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畢節縣誌》記載,洗心泉最初為明代畢節兵備副史黃鏌所始建,清代乾隆十年由平遠尉(衛)寶錢局吏目戴光祖再度重修。泉邊所立的四棱碑上刻有署名為“南海陳熾”的《重修洗心泉來復泉石記》一文,對修葺之事做了說明。
洗心泉由兩口古井組成,兩井相距約為一米五左右,水共一源,有暗溝相通。後面一口井為八角形(正中間呈六角形),像發光的太陽,算是“洗心泉”的“正主”;前面的一口呈半圓形,狀如月牙,因此又有了“日月井”之名。泉水從山間漫入日井,上升到一定水位之後流入月井後復又回流到日井,成循環往復之勢,故月形之井名為“來復池”。來復之意,始見《易·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這個道理,與後世哲學所說的“否定之否定”的意義相近。兩口井的這種設計,就是為了形象地演繹“天道無往而不復”的意蘊。雖然這不過是山間的一眼清泉,一個具有實用價值的水井,但古人賦予了它如此深厚的文化內涵,把它打造成了名聞遐爾的“黔中名勝”。
說起洗心泉就不能不談到北鎮關上的這座古廟——洗心寺。洗心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北鎮關唯一的建築,也曾經是最有名的建築。洗心寺的大殿構造極有特色,它像一座城堡的騎樓,橫跨在山埡中間,下邊留出人行的通道。這個通道是石頭砌成的,呈半圓形。建寺廟於北鎮關上主要源於這裡重要的地理位置。北鎮關位於老畢節城的北郊,是扼守畢節城北門的關隘,是古時通往雲南、四川的交通要塞,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為了保衛畢節城,明朝朝廷便派當朝明威將軍進攻北鎮關,將軍指揮的戰鬥持續了一百仗才勝利,因此北鎮關最初就被人們稱作百仗關,後來,由於百仗關與北鎮關讀音相仿,久而久之,就叫成了北鎮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