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馬克飛彈

波馬克飛彈

波馬克飛彈是美國空軍的第一代遠程地空飛航式飛彈,代號CIM-10。用於區域防空,能攔截遠距離的中、高空飛機或飛航式飛彈,為美國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本土防空主要武器系統之一,外形類似超音速殲擊機,由賽其防空體系指揮。

波馬克飛彈

波馬克飛彈波馬克飛彈

波馬克分A型(CIM-10A)和B型(CIM-10B)兩種。A型1951年開始作為無人駕駛截擊機研製,1960年起裝備美國空軍,1964年,A型全部退役,部分改為靶彈使用。B型1958年起在A型的基礎上加以改進,1961年裝備美國陸軍,其最大作戰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戰高度為0.3公里。現已退役。

戰術技術性能數據:

A/B
彈 長 14.43/13.72米 彈 徑 0.91/0.89米
翼 展 5.5/5.54米 最大射程 320/700公里
最大射高 18000/30000米
戰鬥部核裝藥或烈性炸藥,用近炸引信
制導方式 程式和無線電指令加雷達主動尋的
動力裝置 一台固體助推器(A型用液體助推器),二台衝壓主發動機
發射方式 地面固定陣地垂直發射
研製國家:美國名稱:波馬克地空飛彈型號:CIM—10研製單位:美國波音公司發射方式:固定陣地垂直發射現狀:已退役
一、概述
波馬克地空飛彈是美國空軍第一代遠程地空飛航式飛彈,代號CIM-10。主要用於區域防空,能攔截遠距離的中、高空飛機或飛航式飛彈,為美國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本土防空主要武器系統之一,外形類似超音速殲擊機。它是美國空軍發展的唯一一種地空飛彈系統,美軍所有其他的地空飛彈都是由陸軍發展的,同時也是世界上射程最遠的地對空飛彈武器系統。
1、研製背景
二戰後期,德國為挽回敗局和對付英、美轟炸機群,在使用“復仇武器”V-1和V-2飛彈的同時,開展了比高炮打得更高更遠的防空飛彈的研究試驗,主要有“龍膽草”、“萊茵女兒”、“蝴蝶”和“瀑布”等型號。雖然它們都進入了研製後期,但未投入使用,納粹德國即告覆滅。這些最初的探索試驗成為後來美、蘇研究防空飛彈的基礎。1944年,美國也曾研究“雲雀”和“小兵”兩種防空飛彈,用於對付日本的“神風”自殺飛機,但因技術不成熟而失敗。德國投降後,美、蘇從戰敗的納粹德國獲得了研究設計資料和實物,並俘虜了研究設計人員,從而開始有計畫地研究和試製防空飛彈。美國由陸軍和海軍分別負責地空飛彈和艦空飛彈的發展,而原蘇聯由國家統一負責防空飛彈的發展。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1960年初,是第一代防空飛彈的研製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防空重點是高空高速突防的戰略轟炸機和戰略偵察機,研製防空飛彈類型主要是中高空和中遠程型,而美國的“波馬克”防空飛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YIM-99A
2、研製歷程
1946年,波音公司開始在美國空軍MX-606的基礎上研製地對空飛彈。到1950年前,波音公司發射了超過100枚各種型號的用於試驗的火箭,其編號為XSAM-A-1 GAPA(地對空無人駕駛飛行器)。因為這些測試非常成功,1949年波音公司收到了美國空軍的契約發展一種無人駕駛截擊機並被命名為MX-1599。MX-1599飛彈是一種採用衝壓噴氣發動機,核戰鬥部的遠程地對空飛彈,主要用來防禦蘇聯的高空遠程轟炸機。密西根航空航天研究中心(MARC)不久後加入了這個項目,這給這種型飛彈帶來一個新的名字——波馬克(波音和馬克公司的聯拼)。1951年,美國空軍一再強調其如下觀點:飛彈無非是無人駕駛的飛行器,因此給飛彈賦予了一種更像飛機的編號,而防空飛彈則是以F開頭(表示戰鬥機)。波馬克則搖身一變變為F-99。XF-99試驗平台的飛行測試於1952年9月展開,一直持續到1955年初。XF-99僅僅試驗了液體燃料助推器,它能夠將飛彈加速到衝壓發動機的點火速度。1955年2月,XF-99A的推進試驗平台的試飛開始。