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季諾級戰列艦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

前言:著名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之後,俄羅斯帝國於1898年把手伸向了窺視已久的遼東。無能的清帝國輕易被武力所嚇倒,在一番威逼利誘之後,俄羅斯帝國終於獲得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溫水不凍港。清帝國等於在武力威逼之下被迫簽署了租借旅順、大連為期25年的不平等條約,俄國還得到了延伸中東鐵路到旅順的權利。

基本信息

概況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

在得到中國的基地後,尼古拉二世於當年推出了“大海軍計畫”的補充修訂方案,計畫對太平洋艦隊進行大規模擴充。這一計畫決定建造8艘最新型戰艦用於太平洋艦隊和黑海艦隊。但是俄國當時國內僅5個能建造大型戰列艦的船台,因為其自身的造船能力有限,只能同時建造5艘戰列艦。

為了能實現既定方針,俄國決定先向美國和法國訂購兩艘代表這兩個國家最高造艦技術的新式戰艦(即前文介紹過的“列特維贊”號和“皇太子”號),然後參考其設計在本國同時開工5艘融合它們先進技術和工藝的新式戰艦,最後再總結性的整合前述戰艦的優點和教訓建造一艘最強的超級戰列艦。美國人四平八穩、全面均衡和走成熟技術的路子似乎不太對性急的俄國人的胃口,仿造“特列維贊”號設計的“波將金級”(Kniaz Potyomkin Tavritcheskiy Class)僅製造了一艘。倒是法國設計的“太子”號,儘管在建造初期就發現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依舊以其強大的火力和優異的防護性能而得到俄國人的垂青。俄國人決定在融合“太子”號之所長並修改其缺陷後,建造5艘新式戰艦,即著名的“博羅季諾級”。當然,俄國人並不愚蠢,他們制定了統一的戰艦標準。

新造的戰艦中的2-3艘將配備在黑海,其餘的配屬遠東,以應付越來越強大的日本海軍帶來的挑戰。

這5艘新式戰艦的設計顯然要考慮到遠東旅順基地的實際條件。清帝國建立這個基地的時候,正值其大力興辦洋務運動發展海軍的時期,當時在旅順港建造的船塢,雖然大到足以讓曾經“極其巨大宏偉”的“定遠級”鐵甲艦入塢維修,但在那個戰艦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它很快顯得有些狹促和過時了。據信,當時其船塢只能容納超度不超過118米、排水量不大於14000噸的船舶入塢維護,那么針對太平洋艦隊所設計的主力戰艦,也就必須得考慮這一糟糕的“實際情況”,甚至在設計上作出犧牲。

法國人在為俄羅斯海軍開工建造了“太子”號戰列艦之後,就針對其設計上的缺陷作了全面的改進,然後建造了更為強大的“索芬”(Suffren)號。而俄國人也根據建造“太子”號時簽訂的協定取得了“索芬”號的圖紙以及大量技術資料,同時也依照自身的需要和實際情況,改進出了後來被命名為“博羅季諾級”的新式戰列艦。可以說“博羅季諾級”是俄羅斯版本的“索芬”號,而其設計也傳承自“太子”號戰列艦。

“博羅季諾級”是俄羅斯帝國第一種自建的,真正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戰艦。

系統數據

其設計為艏樓船型,尺寸為114.6米(全長)、23.2米(舷寬)、8米(吃水)標準排水量為13500噸。20台燃煤鍋爐發出的蒸汽驅動兩台蒸汽機,主機的最大功率輸出能達到16500馬力,因此最高航速為18節。同時,由於設計能裝載煤炭2000噸,因此以10節航速航行時航程遠達8500海里。如此巨大的航程,在以往的俄國自建戰艦中,是從未有過的。光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俄羅斯帝國對於遠海的勃勃雄心。

需要強調的是,“博羅季諾級”是俄羅斯帝國海軍中第一種設計時就安裝有完整無線電系統的戰艦,這也就很好的解決了艦隊同指揮機構的聯絡問題,使得海軍高層能在萬里之外進行指揮和調遣。

筆者不是非常精通船體設計,但是就其船體布置來看,還是認為其有著一些明顯的問題。對比其設計的原點“太子“號來說,作為一種擁有每舷3個副炮塔的戰列艦而言,它似乎顯得短了一些。而在船體寬度上,也沒有對長度的降低做相應的補償。這顯然是對於旅順港的實際情況而作出的一種妥協,而這種妥協在其整體設計上還會有許多的體現,而其害處也會在以後的實戰中顯現出來。

