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革命烈士陵園

泰安革命烈士陵園

泰安市革命烈士陵園坐落於泰山南麓、金山之陽,始建於一九五三年,有特色青磚墓500座,大型花崗岩墓14座,占地80餘畝,一九八九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第一批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九年泰安市人民自願捐資127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了改擴建。

基本信息

主要建築

改擴建後的主革命烈士陵園主要建築物有:牌坊、悼念廣場、紀念碑、尾碑、烈士墓群、烈士骨灰堂、革命史展覽館,分別於一九九五年、一九九八年被國家民政部、山東省委宣傳部、泰安市委宣傳部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兩次達標,均獲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二000年評為全省民政系統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二00一年獲泰安市市級文明單位。二00二年一月命名為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二00六年命名為山東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地理結構

泰安革命烈士陵園風景 泰安革命烈士陵園風景

幾十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泰安革命烈士陵園的建設和管理,一九九八年列人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實事工程,投資300萬進行了高標準綠化美化,實現了陵園公園化,園林化,形成了三個主題鮮明、不同功能景區:前區以"白花簇擁慰英靈"為主題;墓區及兩側以"紅花綠葉伴忠魂"為主題;其它區域以"金山秋色"為主題。陵園總綠化面積90%以上,人造水面積I500平方米,射燈、草坪燈50餘盞,各類喬木、花灌木7600餘株,真正使其變成了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和供廣大市民休息,瀏覽的園林景區。同時對原展室進行了改造和布展,並更名為泰安革命史展覽館。

整個陵園依山而建,借山造勢, 山、陵、園一體,氣勢恢宏;陵園整體設計構思嚴謹、科學,重在意境營造,設計風格既體現傳統特點,又富有現代氣息。陵園園區分為悼念區和墓區兩個部分。悼念區由紀念碑、悼念廣場、牌坊組成,陵園南入口處建有高7.7米、寬14.8米的具有民族風格的三拱式仿古牌坊。拾級而上2200平方米的悼念廣場位於陵園中央,在廣場北側象徵建國40周年的40級台階上,高達34米的紀念碑巍然聳立,紀念碑採用白色泰山花崗岩建成,碑體為三支步槍的抽象造型, 寓意"槍桿子裡出政權"的中國革命真理,"革命烈士結念碑"七個鎦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光彩奪目,紀念碑基座東、西、南三面是具有現代風格的大型浮雕,北面鑲嵌著13.28平方米的泰山紅大理石鐫刻的紀念碑文,墓區安葬著514名烈士,其中335名無名烈士。墓區以長140米的甬道為中線,14座花崗岩大墓和500 座青磚墓分置兩側,梯次排列,縱橫成行,獨具特色,自南向北望去整個墓區如同雄壯威武的方陣,仿佛先烈們仍在嚴陣以待,守衛著今日的和平與幸福,甬道北端是黑色大理石尾碑,尾碑呈橫臥形與豎立紀念碑相互映襯,形成強烈視覺對比;尾碑上有毛澤東手書"為人民利益而死重於泰山"的鎦金大字,陵園主體在此得到強調、升華。

改造後的革命展覽館,規劃設計起點高,布展內容精,生動感人,陳列手段現代化。布展共設六個展區、四大內容,即"泰汶星火"、"抗日烈火"、"解放風雲"、"英烈千秋";利用文字、圖片,再現了不同時期泰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艱苦卓越的奮鬥里程。

泰安革命烈士陵園每年都有十萬餘民眾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緬懷祭掃革命先烈,在此進行入黨、入伍、入隊宣誓等各種不同的祭掃活動, 成為泰安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場所,為推動我市的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榮譽稱號

山東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省級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國防教育基地先進單位

位置交通

泰安市革命烈士陵園坐落於泰山南麓、金山之陽,位於金山路北段,地址泰安市金山路45號。乘坐11路、2路公車在泰山飯店下車,沿金山路北上即可抵達。

英烈瞻仰

洪濤 遠靜滄程若曉 黃白瑩 李枚青 魯寶淇 高孟芹 宋其芳

魯寶琪 徐興貌 高朝陽 劉玄清 劉文治 牛德軍 錢音笛 時新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