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金剛經

泰山金剛經

《泰山金剛經》,摩崖刻石。南北朝時刻于山東泰安縣泰山經石峪花崗岩溪床, 沒於水下千年,泉水改道,始見天日。書者何人,無定論。文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字跡逾一尺,筆法隸楷參半,多用圓筆,有篆意,結體雄深拓展。是魏體楷書的最佳範本之一。 ----《古代碑帖鑑賞》費聲騫

基本信息

書法行筆要點

《泰山金剛經》 以圓筆居多,雖為隸書,但卻篆意草情俱備,典型的波畫很少,構字中大量運用了筆畫增省的俗體字。俗體字是流傳於民間的不合規範的習慣性漢字形體。與正體字相比較,俗體字往往改變筆畫或更換偏旁,還有的是生編硬造的字。在《泰山金剛經》中,這類字不少,如“量”字多用了三筆,“觸”字省了一撇,而“無”字用了簡化字“足”字頗有草意,“他”字用了耳刀旁等。

點畫書法

(1)直點——直點多居中使用,有時在左側使用,頗似短豎。其寫法是藏鋒起筆,蓄鋒後順勢向右輕輕按筆,然後調鋒下行,夠一定的長度即收筆回左上,鋒歸畫中。因直點多與橫畫相交,故也可自然收筆。如“應”字的上點、“說”字言部的上點。

(2)側點——側點多用於上中點、左下點或右上點。其寫法是逆鋒起筆,順勢向右輕輕一按即調鋒右下行,成形後鋒回左上收歸畫中,形如杏仁或半蟻狀。如“說”字右上點,“意”、“妄”二字的首點,“心”字的右兩點,“得”字的下點。側點可以根據需要決定其欹側程度、長短和出鋒的方向。

(3)橫點——橫點用於中上點或左側、右側上點。其寫法如短橫,即逆鋒起筆,右下頓筆調鋒,右行筆,至收筆處回鋒至畫中。如“度”字首筆橫點。“謂”字左上點的寫法是先作橫勢,再轉筆下行,走“S”形軌跡。這一筆在豎筆、撇筆中也偶有使用。

(4)上挑點——上挑點多用於左下點、立刀點。如“別”字。其寫法是露鋒起筆,右下輕按,成形後蓄勢向右上方含蓄出鋒,不宜過於銳利。

(5)曾頭點——曾頭點的寫法有兩種。一種是上開下合式如“義”字,左點如左側點寫法,逆鋒入筆,輕按調鋒後右下行,到合適的長度後收筆,順勢寫右點,其寫法如短撇;另一種是上合下開式,如“尊”字,左上點如上一種之右上點,右上點如上一種之左上點。

(6)其腳點——其腳點的寫法有兩種。一種是相向式,如“其”字,首點逆鋒入筆,左下按,向右上方回鋒收筆,順勢寫右下點,右下按,向左上方回鋒收筆。另一種是相背式,如“願”字左部下兩點,左點逆鋒入筆,右下按後左下行,到合適的長度後出鋒或右上回鋒至畫中,呈鈍鋒;右點寫法如側點,收筆有出鋒、回鋒之分。在兩點與橫的關係上,左點高一些,與橫似接似不接,右點稍低一些,與橫不接。

(1)冰點、火點——冰點也叫兩點水,其上點寫法如側點,收筆時順勢寫下點,右上行筆,至收筆處自然出鋒收筆。冰點的兩點延長線一般呈90度夾色,如“次”字。火點也叫烈火點、下四點,其寫法有如短撇、側點和中點三種形態。火點在布局上變化較多,有的中部兩點居中且正,左右兩點向左右方向兩分,還有的三點都在左側。總之,四點之形態各有面貌。如“然”字,第一點向左側,其他三點向右側。還有一種“小”字點,多用於絞絲,寫法基本同於火點,只是由於一般在偏旁上使用,因而三點之間比較密集,如“經”字。

(2)三點水——其寫法約同兩點水,不同之處是中點多呈短橫狀,上下兩點形成的夾角大於兩點水。當中點是側點寫法時,應處理得小一些,與上下兩點之起筆構成弧形布局,中點收筆在上下兩點起筆的連線上。由於三點水作為偏旁要與右部搭配,故常常因右部的參差需要出現穿插,其穿插程度和三點水的弧度大小主要根據左右關係而寫。

橫畫書法

(1)藏鋒橫——藏鋒橫有方、圓兩種起筆。方起筆時欲右先左,逆鋒入筆,略下行後右行,至收筆處提鋒收筆,如“三”字。這種起筆方法稱“築鋒”,具體寫法是,豎鋒入紙,跪鋒(筆鋒折倒)向左上角逆入,繼而向左下角運筆,行墨充實兩角,然後翻鋒右行,注意令筆鋒在畫中行走,至收筆處攏鋒提筆。圓起筆有兩種:一種是逆鋒入筆,作圓後調鋒右行,至收筆處攏鋒提筆;另一種逆鋒時先左下輕按,再調鋒右行,至收筆處攏鋒收筆。前者如“五”字的下橫,後者如“五”字的上橫。

(2)露鋒橫——露鋒橫多用於字之主橫。

其寫法是虛逆露鋒下筆後右下輕按,調鋒頓筆右行,中間略提筆並呈上弧狀,至收筆處作燕尾筆意收筆,即輕按筆鋒走上側出鋒,但筆鋒不銳利且不上翹。這是一種非典型波畫的寫法。如“者”字之長橫。而“子”字之橫起筆有魏碑筆意,收筆有隸書筆意,實不多見。