武器系統:“博羅季諾級”[注5]戰艦的主炮使用當時俄羅斯海軍最強的艦炮,12英寸40倍徑的Model 1895型。這種主炮最早被安裝在戰列艦“偉大的西索亞”號之上,威力比老式的12英寸30倍徑Model 1877型大幅度提高。由於彈藥通用化的問題,新老兩種炮使用的都是331.7公斤重的炮彈,但是卻因為炮膛增大身管的延長,以及配用新式發射藥,在炮彈出膛速度上有了極大的進步。Model 1877發射的炮彈初速僅580米/秒,而Model 1895卻能達到792米/秒!如此高的炮彈初速也使炮彈的射程大大增加,“博羅季諾”的主炮以15度的最大仰角發射時,最大射程可以達到約14000米,而使用Model 1877的老式戰艦,卻還無法達到10000米射程!可見其性能上的飛躍。為了能加快供彈速度,炮塔內被安裝了新式的電動揚彈機,因此射擊速度比以往的戰艦更為快速。全部兩個雙聯裝炮塔,沿用自“偉大的西索亞”號開始的統一標準被安裝在艏艉的中軸線上。副炮採用Model 1892型,炮塔化的設計使其射界比廓式安裝的戰艦更為優良。同時,電機驅動的副炮塔對於近距離高速目標的反應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雖然其副炮的主要作戰對象並不是敵人的高速雷擊艦。6個雙聯裝副炮塔對稱的被安裝在左右兩舷。

如何抵禦敵人以魚雷作為主要攻擊手段的高速魚雷艇,這是當時海戰中面臨的越來越緊迫任務。“博羅季諾”為此大量安裝了口徑為75毫米的速射炮。20 門75毫米小口徑速射炮以炮廓形式安裝在左右兩舷的水線處,這種設計的初衷是為了使其能更有效的對付來襲的敵艦,炮口不需下搖即可射擊基本上屬於同一水平面的敵艦船體。

總的說來,從火力配備上“博羅季諾級”戰列艦具備當時各國最新銳主力戰艦的一切典型特徵,絕對不輸給任何一個對手。但是其火炮布置上卻並不十分高明。

“博羅季諾級”的裝甲設計上,也顯現出了後來被稱為“前無畏艦”的一切典型設計。延伸到艏艉的主裝甲帶,也同時向上包裹了炮塔座圈以及供彈井等要害部位。炮塔完全裝甲化,副炮適度防護,而位於水線和船艏炮適內的75毫米炮,也擁有至少能抵禦炮彈破片的適度防護。由於噸位的增加,其防護也不必像以前的“波爾塔瓦級”那樣縮手縛腳了(由於噸位不足,“波爾塔瓦級”的主裝甲帶僅覆蓋前後主炮之間的船體部分,艏艉部分完全沒有裝甲保護)。當然,俄羅斯的設計師也沒有忘記給它安裝上厚實的裝甲指揮塔。

就其裝甲厚度而言,可以說是俄羅斯戰艦中前所未有的——不是因為其如何的厚、而是因為按照傳統的標準,它的裝甲實在是薄的嚇人!兩個主炮塔之間的舷側裝甲帶厚度僅7.5英寸(190毫米)、艏艉裝甲帶為100毫米,全艦裝甲最為堅固的主炮塔和指揮塔,也只有10英寸(254毫米裝甲)。這種程度的裝甲防護,在以往動輒14(356毫米)、16(406毫米)甚至18英寸(457毫米)舷側裝甲的時代完全是不可想像的。那么,俄國人是發瘋了嗎?顯然不是。因為俄國人已經從“列特維贊”和“太子”號上,學會了自行製作新一代強化裝甲板的技術,並將之運用到了“博羅季諾級”之上!這是俄羅斯第一次在他們自己建造的戰艦上,採用“鎳化鋼”與“維式熱處理法”這兩種革新技術,因此,“博羅季諾級”所安裝的裝甲在屈服度上已經不輸給當時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種先進戰艦。儘管在主裝甲帶厚度上,因為各種實際的客觀原因而無法達到原先的設計要求。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水線下的防護設計。如果說“博羅季諾級”的側裝甲帶厚度上還值得商榷的話,那么在水雷和魚雷防護上,它是完全有資格宣稱屬於世界第一的。在“博羅季諾”的水線之下,覆蓋有4英寸(101毫米)厚度的水下防護裝甲層。不僅是有裝甲保護,他們還學著法國人樣子在戰艦的兩舷的水下,安裝上了防護隔艙。這些在受到魚雷或者水雷襲擊時,能破裂進水以減低爆炸對於船體傷害的隔艙,使軍艦在遭到水下破壞時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單從字面數據來看,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博羅季諾級“是一種防護精良的戰艦。

