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時期
宋金對峙期間,北方書院遭到巨大破壞。金代後期,受南宋書院發展大勢的影響,曾修復並新建了一些書院,但其數量有限,與當時南方的書院相比,可謂鳳毛麟角。
到了元代,北方書院的局面大為改觀。尤其是定都大都後,其政治中心南移,發展北方經濟、提升北方文化顯得尤為重要。為此,統治者不僅將科舉考試招生數量向北方傾斜,還著力引導理學北傳,促進北方書院逐漸“中興”,使其得到迅速發展。
位於永寧縣(今洛寧)的洛西書院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創辦起來的。據史料記載,洛西書院由元代翰林直學士薛友涼捐宅而建,開永寧書院教育之先河。
從元代至明清時期,洛西書院歷經六百餘年的風雨洗禮,書院雖屢毀屢建,但書院文脈代代延續,傳承至今。
據《洛寧縣誌》記載,元統元年(公元1333年),通判完顏光祖對洛西書院進行了修理。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時任河南僉憲劉鹹巡察永寧時,見洛西書院房屋頹廢,破敗不整,下撥白銀千兩,進行修繕,使之煥然一新。
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縣丞於淵升任永寧知縣,看到洛西書院殿廊日久凋敝,肖像模糊,十分心疼,遂捐出年俸300兩,進行修繕。於淵也因此在永寧縣留下千古不泯的好名聲,官至布政使。同時,延士之有學行者,訓迪童蒙,“使之灑掃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以漸而造夫高之域也”。
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知縣單履鹹又集資置地,重修洛西書院。當年七月,洛西書院修繕工程正式動工,即便單履鹹調往淮寧,工程也沒有停止。此次重修,洛西書院由8.4畝增至10畝,再次以嶄新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隨著洛西書院的影響越來越大,其聲譽也不斷擴大。據有關史料記載,自洛西書院創辦後,曾吸引了許多名人志士前來講學,其中包括七歲成詩“淹貫經史百家,蔚為一代文宗”的元遺山(即元好問)、“以文章鳴於時”的“天下士”杜仁傑以及“講明古學,以樂林泉”的姚樞等。
歷史意義
同時,作為永寧學子求學、入仕的重要途徑之一,洛西書院開永寧辦學之先河,啟蒙哺育了成千上萬名莘莘學子。據統計,這些莘莘學子中有進士16名,舉人貢生25名,其中尤以曾任兵部侍郎的張鼎延、工部尚書的耿裕最為著名。
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洛西書院開辦了師範講習科,共畢業兩班。次年,洛西書院改為新式學堂,名為“洛寧縣立高等國小”,鞏縣(今鞏義)的馬吉甫成為首任校長。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洛寧縣立高等國小”先後更名為縣立一小、師範附小,今為東關國小,至今仍育人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