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塔瓦級戰列艦

波爾塔瓦級戰列艦

波爾塔瓦號戰列艦 (俄語:Полтава),是十九世紀末俄羅斯帝國建造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戰列艦(英語:Petropavlovsk-class battleship)二號艦,得名于波爾塔瓦會戰。本艦建成後不久即編入俄羅斯帝國海軍太平洋艦隊,1901年起駐紮在旅順港(俄方稱亞瑟港)的亞瑟港海軍基地。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本艦參加了旅順口海戰,並在黃海海戰中受創,1904年12月旅順會戰期間為日本陸軍的重炮所擊傷,坐沉於旅順港內。

發展沿革

艦級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英語:Petropavlovsk-class battleship)

製造廠 俄國聖彼得堡新海軍部造船廠

動工 1892年5月19日

下水 波爾塔瓦:1894年11月6日

丹後:1905年1月獲得

切斯馬:1916年4月4日購得

服役 波爾塔瓦:1900年6月16日

丹後:1905年8月22日

切斯馬:1916年

結局 波爾塔瓦:1905年1月1日旅順要塞陷落後被俘

丹後:1916年4月4日出售

切斯馬:1924年拆解

除籍 波爾塔瓦:在俄軍中除籍日期不詳

丹後:1916年4月4日在日軍中除籍

切斯馬:1924年7月3日在蘇聯海軍除籍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 波爾塔瓦:1萬1500噸

丹後:不詳

全長 艦體全長:114.6米

全寬 21.3米

吃水 波爾塔瓦:8.6米

丹後:7.77米

燃料 波爾塔瓦:常備700噸燃煤、滿載1000噸

丹後:2056噸

鍋爐 波爾塔瓦:燃煤專燒圓柱型火管鍋爐14座

丹後:宮原式燃煤專燒水管鍋爐16座

乘員 軍官26–27名,水兵605–625名

動力

直立型三段膨脹複合式蒸汽引擎2座

2軸推進

功率 波爾塔瓦:設計1萬0600匹馬力

實際最大1萬1213匹馬力

最高速度 波爾塔瓦:設計16節

實際16.29節

續航距離 波爾塔瓦:3750海里/10節

丹後:1萬海里/10節

乘員 軍官26–27名,水兵605–625名

武器裝備

波爾塔瓦:

1895年式40倍徑雙聯裝12英寸(305毫米)炮2座計4門

1892年式45倍徑6英寸(152毫米)雙聯裝速射炮4座,同單裝炮4門,計12門

哈奇開斯43.5倍徑47毫米單裝速射炮12門

哈奇開斯23倍徑37毫米單裝速射炮28門

15英寸(381毫米)單裝魚雷發射管4具(水線上)

18英寸(457毫米)單裝魚雷發射管2具(水線下)

丹後:

1895年式40倍徑雙聯裝12英寸(305毫米)炮2座計4門

45倍徑6英寸(152毫米)雙聯裝速射炮4座,同單裝炮4門,計12門

阿姆斯特朗40倍徑76毫米單裝速射炮10門

哈奇開斯37毫米單裝速射炮4門

18英寸(457毫米)單裝魚雷發射管4具(水線上)

裝甲

克虜伯滲碳裝甲

水線裝甲帶:10~14.5英寸(254~368毫米)

主炮塔側面:10英寸(254毫米)

主炮塔頂部:2英寸(51毫米)

副炮塔側面:5英寸(127毫米)

副炮塔頂部:1英寸(25毫米)

司令塔:9英寸(229毫米)

甲板:2~3英寸(51~76毫米)

服役事件

擁有國  俄羅斯帝國(建成至1905年1月旅順會戰被俘)

 大日本帝國(1905年捕獲至1916年4月售出)

 俄羅斯帝國(1916年購回至1917年10月被奪)

(1917年奪得至1924年拆解)

1905年1月1日,旅順要塞陷落後,日軍捕獲並打撈起了波爾塔瓦號,進行了一番改裝後加入日本海軍,並根據丹後國重新命名為丹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丹後參加了青島戰役,對德國的青島基地進行了炮擊。1916年,應同為協約國的俄國的要求,日本將丹後售予俄國。由於此時俄國已經有另一艘名叫“波爾塔瓦”的船在服役,因此丹後(原波爾塔瓦)並沒有用回原名,而是根據切什梅會戰(英語:Battle of Çeşme),而將本艦重新命名為切斯馬號。

切斯馬號在回國途中,參與了十一月事件(英語:Noemvriana)(協約國要求希臘王國解除其艦隊武裝的談判)。其後切斯馬號返抵白海。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切斯馬號上的水手宣布參加布爾什維克。1918年英國武裝干涉俄國內戰時將切斯馬號捕獲。英國人認為這時候的切斯馬號已經沒有航海能力,不適合參與作戰任務,於是將切斯馬號用作監獄船。1919年英國干涉軍撤出俄國,布爾什維克紅軍隨即占領了英軍棄置的切斯馬號,並編入紅海軍。切斯馬號此時狀況已經非常惡劣,一直都沒有出過海,1924年正式除籍並拆解。

俄國海軍歷史上有大量的艦艇使用了“波爾塔瓦”這個名字。下一艘使用了這個名字的是一艘無畏艦,即甘古特級波爾塔瓦號(英語:Russian battleship Poltava (191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