這些試驗包括對衝壓噴氣發動機的試驗,但是制導系統和戰鬥部都沒有裝,這也是通常所說的開環試驗。設計編號YF-99A為裝備部隊的試驗彈而保留。1955年8月,美國空軍不再給飛彈賦予類似飛機的編號,於是XF-99和YF-99A便分別被稱為XIM-99A和YIM-99A。最初美國空軍計畫給生產型分配的編號為IM-69,但是由於一些原因(很可能是波音公司堅持保留99的數字編號),1955年10月這種飛彈的編號最終變為IM-99。1957年10月,第一個YIM-99A的生產型樣彈進行了帶有制導系統的閉環試驗,並且成功地在戰鬥部殺傷範圍內穿越目標。1957年末,波音公司收到生產IM-99A波馬克A遠程攔截飛彈的訂單,1959年9月,第一個IM-99A連開始擔負戰備。但是,波馬克A飛彈的液體燃料助推器並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在發射前,它需要2分鐘來臨時加注燃料,這對於高速戰鬥機來說可是一個漫長的時間了,不僅如此,其燃料處理起來也非常危險,這曾導致了一些極為嚴重的事故發生。當1950年代中期,大推力的固體燃料火箭研製成功後,美國空軍就開始為波馬克飛彈研製一種固體燃料助推器,採用這種助推器的波馬克就是IM-99B,波馬克B。它使用了一個以聚硫橡膠為燃料的XM51助推器,並且使用了加大推力的馬夸特RJ-43MA-7噴氣衝壓發動機。
第一枚IM-99B飛彈在1959年5月進行了試射,可是問題接踵而來,主要是推進系統的問題。直到1960年7月,才進行了第一次完全成功的飛行,成功地攔截了KD2U-1/MQM-15A 雷古拉斯 II靶彈。因為新型的火箭助推器占用的空間很小,所以飛彈能夠裝更多的燃料,這使其射程猛增到710公里。導引頭也得到改進為威斯丁豪斯公司的AN/DPN-53,它是第一種使用脈衝都卜勒技術的雷達導引頭。所有的波馬克B都裝備了W-40核戰鬥部。1961年6月,第一個IM-99B飛彈連完成部署,此後波馬克B 很快地取代了大多數波馬克A 型飛彈。當加拿大取消了其CF-105箭式先進截擊機後,IM-99B也裝備於加拿大部隊。
IM-99B (CIM-10B)
IM-99A (CIM-10A)
二、基本戰術技術性能
波馬克A型/B型:
彈 長 :14.43/13.72米 彈 徑 0.91/0.89米
翼 展: 5.5/5.54米 最大射程 320/700公里
最大射高: 18000/30000米
戰鬥部: 核裝藥或烈性炸藥,用近炸引信
制導方式: 程式和無線電指令加雷達主動尋的
動力裝置: 1台固體助推器(A型用液體助推器),2台衝壓主發動機
發射方式: 地面固定陣地垂直發射
三、作戰使用
波馬克A型於1952年開始裝備美國空軍,1964年全部退役。B型於1961年開始裝備,1972年全部退役。在實際作戰中,波馬克A通常依託半固定的掩體作為陣地。接到發射命令後,掩體的屋頂打開,飛彈垂直豎起。當飛彈的助推火箭加足燃料後,它就會由LR59-AJ-13助推器送上天。當飛彈速度超過音速以後,馬夸特RJ43-MA-3衝壓發動機點火併推動飛彈達到巡航速度,並在2000米高空以M2.8的速度飛行。波馬克初、中段採用指令制導,其遠程雷達可以跟蹤敵機和用於截擊的飛彈。當波馬克靠近到距離目標16公里時,其本身的威斯丁豪斯AN/DPN-34主動雷達導引頭開始作用,導引飛彈飛向遭遇點。IM-99A的最大射程達到驚人的400公里,它可以裝常規高爆彈頭或者一個10000噸TNT當量的核戰鬥部。B型則全部裝備W-40核戰鬥部,射程更是遠達710公里,成為世界上射程最遠的地空飛彈。1963年6月,IM-99A和IM-99B飛彈分別被賦予新的編號CIM-10A和CIM-10B。波馬克A此後不久就退出現役,最後一套CIM-10A於1964年12月退役。而波馬克B也於1960年代中期開始退役,到1969年絕大多數飛彈陣地都已經被廢棄。1972年4月,美國空軍的最後一套波馬克B退役。波馬克本來用於攔截速度慢的戰略轟炸機的,隨著彈道飛彈的發展,它已經變得毫無用處了。剩餘的波馬克飛彈系統都被改裝為高速靶彈,用來為其他的防空系統模擬高速目標。波馬克A和波馬克B靶彈的相應編號為CQM-10A和CQM-10B。直到1965年停產,波音公司總共生產了大約700枚各種型號的波馬克飛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