“博羅季諾級”一共被建造了5艘,分別是“博羅季諾”(Borodino)號、“蘇沃洛夫公爵”(Knyaz Souvorov)、“亞利山大三世”(Imperator Aleksandr III)號、“鷹”(Orel)號與“光榮”(Slava)號(未完工)。在軍艦建造期間,爆發了著名的日俄戰爭。在“三國還遼”和後來的“拳師之亂”[注5]中兩國結下的深怨以一場大戰進行清算。

戰爭過程

在戰爭初期,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因為幾次時運不濟的交戰,逐漸被日本聯合艦隊所壓倒,並最後被圍困在旅順港內。陸地上戰鬥則同樣對俄國人不利,俄國駐留在遠東的部隊不敵日軍的節節進逼,逐漸撤退並最後退守遼東半島的最南端——旅順,同俄國的陸上聯繫被切斷。遠東俄軍處於苦守待援的窘境。為了挽回俄羅斯帝國的尊嚴,尼古拉二世決定孤注一擲。他下令調集波羅地海的全部主力艦艇,並以此為基礎組建了“第二太平洋艦隊”。類似“博羅季諾級”這類新銳巨艦自然被寄予重望,並擔負了構成艦隊核心戰鬥力的重任。

由於建造工期拖延的緣故,第二太平洋艦隊組建的時候,“博羅季諾級”的五號艦“光榮”號尚未完工,而“鷹”號也是剛完成了大部分的舾裝作業,尚未進行正式的海試。完全具備戰鬥力夠投入作戰的只有“亞利山大三世”號和“蘇沃洛夫公爵”號,但是抱著輸紅眼的賭徒心態,尼古拉二世還是下令將它們編入艦隊。由於“鷹”號甚至沒有能完成所有設備的安裝,因此艦隊中還有專門的裝配船隨行。

這次旅途很不順利。第二太平洋艦隊在北海惹下著名的“多格爾沙洲“事件,將英國的漁船當作了日本的驅逐艦一通猛轟,甚至還將己方的巡洋艦誤認為敵艦加以射擊。但是真正開始暴露出艦艇設計上問題的,是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這些變故使軍艦的各種交織在一起的設計問題逐漸暴露了出來。

在北非洲的丹吉爾,第二太平洋艦隊於添加煤炭的時候遭遇到颶風。雖然艦隊沒有為此遭受損失,但是根據水兵們時候的描述,4艘“博羅季諾級”戰艦的露天甲板都被海浪所覆蓋,唯一沒有被浪頭淹沒的只有艏樓部分的甲板。雖然當時的風速大約只有50節、浪高為9米,在風急浪高的大西洋這種情況並不罕見。作為一種理論上能夠適應遠海作戰的戰列艦來說,這樣的表現非常糟糕。由此可見“博羅季諾級”戰列艦適航性能並不好。如果需要說明這個問題的由來,我們可以回過頭去看“太子”號戰列艦,因為“太子”號和法國人的“索芬”、以及俄國的“博羅季諾級”在總體上設計上是雷同的。

“太子”號的乾舷很高,但是適航性能卻不好,也就是說--甲板上浪嚴重。據說,個別時候舷側遭遇到三角波拍打的情況下,海浪甚至能沖刷到上層建築物頂部! 法國設計師在汲取了“太子”號的教訓之後設計出了他們的“索芬”號,首先是要降低船體的重心,於是“太子”號的長艏樓船型得到改進,省去了半層甲板的重量,雖然乾舷的損失對適航能力還是造成了影響,但是這比較起“太子”號上得不償失的內傾斜側舷設計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俄國同法國並不一樣,法國海軍的主力是在基本風平浪靜的地中海,同義大利、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等一較長短,但是俄羅斯面對的是廣闊的遠洋!“博羅季諾級”在照搬了法國人犧牲乾舷為代價的穩定重心設計後,在設計上還受到了旅順港乾船塢的尺寸和容量的干擾,結果,俄國人制.造的“博羅季諾級”雖然在艏樓部分同“索芬”號是一樣的乾舷高度,但是他的艏樓後甲板高度比之法國人的“索芬”還要低!也是因為受到船塢尺寸的限制,博羅季諾號無法造到像索芬那樣的長度和寬度,而只能適度提高吃水來補足因為尺寸的縮小所造成的噸位損失。俄國人還不得不把艦船的重量降下來以適應旅順船塢。進一步降低後甲板高度就是為了減重,俄國人不僅降低了後甲板的高度,他們也削減了主裝甲帶的厚度。

