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洪家光,是中航工業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普通車工,同時也是數控車工雙料高級技師。出身貧寒的他,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技校畢業生,成長為了中航工業的首席高級技師,他說:“不是有了夢想才堅持,而是在堅持中讓夢想更加清晰。”
將公車變成“移動圖書館”
1978年,洪家光出生在瀋陽的普通農村家庭,從小就開始幫家裡乾農活。由於家庭經濟條件所限,國中畢業之後,他選擇了一所技術學校。
從洪家光家到黎明技校的路程,往返乘車需要四個多小時。當其他人在車上睡覺的時候,珍惜時間的洪家光則選擇了看書,將往返的公共汽車變成了他的移動圖書館。三年的時間,洪家光利用路上坐車的時間自學了四本技術書。也正是憑著這股刻苦的勁頭,洪家光1999年以第一名的畢業成績分配到了中航工業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58車間。
初入工廠,廠房又小又破,機器又老又舊。洪家光看不到夢想中的飛機,也見不到成形的發動機,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機器和零件間重複勞動,一個動作一天要做幾百遍幾千遍。
“農村的孩子沒背景,沒有錢的爸媽,沒有‘211’、‘985’名牌高校的文憑,能在這個社會出人頭地、混出個樣嗎?”面對枯燥的工作,年輕的洪家光心中充滿了彷徨與懷疑。
瑣碎的工作中擔當起航空人的責任
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我國3人死亡20人受傷,由於我國當時沒有自主研製的飛機,只能用美國的飛機運回烈士遺體。
“小伙子,你也是一個航空人”,一位老師傅告訴洪家光,在社會分工更加專業化、精細化的當下,大多數人的工作都像這大機器中的細小環節和零件,周而復轉。“但正是這無數人點滴奮鬥的匯聚才可能成就一個大事業。不要說你的工作沒價值,你加工的一個劣質小零件,就可能毀了一台價格不菲的大機器,甚至影響到國家的重大工程;也不要說你的崗位單調重複,工作內容每天不變,工作標準、工作質量是可以每天變的。”老師傅的話讓洪家光頓時豁亮,自進廠以來他第一次覺得這裡很美。
洪家光發現,他所在的工廠擁有3個全國勞模、13個省市級公司級勞模、10幾個技能大賽狀元,其中一個全國勞模和洪家光一樣是車工。
聆聽他們的事跡和感悟後,洪家光的心靈徹底打開。他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我的崗位看似平凡,實則也關係著祖國的航空事業,只要乾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有新體驗、取得新進步,實現自己的新期許。
那時起,洪家光就暗下決心,自己也要成為榜上有名、受人尊重的技術狀元。
“拚命三郎”拜師學藝
心動更要行動,洪家光決定拜全國勞模孟憲新為師,向他敬佩的人學技術。
當時,孟憲新師傅既不認識洪家光,也不在同一個車間,如何拜師成為難題。洪家光就用了個最笨的方法——死磨硬泡。連續數天,他都到孟師傅那裡請教,主動當起了孟師傅的助手。他發現,切削內螺紋,一般工人加工車床工作速度只能開到600轉每分鐘,快了就會直接打刀,可孟師傅加工時每分鐘開到1200轉還不用反轉退刀。“我當時真的是驚呆了,也更加堅定了我拜師的信念”洪家光道出了當時的心情。
接下來的日子裡,洪家光練習實操與思考並重,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在學習中不斷積累,加班加點搶著乾各種的髒活、難活和累活,手藝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那時,在別人一年4000個共時就不易的情況下,洪家光一年完成了7000多個工時,比別人整整多出了3000多個工時。
2000年,公司生產任務異常繁重,洪家光率先把行李搬到廠里,一呆就是一個多月。由於過度勞累,體力不支,搬運時工件砸在左手指上。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洪家光沒去醫院,忍著疼痛堅持幹活。到了晚上,他疼得在床上打滾,被愛人硬拉著去了醫院,被確診為嚴重粉碎性骨折,醫生要求在家休養兩個月。可是,想到工作檯上堆成小山的工件,洪家光最終不顧愛人的勸阻,休息三天后又回到工作崗位。左手纏著繃帶,右手操作工具機,他一乾就是兩個月。從此,大家給洪家光起了外號叫“拚命三郎”、“工作瘋子”。
