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涇鎮

洋涇鎮

洋涇鎮是上海市曾經存在的一個建制鎮,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西北角,鎮區現屬洋涇街道。洋涇的得名,是由多個因素綜合而成的。首先是河道,隨後為地域名。早在1403年黃浦江形成以前,橫亘在上海縣城北側的東西向河道洋涇浜已經形成,西到許家盪(今大世界處)接西閘港通靜安寺湧泉浜,或者西南接北長浜(今延安中路)到艾家宅(今鎮寧路)接李縱涇,可達法華鎮、北新涇,也可南連周涇(今西藏南路)到斜橋接肇嘉浜去往龍華、七寶;而洋涇浜向東,到今日洋涇鎮所在地,轉彎向南,通往華漕噠方向,可轉川沙、東海海塘,因此成為一條重要的內河航運幹線。

歷史沿革

到黃浦江水系形成,今外灘以下的吳淞江河道被黃浦江奪取,而原來在陸家嘴以上游的黃浦江(當時為大黃浦)經過1400-1500年100餘年的沖刷,承受了太湖大部分的來水,自原來“一矢之寬”(約50米)猛然突漲到目前的400餘米,原來連為一線的洋涇浜,自此被分隔在浦東、浦西,分別命名為西洋涇浜、東洋涇浜。而到了清乾隆年間,1763年,上海縣因黃浦江陸家嘴急轉彎處對浦東江岸創刷過大,40年內累計沖塌了近半里土地,故沿著今天的銀城南路開挖一條河塘,在外側修築堤壩保灘,原來東洋涇浜在今香格里拉大酒店南側注入黃浦江,至此被圍在這條被稱為“北護塘”的河道內,水流至楊家渡的高巷浜才有涵洞通向黃浦江,故日漸淤塞;到1832年,因為東洋涇浜水流小,淤塞至無法進入船隻的地步,故自今北洋涇路橋,沿著今北洋涇路的走向向北開出一條新河道,通向黃浦江。這條新開的河道,被稱為北洋涇港(此段河道原來在明朝弘曆年間為自然河道楊涇,後防範黃浦江潮水築壩填沒,實為重新開挖),而原東洋涇浜折向南的部分,就稱為南洋涇港,後因為兩港成為南北一線,故自鴉片戰爭後統稱為洋涇港,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自浦東大道北側流到聯洋新社區的河流,寬30-45米;而東洋涇浜,就是今日公利醫院後側的這條河流,目前已經嚴重污染淤塞,更名為定水浜,在桃林路以西的河段,自1920年開始逐步被填沒,1951年興建嶗山新村填沒至今東方路,1986年興建梅園新村填沒至源深路,1995年填沒至桃林路,目前苗圃路以西河段僅5-10米寬,基本成為廢河床,而苗圃路以東河段仍然較寬。浦西的西洋涇浜,1913年填沒為今日的延安東路。

