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粽

波羅粽

波羅粽,顧名思義,就是在波羅誕期間包的粽子,這是廟頭社區一帶沿襲多年的風俗。波羅誕是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一至十三舉行,其中十三為正誕,即南海神誕,是廣州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傳統節慶活動、最大的民間廟會,也是現今全國唯一對海神進行祭祀的活動。

得故事

波羅粽是波羅廟十五鄉的美食特產,因為味美獨特,在波羅誕期間出售,故很受歡迎。

波羅粽與珠三角地區民間粽子用料大同小異,甜的是梘水粽,鹹的是糯米包豆夾鹹肉。波羅粽風味獨特出在粽葉和蒸煮方面。波羅粽的粽葉不用冬青、不用竹葉,也不用荷葉而用蕉葉。用來包粽的蕉葉很講究。每年八月以後,村民就開始採集蕉葉回家,先用開水泡煮,殺青、祛除蕉葉的苦味。然後涼乾曬乾,保留了蕉葉特有的植物芬芬味道。用這些蕉葉包好粽後,放在鐵鍋或大缸大瓮里,用木柴明火蒸煮八個小時,使包料融為一體,吃起來口留余香、風味可人,波羅粽的製作起源於波羅廟十五鄉,尤其是廟頭村。每年波羅誕到來的時候,波羅廟十五鄉為村民就忙碌起來。一方面,要準備應節工藝和商品,波羅誕期間拿去廟會出售,一方面要迎接親朋好友的到來。這時,小孩忙著玩,年輕人忙著逛廟會、采紅豆、會相好,大人忙著做生意,老人家忙著看大戲,觀雜耍、村中沒了閒人。如何去招呼親友的到來呢?於是村民就想了個辦法,廟會前夕就蒸好了一大鍋波羅粽親友來到把家門鑰匙給親友,囑咐餓了自己開門取棕吃,久而久之,成為習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