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簡史
1967年,英國天文學家約瑟琳-貝爾-伯奈爾探測到來自太陽系外的神秘脈衝信號。經過幾個月的研究,她認為信號來自於一個地外智慧型文明,但後來證明這些信號的源頭是快速旋轉的脈衝星。2007年,射電望遠鏡首次捕獲到快速射電暴。當時,這些信號的持續時間非常短暫並帶有隨機性,天文學家用了幾年時間才證實信號並非望遠鏡儀器發生故障所致。快速射電暴只持續了5毫秒,被命名為“洛里默爆發”,以發現者鄧肯-洛里默的名字命名。
2012年再一次觀測到這種信號。這一年,澳大利亞的帕克斯射電望遠鏡觀測到快速射電暴,除此之外還觀測到其他一些信號。不過,由於只有帕克斯射電望遠鏡觀測到這種信號,一些人認為這一觀測結果不過由望遠鏡儀器發生的故障所致。
2014年4月,科學家利用波多黎各的巨型射電拋物面天線觀測到快速射電暴,證明帕克斯射電望遠鏡的發現並非儀器故障所致。不過,這一發現並不能幫助天文學家確定這種神秘信號的“身份”。圍繞這種信號的源頭,科學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論,其中包括耀星、白矮星合併、中子星撞擊以及外星人信號。
信號內容
天文學家觀測到的洛里默爆發非常分散,促使他們認為這些信號的源頭一定距地球非常遙遠,可能達到數十億光年。據早期估計,這種信號一天之內應該出現1萬次。快速射電暴是射電輻射,持續時間很短並且具有隨機性,致使天文學家很難進行觀測,同時也很難對其進行研究。快速射電暴的神秘性體現在源頭並非已知的能夠產生超短超劇烈無線電爆發的發射源。一些天文學家表示這些信號可能來自於與人造信息發生“撞車”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