1969年,洋涇港建設水閘,北洋涇一段拉直,不再順北洋涇路。

在東洋涇浜的南側,沿著原來的沈家弄路有一條高巷浜,向西到陸家渡(今菊園)接對岸原來為南市老城廂(上海縣城),東到今崮山路東側,接荻柴浜(今集市),是浦東西北部地區的一條傳統交通孔道。當時,有洋涇港、東西向陸路和俯瞰浦東四方,西接上海縣城的地勢,物流、人流的自然聚集,使得洋涇鎮自明朝正德年間就開始發展起來,今洋涇鎮橋,就是1572年始建的,當時為石橋,1823年改為木橋,1970年改建為石橋。然而,到清朝同治十年洋涇地區單獨設立鄉鎮一級建制為止,洋涇鎮仍然是一個沒有坐商(固定商業)的農村集市,鎮上的居民也大都務農,故其成鎮比附近的高橋、塘橋、北蔡、楊思橋都晚;上海開埠以後市面繁榮,加上當時上海縣東北路鄉局、二十四保聯鄉公所都設立在洋涇,行政資源的眷顧導致了商業的進一步繁榮,自1875年設立“林成德號”開始,洋涇鎮正式出現在歷史舞台,到1912年民國成立,已經成為上海縣除城廂、租界、閘北以外,與北新涇、閔行齊名的大鎮,上海縣浦東部分的重要政治中心。自1906年起,洋涇鎮東西街南側的高巷浜自張家灣到張九房一段填沒,富商大賈、地主紳士紛紛自附近農村搬遷到鎮上定居、開店、開廠,建屋,洋涇鎮很快到20年代發展為東西一條街分東鎮、西鎮的約1.2平方公里規模,有坐商107家,主要有布匹、谷料、國藥、飲食、煙館、茶館店、梨園等,還有攤販(行商)每日約200戶,早5點至晚八點日日開集。唐、沈、潘、張、黃等地方紳士在鎮區四周興建的莊園住宅、東鎮的關帝廟、城隍廟分堂和永安街的火神廟等宗教設施連同鎮西三里的欽賜仰殿道觀,蔚為壯觀。

洋涇鎮的東西一條街,後改稱洋涇鎮路,自東柵口到西柵口,長793米,南側有糟坊路、桃園路、南洋涇路、潘家弄、寶仁里,北側有定水路、孟家弄、北洋涇路、永安街、凌家弄,原來都是青石板或彈街路,寬3-6米不等,曲曲折折,兩旁多1層的本地磚木平房和二層的老式走馬樓,少量為30年代修建的石庫門和洋式混凝土花園住宅。

洋涇鎮作為洋涇地區的中心,所領下的範圍,在清朝為上海縣的洋涇鄉,它西、北兩側都是黃浦江(北側為引翔港鄉,西側為租界、城廂和老閘鄉),包括了陸家嘴、張家樓、孔家木橋、老白渡、楊家渡等地,南側為海塘浜(今錦繡路、碧雲路),東側到今羅山、金楊、碧雲居住區內的蘆家浜、地二塘、楊家木橋、社莊廟一線,面積在27平方公里;1906年,洋涇、塘橋、陸行、 高行四個鄉合併為東涇鎮,隸屬於上海縣;民國肇始,東涇鎮撤銷,原洋涇鄉範圍內人口超過五萬,按照《地方自治條例》,設立與鄉平級的上海縣洋涇市(當時上海縣除租界和其他各鄉外,設立蒲淞、滬南、閘北、洋涇四個市)。1928年,設立上海直轄市,洋涇市改為上海市洋涇區,1934年陸行區併入洋涇區,至此,“洋涇”的地域範圍向東擴展到今金橋鎮與曹路鎮的邊界。

解放以後,“洋涇”的地域概念大步縮小。首先是1952年,洋涇區浦東大道以北、今東方路、嶗山東路以西已經基本沒有農田的陸家嘴、楊家渡、老白渡、陸家渡、爛泥渡、泰同棧、其昌棧、十八間、居家橋、勝利鎮、慶寧寺等地,屬於城市化地區,設立市區建制的東昌區,洋涇區管轄範圍為剩餘的大片農村和洋涇鎮;接著,到1956年,楊思、高橋、洋涇三個郊區合併為東郊區,區政府和黨委機關就設立在今巨野路浦東新區黨校所在地,洋涇鎮成為整個浦東沿江片的行政、商業中心;1961年,東郊區所轄地併入川沙縣,洋涇鎮至此第一次單獨以集鎮範圍的建成區,以非農業人口,設立鎮的行政建制;而鎮的四周,則為洋涇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為洋涇鄉,後改欽洋鎮),這個公社的範圍,北側為浦東大道,東側為慶寧寺、地二塘,南側為張家浜,西側為源深路,地域範圍較上海縣時代的洋涇鄉、洋涇市大大縮小;而到了1984年9月,洋涇鎮劃入黃浦區,自此開始了大規模城市化;到2001年欽洋鎮撤銷,地域為洋涇街道、金楊新村街道和花木鎮分割,人們現在所知的洋涇地區範圍,僅限於黃浦江——源深路——楊高路——羅山路圍合而成的約7.69平方公里土地(其中浦東大道以北,1960-1993年由楊浦區管轄)。