7.5英寸的側裝甲帶其實並不是出於俄國人本意,雖然由於新材質和技術的運用,裝甲強度已經有了飛躍,但是尚未能夠達到只要那么如此厚度就能確保無虞的地步。原本的設計,是給“博羅季諾”安裝上10英寸的舷側裝甲,但是這個期望還是因為噸位的原因而告吹。在削減了2.5英寸的主裝甲帶厚度並大大降低其覆蓋面積之後(側裝甲帶僅高出水線1.83米),“博羅季諾”的設計已經使它可以勉勉強強擠進旅順那已經顯得狹小的船塢了,這番修改為它的未來的命運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由於旅順要塞的失陷,航行在半途上的第二太平洋艦隊需要在馬達加斯加等候進一步的指示,艦隊司令羅傑斯特文斯基決定乘新命令尚未下達的機會進行訓練和演習。在後來的三次綜合演練中,艦隊整體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但是我們在這裡只講述“博羅季諾級”4艦。

首先,舵機效率不足、船體反映遲鈍等實際問題,在隊型變換演練中徹底的暴露了出來,因為這些基本上是設計中的失誤已經變得無可挽回。隨後,在火炮射擊訓練中“博羅季諾級”4艦又發生了主炮揚彈機故障,這一故障導致了在炮擊標靶的命令下達後主炮整整半小時一彈未發。在反水雷艦演練中,75毫米速射炮瞄準具設計不當的問題也冒了出來,雖然這也有人員素質方面的原因……

總之在馬達加斯加的這段時間內,“博羅季諾級”4艦本身的許多缺陷都被俄國人所覺察到了。加上對於人員素質和船體狀況的擔心,從每個普通水兵到艦隊司令羅傑斯特文斯基中將,都希望這一任務能隨著旅順港的陷落而終結。但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並不打算放棄,他努力拚湊了波羅地海艦隊的其它殘餘,組建了第三太平洋艦隊前來同羅傑斯特文斯基的艦隊匯合,試圖孤注一擲的挽回俄羅斯帝國的最後一點顏面。

那么現在,不論是水兵還是軍官,都只能沿著那條通向遠東的漫長航路繼續航行下去,即使他們明明知道死亡和毀滅就在眼前。

於1905年5月27日爆發對馬之戰的結局,是我們都耳熟能詳的。經過反覆訓練和戰術布置,炮術精湛指揮恰當的日本聯合艦隊,以逸待勞的殲滅了俄羅斯第二、第三太平洋艦隊。這一次海上決戰中,投入作戰的全部俄羅斯戰列艦不是被送入海底就是成為了戰利品。在這裡,值得我們深刻檢討一下的是那4艘具備世界一流水準的“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的命運。

“博羅季諾“、“亞歷山大三世“、“蘇沃洛夫公爵“號3艘被擊沉、“鷹“號被俘獲,而被擊沉的3艘又是因為三種截然不同的原因而損失的,至於被俘虜的“鷹“號,則成為了詳細檢視損失情況和設計缺陷的藍本。“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的命運儘管不幸,但是卻也給後來的戰艦設計者們,留下了一個寶貴的參考樣本。