(3)短橫——短橫起筆和收筆有方圓、藏露之分,形態有上弧、下弧之別。其起筆方法如藏鋒橫。如“說”字之“言”部,上橫藏起放收,中間兩橫斜置,“口”部上橫上弧,下橫下弧。

(4)長橫——長橫多用於一字之橫擔者,其起收有方圓、藏露之分,行筆有提按、快慢之別。長橫居上明則皆覆其下,如“不”字;居下時皆承載其上,如“五”字;居中時對結體起重要架構作用,如“壽”字。從形態上看,長橫有細長橫(如“五”字)、曲長橫(如“善”字)、燕尾橫(如“萬”字)等。《泰山金剛經》“燕尾”不多且不上翹,裝飾性不強,收筆自然,無誇張之巧。

豎畫書法

(1)豎畫有垂露、懸針之分,有弧向左、右之別。亦有露鋒,藏鋒,方筆、圓筆,長、短,粗、細之變。還有與勾同連,或單獨而置、貫橫而過等。

(2)豎劃楷法起筆,行收如隸,行筆宜作遲緩,偶見出鋒如千字。

撇畫書法

(1)撇畫在隸、楷之間,偏重於楷法。

(2)起筆回鋒重頓,轉鋒遲緩行筆,力量均勻。

(3)撇畫有直、彎,長、短,輕、重,平、斜的不同。

(4)書寫時起筆重些,行筆較快。

捺畫書法

(1)三折捺——其寫法是逆鋒入筆,稍右行即向右下方行筆,同時逐漸下按鋪毫,使筆畫由細變粗,到適當長度和寬度,稍轉向右上,逐漸上提,使筆鋒收攏(寫大楷時要以捻管配合,寫榜書時要配合以腕臂動作),最後在右上部平出收筆。如“入”、“數”及緊接著的“以”字。

(2)大折捺——其寫法如楷捺,只是寫到一定寬度出捺筆時,向右加重鋪毫力度,稍作平出再出捺尾。這一筆比較誇張,能夠構築字的橫勢。如“故”字。

(3)曲線捺——其寫法基本等同三折捺,只是由於缺少提按,其形態猶如曲線,圓勁有力。如“還”字。

(4)反捺——反捺如同長點,其寫法是逆鋒入筆,邊右下行邊按筆,然後邊提邊行,至收筆處回鋒收筆。但仔細分析,每一個字的提收位置多有不同,這正是它們變化之處。如“於”字。

(5)燕尾捺——其寫法是逆鋒入筆,右下邊行邊按,然後邊行邊提,至長成反捺,然後回鋒至中部再向右上邊行邊出鋒,在捺之底部出現一個燕尾狀缺口。如“人”字及後面的“以”字。而“以”字燕捺己開唐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楷書之先河。

折畫書法

(1)右下折——此折由一橫一豎或一橫一撇兩筆連寫而成。其寫法是先作橫法,至豎或撇處,用篆法或折法寫豎或撇。其弧度、角度因字形而有不同,豎畫或撇畫短者弧度、角度常大,反之則較小。轉折處,其輕重也因字而有區別。如“為”字。

(2)橫連折——此折由橫撇折撇或橫撇彎構成。其寫法是先作橫,至折處用篆法作彎,成形後順勢按筆再作彎,弧度因字形需要而定。一般左耳旁第二彎弧度較大,獨體字“乃”的第二彎,則彎大而弧小。

(3)左下折——此折由一豎一橫或一撇一折兩筆連寫而成。其寫法是先作豎法或撇法,至橫或折處,用篆法或折法寫橫筆或折筆。其弧度、角度因字形而有大小之別,豎折中橫畫短者常作折,橫畫長都常作轉。轉折處角度也因字而有區別,由豎提變化而成的豎折多見方勢。如“食”、“如”二字。還有一種復折,由連續的右上折和左下折連寫構成。“凡”、“第”二字。

(4)豎小折——有的豎彎鉤寫作豎小折。其寫法是先作豎筆,至長,用篆法中鋒右轉或右下轉,收筆時或回鋒或出鋒,寫成隸書燕尾狀或自然收筆。如“洗”、“說”二字。

鉤畫書法

鉤的寫法與部分轉折、豎法有相近之處。它們多作彎形,也有少量作鉤形的,但形態與楷書鉤有較大區別。在框架型結構的字的左邊,豎往往作彎尾狀,稱彎尾豎;在右側時,豎鉤多蛻化不出或隱約示意,或略成鉤勢。

(1)橫鉤——該筆畫由橫和短豎構成。其寫法是,先作上弧橫,至鉤處用篆法下行作短豎,至長,筆鋒左下行,在畫之左下出鋒收筆。鉤因需要可長可短,可輕可重。輕者如“定”字,重者如“當”字,均指向字之中宮。

(2)橫彎鉤——其寫法是先作上弧橫,至折時用篆法作豎彎至長後,根據情況或作彎鉤或作收筆。作彎鉤時亦用篆法至長左轉,根據需要可長可短,作鉤時上行筆出鋒輕收。如“佛”字。鉤的彎度也有大小之別。如“佛”字彎鉤大,“為”字彎鉤小,“尚”字不作鉤。

(3)豎鉤——《泰山金剛經》隸意猶存,豎鉤多作彎形。其寫法是,起筆或藏或露,中鋒豎下,至長作鉤。其形態有兩種。其一為顯鉤,至鉤處駐稍蹲,向左下出鋒作鉤。如“時”字。有的豎筆作豎鉤寫法。如“聞”字左豎。其二為意鉤,豎至鉤處不明顯作鉤,稍駐後在左側下作意收筆。如“則”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