《潮聲》等發表詩、散文百餘篇,作品曾多次被多家媒體選作讀物選讀。2009年開始在網上創作,曾任多家文學原創詩歌板塊版主。現為水龍吟詩社、大漢詩詞協會會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青城文學社名譽社長、校外顧問,同時兼任博藝書畫協會、世界語協會等多家社團榮譽理事。2011年7月加入逍遙文藝沙龍,10月任上海分會秘書長;同年12月,任上海灘網站筆墨軒版塊版主等。
![](/img/e/d72/nBnauM3X4ETN0kDN5MzMykzM0MTMzYDN3IDMwADMwAjMxAzLzM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詩觀
詩觀:
在詩歌的地界上,一直演繹著現實生活的所有原創,詩人用自己的筆觸記錄了有關柴米油鹽醋的故事,唯有真性情,方出好詩作。
作品
為你寫歌
我打三月的江南順河而下
一路上鮮花掙著開放
還散發沁人的芳香
停下搖動的雙槳采一朵最美的花
我要把它所有的香也一併
收藏
我相信下一個站點
一定有你和
數百名青城的詩人
等著我
努力劃開一道道波紋
任流水再多洶湧
我將向著早年之前買下我的城堡
划去
出走幾年痛苦幾年
上帝對我說
江南這座城堡鎖住你心膛
青城是你永遠的故鄉
2011年6月28日
詩人不會死去
詩人有自己的年輪
一道一道的看不清晰
有時候顯得更像是痕跡
不老不死的
那年才只是開始學習寫詩
準確的說,是在拼字、組詞罷了
那卻是最初最真的動力最後成了精
被人稱為詩人
一個人在牆角,或是無人的河邊竊喜
詩人是那么讓人羨慕不已
光環照亮了遠處
至少有百米的地方都能有光亮
習慣在水杯里沉澱
清澈頓時不在寫滿的樹葉上印上了指紋
指紋是一個記憶長久的東西,而詩人
已經有了自己的年輪常青在人們的心裡
2011年4月26日
愛情
有多少可以經得起日子的丈量?
中毒者慢慢思考,她變了還是生活在變呢
說過可以一起清貧、一起暑寒的話
不見你再提起
葉子打著轉,下落
而日子在敲打著中毒者,絲毫不給予喘息
愛變得沒有一丁點重量
誰還有心思稱量
中毒者,和她都沒有了重量
只見憂傷,和不止息的淚光
草原飛來的燕子
她不在了
陽光映著的江南
他已死去
2011年3月19日
歸田園居
---江南有感
四載求學田荒蕪,
緣起舊時犯糊塗。
尋醫問道也魑魅,
別來無恙種五穀。
2010年7月23日
+++++++++++++++++++++
巷(組詩)
1
攥著的油紙傘何時綴滿了桃花?
細雨斜飛濕了睫毛淋不濕你青綠的旗袍
窗台上那個圓潤的青花瓷等著
那個季節的最後你融化成的那一泓碧水
多少次失手我將自己打碎
濕漉漉的青石板模糊了你的背影
你慢慢地隱去誰蹲下來補修我的碎片
默默地將自己拉長成一條幽深的巷?
2
每片碎片是你用黛筆勾勒出的三月的煙雨
走進五月於宣紙上你盛開成一朵嬌艷的蓮
每個視窗我看著你美如炊煙
裊裊而來消逝在巷的深處
那些溫馨的老房子散發著昨日的體溫
翻動著書頁讀你這一地寂寞的文
今夜噠噠的馬蹄聲再次踏落江南成三月的細雨
月色如潮你又一次
緩緩隱進了幽深的小巷
2011年1月5日
七律·歸途二首
序:西曆七月十五日晚十一時,整理書什以近日歸家便當,見日前所作古體,感慨之,故擱此留記。
古城草草回身地,歸路茫茫西北風。
客子終年顛沛里,江山自古墜搖中。
飄零白鳥四天雨,淪落青衫一葉蓬。
無奈深秋更深處,斷簫聲里過河東。
世事蕭條恨已多,深秋白髮更消磨。
倦蹤依舊隨風遠,噩運何曾使氣和。
壺酒長年青淚里,片舟永命白蘆坡。
幾回冷雨抬頭處,天地茫茫一雁過。
2010年12月26日
題半點優雅
浪漫天堂映日荷,
隨風輕揚心坎坷,
雨過天晴長空雁,
秋風蕭蕭一葉落。
曾自定義歐陽余山文友的攝影作品為“半點優雅”。
2010年12月25日
指 尖 流 水
少年辛苦終身事,
莫向光陰惰寸功。
十年老不了一個人,
一天誤掉了一個春。
2010年12月12日
燈下漫筆
史律如輪周復周,一番風過一潮流。
賈長沙淚空垂恨,蘇東坡文未解愁。
千載亂從秦政治,幾人識得漢春秋。
且將心靜觀浮世,多少王冠戴沐猴。
2010年12月11日
