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泥河陶傳統製作技藝在綏化已有百年歷史。該技藝取材於小興安嶺流經綏化市的泥河沖刷河床、沉積地下10多米深的黃土淤泥,結合土陶工藝開發,並配以一定比例的頁岩、黃鈣土等,經晾曬、粉碎、和泥、攪拌等複雜工藝,由手工捏制雕塑成型、燒制而成,共有黑陶、黃陶、紅陶、灰陶、褐陶5種。
歷史淵源
泥河陶的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公元1880年,清光緒年間,山東省武定府海豐縣陳家莊陳樞的曾祖父陳凡增開始,建起了陶器燒造家庭作坊,燒制紅陶和灰陶等器物。公元1900年,陳樞的祖父陳才,子承父業,在家庭作坊燒造一些盆盆罐罐等人們日常生活用品。1940年陳樞的父親,陳奇為了躲避戰亂,從山東舉家搬遷至黑龍江省綏化。為了維繫生活,重操父業,在現綏化市寶山鎮平順村下溝屯建起了一處陶窯,燒制陶器養家餬口。在繼承祖輩在山東制陶技藝的基礎上,原料取材上,選用了泥河河床土,燒制一些火盆、花盆、煙囪筒等器物。新中國成立後,陳奇被招入政府水務局工作,陳家制陶工藝一度中斷。
如今,泥河陶第四代傳人陳樞在市區南的寶山鎮平順村下溝屯成立綏化市陶源結藝工作室,坡下就是南泥河。陳樞現任綏化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北林區文聯主席。多年來,以他對泥河陶執著的愛,以他藝術家的想像和追求,把傳統工藝和現代科學有機結合,使得泥河陶這一傳統工藝保存下來,並有所發展。
基本內容
製作泥河陶的材料——南泥河河床千年沉積於地下的黃土淤泥,其堅實、細膩、柔韌,獨具特色。製作泥河陶有一套獨特的生產流程和工藝。取土、晾曬、瀝泥、揉泥、盤條、修坯、塑型、雕刻、陰乾、一次燒結、二次燒結還原等二十餘道工序。特別是在解決北方陶土燒至700C-800C時變成磚紅色的難度上,泥河陶第四代傳人陳樞經過反覆燒造,將陶體還以泥土自然而高古的色彩,實現了泥河陶質樸、拙雅的現代人審美取向。這是他在燒造工藝上的一大突破。泥河陶經過陳樞的不斷總結創新,現已形成了“悟道人文系列”“花開富貴系列”“龍運盛世系列”“人物風情系列”等系列作品。泥河陶已不再是早期的呆板、單調的瓶瓶罐罐等生活日用器物,而是現代生活美輪美奐的藝術品,是一件件賞心悅目的觀賞品和收藏品,為現代人的生活增添了美的情趣。
基本特徵
泥河陶工藝,最大的突破是設計上載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理念,採用各種肌理裝飾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塑在陶體上;又結合現代派畫家創作技巧,采百家之長,使傳統工藝的美和現代藝術的美有機結合。泥河陶純手工製作,集泥塑、鏤空、浮雕、等手法於一身;其造型獨特、古樸典雅,每件作品都是經過大膽創意、巧妙構思、精心製作而成。泥河陶作品在大俗大雅中,彰顯出藝術家古樸豪放的藝術情懷。
主要價值
研究泥河陶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泥河陶是綏化市民間傳統文化的縮影,是山東移民和東北地方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對於研究我國關東文化發展以及北方民俗風情,意識形態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研究泥河陶有著深厚的文化價值。泥河陶已有百年燒造歷史,在代表性傳承人創新與發展中,確定了其民間文化重要地位,並在“全國文化藝術之鄉”綏化市的文化傳承和文化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研究泥河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泥河陶在其燒造過程中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文化內涵由淺入深,對研究我國陶藝的工藝和歷史都有著不可多得的研究價值。
瀕危狀況
泥河陶作為綏化市民間藝術代表之一,歷經百年滄桑,所幸的是經過陳家代代傳承和發展才得以存世。如今,泥河陶雖有陳樞先生仍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和創作,但伴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一傳統手工技藝也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拯救扶持。泥河陶繁雜的工藝,純手工製造,要求一名可獨立創作燒造的傳承人,必須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和高超的造型藝術以及純熟的燒制技術,需要培養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成為行家裡手。目前,受市場經濟影響,這種能耐得住清貧和寂寞,苦苦鑽研這項技藝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培養傳承人成為泥河陶首要問題。
保護措施
為使泥河陶手工製作工藝得以有效的保護和傳承,要著力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現有的泥陶作品進行蒐集並進行系統整理,避免損壞或遺失;二是繼續傳承泥河陶傳統製作技藝,充分發揮傳承人陳樞作用,定期舉辦泥河陶製作培訓班;三是對泥河陶藝進行深入研究,不斷創新產品;四是籌備成立綏化市泥河陶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