洋涇鎮的興盛時代,在1910-1935年間,嗣後,因為浦東大道和楊高路的相繼修通,鎮區遠離新的交通幹線,故逐漸市面蕭條,淪為一個較大的城鄉結合部集鎮。據洋涇公社1965年統計,洋涇鎮的“鄉腳”(商業人流趨向範圍),西到嚴橋公社的張家樓,東到張橋、東溝一帶,南到花木龍王廟,半徑在4-8公里。

清朝康熙年間,洋涇地區與浦西就有十幾條渡船線,解放以後全國為國營輪渡公司接管;1958年,興建了民生路車輛渡,汽車擺渡不必再繞道南碼頭;1989年,興建了延安東路隧道,有公交線直通市中心;1993年建成楊浦大橋以後,交通大發展,現在已經實現了立體化。上海軌道交通6號線,在街道範圍內設立民生路、苗圃路兩站。

洋涇鎮進入近代,較早建立的一批公用設施,1925年通電和自來水,1930年通公共汽車,都在浦東處於領先地位。1906年在東鎮潘家花園創辦的洋涇學堂,上海市建立以後長期為洋涇區中心國民國小校,即現在的六師附小,在浦東最早推行現代教育;1923和1947年,有私立民力、正誼等中學開辦;1945年,設立市立洋涇中學,西校為今濰坊新村洋涇高級中學,其東校就是今日的建平中學。1957年,鎮西北征地興建市第六師範學校,即今日的上海實驗學校;1963年、1984年,相繼興建了海運學院、輕工業學校;1997年,興建了進才中學,浦東新區第二中心國小也落戶在此。至今,洋涇社區仍然是浦東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地區。1930年設立的公利醫院,1956年為加強浦東醫療力量而遷至洋涇鎮;而原來的洋涇人民公社衛生院,則改為洋涇地段醫院,也就是今日的信誼慈善醫院。

洋涇鎮1969年興建了電影院和體育俱樂部、溜冰場,到今日,洋涇街道管轄範圍內各類娛樂休閒設施星羅棋布,大大方便了居民生活;猶以源深體育中心為最。1954年建成洋涇苗圃,1990年興建涇東公園,1999年為保護唐家弄古銀杏建成了涇南公園;目前桃林公園也在興建中。

1990年,黃浦區市中心的大批商業企業,如朋街服飾、杏花樓、小金陵、第一醫藥商店、星火日夜商店等,相繼落戶洋涇,傳統的供銷社和零散商業開始被淘汰;外部投資商和洋涇鄉也相繼開出了仁和大廈、八方賓館、紅泥、欽洋社區商業中心、錦陽宮、小肥羊等酒店、餐飲企業。到今日,更是火爆,幾與市中心看齊。

原來的洋涇鎮四周,除了黃浦江的岸線碼頭,在計畫經濟年代,是作為浦西大工業擴散和川沙縣地方工業集聚點來興建的。主要有1923、1925年興建的民生路上海絕緣材料廠、南洋涇路上海紡織局洋涇水泥廠、唐家弄路的康樂食品廠、上海汽車柴油機配件廠等;後又有川沙縣工業局的東方玩具公司、化學輕工公司、物資總站等聚集在苗圃路、永安街(今崮山路北端);1958年興建的光明錨鏈廠,到70年代改為上海直升機配件廠,1987年改為上海電冰櫃二廠,引進日本三菱公司技術,1992年改名為上菱電冰櫃總廠並在證券市場上市,一直到90年代末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家電生產科研基地。鎮南側還有上海塑膠製品六廠、無線電十廠、紅星電熨斗廠,西側有上海潛水設備廠等國有大企業。

