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洗腸,在醫學上又叫灌腸,是把一根橡皮管插入肛門,伸入直腸、結腸,灌進一些液體後令腸子強烈蠕動收縮,通過條件反射產生便意而排泄。一般用於長期便秘患者和腸鏡檢查時,經常洗腸不僅容易導致電解質紊亂,腸道內菌群紊亂,腸道真菌感染,使用不當還會造成腸穿孔等危險和後遺症,嚴重時可能休剋死亡。
洗腸在美容、水療機構也稱“腸療”,號稱是一種“以內養外”的保養方式。通過先進的儀器,將過濾、消毒後的水,溫和地注入腸道,清潔至結腸的首端,距離肛門大約1.5米,再配合腹部按摩,幫助身體將腸道里的殘渣和毒素排出體外,使得結腸內有益的菌群在一個清潔良好的環境下生存,從而達到治療、保健等目的。
發展歷史
早在20世紀20-30年代,由於原始簡易洗腸設備廣泛套用,洗腸業發展很快到鼎盛時期,在歐美各醫院、診所、辦公室、家庭隨處可見,洗腸成為生活中一種有效的普及的日常自我療法。
到50-60年代,隨著瀉藥的問世及其成功的推廣和使用,加上人們對腸道健康的忽視,洗腸業逐漸步入低谷。
80-90年代,由於自然環境惡化,地球污染的加劇,以及人們長期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等諸多因素,人類健康受到極大的威脅,歐美一些科學家通過改進,生產出高潔淨、高功效、高享受的腸道水療設備,腸道水療在歐美開始復甦,並使腸道水療從一種健身治病的技術,發展成為當代人排毒、養顏、健身、減肥的高品質生活享受。
21世紀以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腸道水療不再是只有少數富人和權貴才能享受的健身手段,腸道水療逐步進入家庭和普通醫院診所,進而成為最新的保健潮流。
種類
常規的洗腸有三種:
一、生理鹽水灌腸,此方法用於某些病人在進行腹部手術或照腹腔鏡前的輔助措施,將病人體內的糞便徹底排出體外,以便進行手術;
二、肥皂水灌腸,這種方法一般用於老年人便秘等疾病的治療;
三、藥水灌腸,針對腸道有疾病的患者,一些需要在結腸吸收的藥物要是通過口服等到達結腸的時候基本就沒有藥效了,為了保證藥物到達患處的濃度,一般會在水中加入藥物然後給患者灌腸,讓藥物在腸子內停留一段時間後,待結腸充分吸收藥物後,藥水才連同腸道廢物一起排出體外,這種方法叫“保留灌腸”。
禁忌人群
嚴重貧血、疝氣、腹部手術後未滿一年者,心肺腎功能不全,潰瘍性結腸炎、巨結腸症、急腹症、腸道出血、嚴重大動脈血管瘤、嚴重心臟病患者、孕婦、消化道出血患者、肛腸手術患者。
醫療作用
洗腸在醫院通常用來治療頑固型便秘或需要靠結腸吸收藥物的潰瘍性腸炎及腸梗塞以及腸鏡檢查時的輔助手段,如在進行X光鋇灌腸檢查、靜脈或腎盂造影檢查、直腸或盆腔超聲等檢查項目時,也需要預先洗腸清除腸道內的大便,以免它們干擾檢查結果。
美容手段炒作
商業盈利目的的宣傳往往有虛假、誇大的成分,他們宣稱“可以用適量合適液體流進、洗整個直腸,可以安全有效地排除毒素,提升免疫能力,以及促進新陳代謝”,通俗的說法就是“排毒、養顏、輕體”,事實上,洗腸並沒有所謂的美容、排毒、減肥等功效,它在醫療實踐中是臨時性的行為,洗腸沒有讓皮膚膚色變好、祛斑美容的作用。說洗腸可以祛斑美容是沒有根據的,是心理作用。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規定,灌腸只能用於有醫學指征的情況,除此以外的廣告宣傳都屬違法,包括未批准任何“常規”灌腸來促進患者的健康。
洗腸風險
加重便秘
在臨床上,洗腸可用於治療便秘,但不是通用或首選的方法。頑固性便秘的患者便意非常急迫,甚至產生腹痛腹脹,洗腸可作為幫助排便的臨時措施。但是,定期洗腸不值得提倡,因為腸道自有正常的排便功能,腸內細菌也維持著微生態平衡,經常洗腸可破壞正常狀態,影響人體水電解質平衡。濫用洗腸還可減弱腸子正常的生理反射,以後腸內即使有大便也拉不出來,反而加重便秘。
易引發腸穿孔,破壞菌群平衡
正常人的腸道菌群是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經常洗腸必然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洗腸具體操作的工作人員如果未曾受過醫學培訓,在遇到意外情況時不能有效地進行處理,也可能會對患者造成傷害,比如將腸灌破、腸穿孔。洗腸時要把一根導管通過肛門插入到直腸6厘米左右的深處,操作規程是嚴格要求一人一管,即進出水管必須是一次性使用。如果違規操作,不僅可能破壞患者體內的酸鹼平衡,甚至造成患者腸穿孔及發生逆向感染的可能。
另外,灌入腸道的液體不能保證一點也不外流。如果有的人肛門括約肌比較鬆弛,灌入100毫升,可能要流出5毫升,特別是女性,肛門離尿道、陰道口很近,灌洗液中的大便流出時很容易污染尿道和陰道。頻繁洗腸可導致肛門括約肌更為鬆弛,便意不敏感。
醫生提醒
洗腸應由醫務人員操作,他們知道洗腸水要灌多少,如何觀察洗腸時的反應。因為灌腸水的多少很有講究,個人的耐受性也各不相同。特別是患有疾病者,包括腸粘連、腸扭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美克耳憩室,甚至腫瘤病人,洗腸不慎後果嚴重,提醒女性不可輕信洗腸能減肥美容等廣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