![](/img/d/e11/nBnauM3X3ETNygTN5MzMykzM0MTMzYDN3IDMwADMwAjMxAzLzM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洪陽同志年青時代,就投入了革命事業.參加了偉大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勝
利,所出了較大貢獻,新中國建立後,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無私奉獻一生.1993年批准離休。
城鎮洪陽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洪陽,位於普寧市東北端,地處榕江中游,人文興盛,是國家授予的歷史名鎮。
洪陽,是一個美麗的名字。因地處洪山之南,山之南曰“陽”,故名。明萬曆三年(1575),知縣劉鈍於洪陽建設縣城。明萬曆十四年(1586)城成從貴嶼移治至1949年,洪陽作縣城歷363年。普寧自縣城改設流沙,洪陽鎮60年來一直是國家工商局市場行情調查點和統計局農副產品成本、居民家計調查點,可見洪陽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仍是一個重鎮,商賈雲集,百業俱興。
洪陽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名賢碩彥輩出。授普寧知縣出類拔萃者,如:趙鉞、藍鼎元、安定梅等,鄉民曾立石刻《去思》碑,稱讚他們“處官猶家,愛民如子,廉激庶頑,惠流分土,普潮士民,戴若召杜”,以永終譽;廣東水師提督方耀,曾被清廷派少保彭玉麟來粵視察沿海防務,回京贊道:“粵有方耀在,可高枕也”;辛亥革命元老,累官清正方瑞麟、民國時期海軍將領黃緒虞;愛國僑領,知縣特贈“卜式遺風”匾彰其德的林玉興、曾任高棉王國首相的黃意,名聲遠播異國他鄉。無產階級革命家方方,1924年參加革命,是潮汕地區共產黨創建人之一,還有方臨川、方君壯等人仁志士,都給人們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和懷念。
洪陽歷史悠久,名勝古蹟星羅棋布,美不勝收。培風塔為古邑標誌,與龍匯甘泉、錢湖漁艇、洪寺幽探等同為普寧八景,遊人慕名而至。學宮、文昌閣、城隍廟等古典建築,巧奪天工,一派詩情畫意,使人留連忘返。古寨潮風的“德安里”,位於舊城區東南方,是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方耀的府第,範圍廣闊的建築組群為全國罕見,至今保存完好,被廣東省人民政府頒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洪陽仍保留古鎮風情,好多人很喜愛洪陽小食,如:尖米丸、魚頭粥、粿汁、蚝烙、粿肉、炸豆乾等。洪陽花多菜多果子多。高大建築物雖鱗次櫛比,但四周大多留有植樹種果的地方,松茂竹抱,小鳥枝頭。街道或小巷裡的院子也有樹,家家戶戶種上一院子花,芝蘭、玫瑰、赤藥、杜娟、蓮花、菊花、芙蓉等,應時而發,萬紫千紅。蔬菜類最出名的數後田韭菜花、水吼芋頭、古分白菜,應時上市,鮮嫩且無公害。“冬至”剛過,洪陽河畔蜜柑紅,鋪金疊翠,人旺財旺。
尚有普寧豆醬、洪陽酥糖、竹蔗、焦柑等馳名中外,享譽全球。
民俗,是歷史名鎮被濃縮的地域景觀特色。洪陽鎮的春節民俗活動多彩多姿,一年比一年濃烈。元宵夜走在洪陽河岸邊,就會遇到三五成群的男男女女“行頭橋”,意在圖個好兆頭。這時河上邊的太平橋最熱鬧,橋頭的大石獅受寵有加,人人都說好話,並配以和諧動作。“行頭橋”的學童去摸獅鼻時說:“摸獅鼻,寫雅字”;少女摸獅頭時說:“摸獅頭,事事賢”;青年人摸獅肚時說:“摸獅肚,娶雅女么”;孕婦摸獅耳說:“摸獅耳,生阿弟”……“行頭橋”後返家的路上,紛紛買幾根竹蔗,意則這一年錢多米足,節節有餘。正月十七日各村“擺社”也是很熱鬧,村民們把珍藏的古董書畫、雅瓷木雕、幽蘭盆塑、花卉金桔;精製的糖塔豆獅、大雞巨鯉、米果品糕點,還有鞭炮塔、煙花塔、琉璃燈飾、沖天香燭等,擺到廣場上,敬神祭祖,歌舞昇平,給生活帶來一種亮色。此時,鈞天樂社前來演出助興。正是“鈞天同詠霓裳曲,樂府先傳雅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