洋涇鎮區,長期存在洋涇鎮、洋涇鄉並存的局面,雙方沒有明確的界限範圍。洋涇鎮的辦公地點,就在今日洋涇街道社會保障受理中心的凌家弄61號;洋涇鄉的辦公地點到1989年5月才遷移至今張楊路羅山路口廣洋集團總部的位置,原來一直在六師附小南側潘家花園老洋房內。洋涇鎮(現為洋涇街道辦)的化工廠、永安經營公司等企業和洋涇鄉的交管站、服裝廠、絕緣配件廠等企業都在鎮上。目前鎮辦工業基本消亡;鄉辦企業納入廣洋集團,在今日洋涇街道範圍內的界龍彩印、南源永芳、洋光塑膠、新興醫藥、上海郵通等企業都屬於廣洋集團序列。市蔬菜公司也在南洋涇路設立收購站,收購生產隊的蔬菜等,不過目前已經因為開發而沒有存在意義了,

洋涇地區除了土著居民(本地人)以外,20年代開始有蘇北、湖北、河南等地的以碼頭工人為主要職業的難民在沿碼頭、河道的荒地上定居。沿江的賈家角、十八間、歇浦路老三井、定水路橋等,到解放以前基本上淪為外地難民天下,土著反成為少數;50年代初,蘇北大水,逃難的難民又在凌家弄、螺螄浜兩地形成新的棚戶區,人口密集,環境惡劣。洋涇公社在60年代自然災害期間,每個農村生產隊也接受了3-10戶蘇北船民定居。而在源深路傅家天主堂、歇浦路蔡家橋一帶,還有一些解放前奉賢、金山和浙江等地移居的居民,並有幾戶英國血統的教士、修女後代。1953年,作為海軍4805工廠家屬區的海防、永安等新村開始建設,這些部隊軍工的家屬籍貫來自全國各地。80年代,大批住宅新村闢建後,市區動遷居民和業主開始進入洋涇地區。至今,基本實現城市化,除巨野路張家宅和崮山路唐家宅外,農村老宅基基本消失。。

洋涇街道範圍,新村建設最早的為1953年的海防新村,1966年的陽光新村(川沙縣機關家屬西片生活區)。1979年興建海運一村,1980年建衛東新村和永安新村;1984年建海運小區;1987年市住宅區開發總公司(今中星集團)開闢涇東、涇西住宅基地;1989年,黃浦區住宅辦、市教育局、航道局改造定水路以南洋涇西鎮基地。1990年浦東開發後,1991年中星集團和黃浦區住宅辦開闢涇南大住宅基地,包括今東方中華園、龍威名邸、新城名庭等社區;1995年陸家嘴開發集團、洋涇鄉、浦東新區社發局聯合開闢桃林住宅基地,包括陸家嘴花園、大湖王朝、山水國際等高檔社區;1996年,陸家嘴開發集團與洋涇鄉、浦東商業建設公司聯合開闢桃源住宅商辦基地,建成了華辰東晶、巨洋豪園、裕龍花園、陸家嘴國際華城、生安花園和八方大廈等社區項目;1996年洋涇鄉又在崮山路南端集中開闢了新的居住開發基地;1998年,東鎮地塊改造的名門世家和洋涇水泥廠地塊置換的明珠東苑、森林灣等項目也都相繼動工;浦東大道以北,列為黃浦江兩岸重點開發地段。未來洋涇街道範圍,除了傳統的博山路、崮山路商業主軸以外,形成桃林、桃源地區和浦東大道的總部經濟、辦公樓宇、高級賓館娛樂設施集聚地;在羽山路主軸建設大型社區商業中心3個。

洋涇地區未城市化以前,本地土著操一種介於市區方言和川沙、南匯方言之間的本地話,與20年代以前老城廂的傳統口音基本一致,有六個聲調(市區新方言為五個,川沙、南匯方言有七個),與楊思、嚴橋、六里相同,聽起來較為柔、糯。

民間特產

民間特產有青雪裡蕻、醬菜、白生土布,基本失傳;特色民俗有“打蓮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