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大橋

洞庭湖大橋

岳陽洞庭湖大橋位於洞庭湖與長江交匯處,東接岳陽市區洞庭大道和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西連省道3063線,是國內目前最長的內河公路橋。是我國第一座三塔雙索麵斜拉大橋,亞洲首座不等高三塔雙斜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漂浮體系斜拉橋。洞庭湖大橋是湖區人民的造福橋,裝點湘北門戶的形象橋,對最佳化交通網路緒構,發展區域經濟,保障防汛救災,縮短鄂、豫、陝等省、市西部車輛南下的運距,拓展岳陽城區的主骨架,提升岳陽城市品位,增強城市輻射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2017年3月19日,洞庭湖特大橋主橋正式合龍。

基本信息

橋樑簡介

洞庭湖大橋洞庭湖大橋
洞庭湖大橋是我國最長的內河公路橋,大橋橫跨東洞庭湖區,全長10174.2米,主橋樑長5747.8米。大橋的通車使湘、鄂間公路幹線大為暢通,並為洞庭湖區運輸抗洪搶險物資提供了一條快速通道該橋設計先進,新穎,造型美觀,各項技求指標先進,且為首次在國內特大型橋樑中採用主塔斜拉橋結構體系。

自1996年12月開工以來,共有10支施工隊伍和兩支監理隊伍參與了大橋的建設,主橋橋面高52米(黃海)。設計通航等級Ⅲ級。主橋橋型為不等高三塔、雙索麵空間索、全飄浮體系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肋板梁式結構的斜拉橋,跨徑為130+310+310+130米。索塔為雙室寶石型斷面,中塔高為125.684米,兩邊塔高為99.311米。三塔基礎為3米和3.2米大直徑鑽孔灌注樁。引橋為連續梁橋,跨徑20至50米,基礎直徑為1.8和2.5米鑽孔灌注樁。岳陽洞庭湖大橋是我國首次採用不等高三塔斜拉橋橋型的特大橋,設計先進,施工難度大位居亞洲之首,是湖南省橋樑界的一大科研項目。

洞庭湖大橋設計為三塔斜拉橋,空間雙斜面索,主梁採用前支點掛籃施工,並按各種工況模擬掛籃受力進行現場試驗,獲得了大量有關掛籃受力性能和實際剛度的計算參數,作為施工控制參數。利用組合式模型單元,推導了斜拉橋分離式雙肋平板主梁的單元剛度矩陣,並進行了岳陽洞庭湖大橋的空間受力分析,結果表明此種單元精度滿足工程要求,同時在施工工藝方面也積累了成功經驗。

2017年3月19日,隨著最後一片鋼箱梁吊裝到位,由此間中鐵大橋局承建的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簡稱“蒙華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洞庭湖特大橋主橋正式合龍。

經濟效益

洞庭湖大橋洞庭湖大橋
洞庭湖大橋的通車使湘、鄂間公路幹線大為暢通,並為洞庭湖區抗洪搶險物資運輸提供了一條快速通道。湖大橋設計先進,造型美麗,科技含量高。洞庭大橋還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大橋沿岸風景與岳陽樓,君山島,,洞庭湖等風景名勝融為一體,交相輝映,成為世人了解岳陽的又一嶄新視窗,也具有特別旅遊資源。

獲得獎項

首屆“中國十佳橋樑”是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樑及結構工程分會組織評選的。評選工作首先通過專家提名,提出30座各種橋型的橋樑作為入圍橋樑,然後通過初選,最後由出席會議的專家無記名投票產生。這次評選揭曉的“中國十佳橋樑”是:楊浦大橋、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岳陽洞庭湖大橋,名列第三; 建成通車時間是2000年12月26日。

洞庭湖大橋多塔斜拉橋新技術研究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並獲第五屆詹天佑大獎。

大橋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2004年第16屆年會上入選首屆《中國十佳橋樑》,名列斜拉橋第二位。

2001年榮獲湖南省建設廳優秀設計一等獎 省優秀勘察一等獎。

2003年榮獲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金獎 "十佳學術活動"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