洪家光說:“我們年輕人愛講公平。我覺得,想比別人進步更快、收穫更大,那就得比別人付出得更多,這就是公平。要是和別人一樣舒舒服服、慢慢悠悠過日子,還要比別人‘技高一籌’,這就是在做不公平的夢。”
有苦才有甜、有苦才知甜
2002年臨近春節,公司下達了一項緊急任務——加工某重點型號發動機核心葉片的修正工具金剛石滾輪。因為是核心葉片的修正工具,所以精度要求極高,所有尺寸公差都要求在0.003毫米以內,這個尺寸相當於人頭髮絲的二十分之一。如果一個尺寸超差,整個零件都要報廢,如果最終金剛石滾輪不合格,則會導致成千上萬的葉片報廢。
當時黎明公司僅有劉永祥師傅掌握該技術。可當時劉師傅生病住院,不能工作。時間不等人,任務節點迫在眉睫。得知這事後,洪家光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主動請纓承擔該項任務。
起初,洪家光自認為能夠輕鬆完成任務。他開始按著劉永祥師傅的方法加工零件,十幾個小時的奮戰出的產品結果大出意料:沒有一個尺寸合格!當時,洪家光癱坐在地上,“躊躇滿志”變成了“一籌莫展”。
當晚,洪家光一夜未睡,不斷地問自己究竟是堅持還是放棄。最終,洪家光選擇了堅持,他一遍又一遍地實踐著,改善著加工方法,每天工作十四小時以上,餓了就把兜里揣著的大餅咬兩口。就這樣,連續堅持了十天,終於攻克這項難題,掌握了這項國內一流精加工核心技術,把別人認為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掌握的技術全學會了,並且完善了幾項加工中的不足之處。
此後,洪家光又先後攻克了多個國家新一代重點型號發動機葉片磨削工具金剛石滾輪的加工難題,攻克了公司精鋼石滾輪大型面無法加工的難題。此項技術的套用累計為公司創造產值8500餘萬元,並成功獲得國家專利。
2011年,洪家光獲得了第七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車工組冠軍,實現了自己多年想成為全國最優秀車工的夢想。
“也有人問我,你這么拚命、這么奮鬥苦不苦?我的感受是,奮鬥者在旁觀人眼裡是艱辛的,但其實自身精神世界裡因奮鬥而充實豐厚、充滿快樂。”洪家光說。
網路上曾有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說的是一個農村孩子在城市努力打拚、足足奮鬥了18年才換來能和他的有錢同學平起平坐地在星巴克喝咖啡,許多人看到這個故事會覺得悲涼。在洪家光看來,這個故事的含義並不在此,他說:“你如果真正奮鬥過,也會有另一番理解。看似兩人都是在喝同樣的咖啡,而那位有錢同學喝到僅僅是咖啡而已,但那位農家孩子品味到的還有奮鬥給予的精神和心靈的成長與豐富。有苦才有甜、有苦才知甜,奮鬥者才能真正品嘗到苦盡甘來的最美滋味。”
人物成就
洪家光多次參與遼寧艦艦載機等多項國家重點航空發動機科研項目,擁有7項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他攻克了金剛石滾輪成型面加工難題,累計為公司創造產值9000餘萬元。作為省級“洪家光技能大師工作室”領創人,帶領團隊完成35項創新項目和53項攻關項目,帶領遼寧隊獲得第九屆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車工組團體第一名。
人物榮譽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全國最美青工、全國技術能手、遼寧青年五四獎章等獎項。
2016年5月,榮獲第20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8年4月28日,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2018年11月,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第十四屆中華技能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