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師範大學

洛陽師範學院是一所省屬普通高等師範本科院校,位於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文脈傳承,底蘊豐厚。學校北依洛河,碧水東流,楊柳堆煙,流傳著洛神宓妃的美麗傳說;西望關林和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泱泱萬佛,蜚譽寰中,綻放著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光芒。

基本信息

洛陽師範學院是一所省屬普通高等師範本科院校,位於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文脈傳承,底蘊豐厚。學校北依洛河,碧水東流,楊柳堆煙,流傳著洛神宓妃的美麗傳說;西望關林和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泱泱萬佛,蜚譽寰中,綻放著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光芒。
洛陽師範學院的前身是始建於1916年的河洛師範學校,歷經河南省立河洛師範學校、河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河南省立洛陽師範學校、洛陽師範專科學校、洛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諸階段,2000年升格為本科院校,定為現名。2007年,學校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獲批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2015年獲批特崗教師在職研究生招生資格。近年來,學校獲得"全國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管理先進集體""河南省文明標兵學校""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學生管理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現有文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化學化工學院、信息技術學院、體育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商學院、學前教育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國土與旅遊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電子商務學院、食品與藥品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軟體職業技術學院等23個學院,3個公共教研部,63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藝術學、農學等10大學科門類。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0餘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4000餘人。
學校始終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以質量工程建設為主線,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現有國家級和省級特色專業9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精品課程和雙語示範課程等30門,省級教學團隊6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獲批省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64項、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100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264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26項、教師教育教學成果獎8項。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文化改革發展人才培養基地1個。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興校"戰略,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45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200餘人,高級職稱人員460人,占專任教師的38%;具有博士學位人員240人,碩士學位人員770人,碩士以上學位人員占專任教師的84%。教師隊伍中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省優秀專家、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等各類優秀人才200餘人。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積極實施"學科引領"戰略和套用科研攻堅工程。2016年入選"國際《基本科學指標》(ESI)資料庫排行榜176強",化學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1%。旅遊管理學科獲批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一期建設學科,現有中原經濟區智慧旅遊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1個,旅遊管理學科入選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省級重點學科4個,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功能導向多孔材料重點實驗室、綠色無機保溫材料實驗室、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棗科學研究院士工作站、河南省製藥工程院士工作站、河洛文化國際研究中心、河南文化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文化與旅遊產業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等省級科研平台20餘個。近年來,學校教師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國教育規劃項目和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00多項,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並被《SCI》《EI》收錄的學術論文1000餘篇,榮獲省級以上科研獎和優秀教學成果獎300多項。
學校實施開放辦學,與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美國中密西根大學、美國克拉克大學、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愛爾蘭卡羅理工學院、愛爾蘭沃特福德學院等院校合作辦學,開展本專科、研究生聯合培養、學生互換、教師訪學進修、科學研究等多形式、寬領域的合作,簽署20餘項對外合作協定。學校加入了世界大學校長聯合會。
學校占地2850畝,建築面積近71萬㎡。學校固定資產總值約8.78億元,圖書館藏書近180萬冊,中外文期刊4741種,電子圖書30萬餘冊,是中國知識工程文獻檢索二級中心。學校建有"萬兆主幹、千兆桌面"的校園網路,是"河南省高等學校數位化校園示範學校"。
學校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更名大學"目標,突出特色發展和轉型發展兩條主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質量提升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融入區域和服務地方為導向,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校,推進轉型發展,提升綜合實力,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鬥!

校風:厚德博學、勵志篤行

 
 “厚德”語出《周易》:“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說,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博學”、“篤行”語出《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和《禮記·學記》“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厚德博學而無往不利,勵志篤行乃世之風範。厚德方以勵志,勵志才能篤行,師生之道由此突顯,“傳道授業解惑”由此張揚也。歸結起來,“厚德博學、勵志篤行”即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長、成才,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踐履所學,向著既定的目標和事業奮進不已。 

教風:德以修己、教以育人

 
教育者的勝人之處在於以德化人,以至德求至善。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修身求德為根本;同時要能夠充分運用自己博大精深的學識、精心組織的教學設計和精湛優雅的教學手段、方法施之於教學過程。以之教人,則無人不成才。

學風:勤學善思、知信達賢

 
勤學善思是學習的理想境界,勤學以樂學為根基,以學習為樂,讓勤奮學習內化為自己靈魂深處的自覺追求,同時要善於思考,讓勤學與善思完美結合,才能真正達到“知信達賢”的人生理想境界,使所學真正能夠致用,成為民族發展進步的有用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