作為旗艦的“蘇沃洛夫公爵“號,是日本聯合艦隊在戰術布置中確定的第一波攻擊重點。在東鄉平八郎那個賭博式的U形轉彎之後,14點07分,日艦隊開始齊射。日艦準確的齊射發揮了巨大威力,僅15分鐘就讓“蘇沃洛夫公爵“號完全喪失了戰鬥力。日艦的一發12英寸炮彈洞穿了後部炮塔,將整個炮塔掀了開來,同時擁有重裝甲的司令塔也遭到直接命中,俄國艦隊的指揮系統癱瘓了。在隨後的交戰中,到處起火、動力喪失的該艦幾乎被日本所忽略,所幸的是船體本身損傷並不嚴重,進水輕微。直到19時左右,在艦上官兵的奮力搶修下恢復了自航能力,但是卻也再次引起了日本艦隊的注意。於是東鄉下令由雷擊艦給這艘戰艦以最後打擊,於是日軍的驅逐艦向這艘不幸的戰艦撲去。這個時候正是布置在兩舷的75毫米速射炮發揮作用的時刻,卻怎想因為當時的海況不佳,浪頭不斷的打向戰艦的側舷,安裝位置過低的75毫米炮廓,幾乎就處在浪涌之中,根本無法發揮作用。一位倖存的水兵回憶道:“浪一個一個湧來,低位安裝的炮廓被海浪淹沒,海水不斷的從炮廓的縫隙之間湧進來。這種處境之下,別說開炮,就連透過波浪向目標瞄準都是不可能的!”

於是,日本驅逐艦在幾乎毫無干擾的情況下,輕易地將魚雷射向“蘇沃洛夫公爵“號的兩舷。而動力尚未完全恢復,舵效應又很糟糕的該艦自然無法迴避,先後被5枚魚雷命中。縱使有著一流的魚雷防護措施也無力回天,19點20分沉沒。全艦僅20人生還。就在旗艦沉沒之前的幾分鐘,“亞歷山大三世“號已經先一步翻覆在海浪之中,它的沉沒原因很簡單--大量進水後傾覆。

日艦在重創旗艦“蘇沃洛夫公爵“號之後,將火力轉移到了緊隨其後的“亞歷山大三世“和“博羅季諾“號之上,又尤以前者被命中的次數為最多。日艦對於俄艦水線處的準確射擊,在“亞歷山大三世“號的水線裝甲上造成了許多的穿透。水線裝甲帶因為重量問題被迫由10寸削減為7.5英寸的危害,由此顯現了出來。

大量的擊穿造成了嚴重進水,而進水又造成了船體吃水的增加。很快,僅僅高出水線1.83米的側裝甲帶因為船身的下沉轉變成了“水線下裝甲“!由於不斷的進水,海水很快就淹沒到75毫米速射炮炮廓,不密封的炮廓又更加劇了進水,裝甲帶上沒有防護的船體又不斷被日艦射來的炮彈輕易貫穿,造成更嚴重的水密性能的破壞。如此的惡性循環之下,戰艦焉有不沉之理?比旗艦更悲慘的是,“亞歷山大三世“號僅4人生還。犧牲並不能挽回慘敗,就在“亞歷山大三世“號和旗艦“蘇塞洛夫公爵“號相繼沉沒之時,“博羅季諾“號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不過這艘戰艦將用一種壯觀得多的方式來宣告自己的毀滅。

19時20分,也就是旗艦沉沒的同時,日本艦隊將炮火轉向了“博羅季諾“號,這艘戰列艦已經在先前的炮擊中燃起了熊熊大火。但是日軍炮火的洗禮沒有持續多久,集火射擊後的第4分鐘,日艦“富士“號射來的一枚12英寸炮彈命中了這艘戰列艦的要害--副炮彈藥庫。由於船艏方向第一對副炮塔被安裝在艏樓之上,所以在設計時彈藥庫沒有像其他的炮塔那樣被布置在水線之下,於是日艦的一發12英寸炮彈洞穿7.5英寸的側裝甲之後、威力巨大的“下瀨炸藥“輕易就引爆了這個死穴。巨大的爆炸波及到其他的彈藥庫、徹底撕列了船體,這艘戰列艦一瞬間就在劇烈爆炸的碎片裡消失無蹤。很不幸的是,全艦隻有一名倖存者。

“鷹“號比較幸運,雖在先前的戰鬥中被擊傷,1/3的鍋爐熄火主炮也完全失效之下卻沒有為日艦所重點關照,因為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艦隻有4艘,無法將毀滅性的12英寸炮彈射向所有的俄國戰艦。但是當熬過可怕的“魚雷之夜“後,以舊式鐵甲艦“尼古拉一世“號領軍的俄羅斯第二、第三太平洋艦隊殘餘,將伴隨著朝陽一起再次面對與昨天一樣可怕的火力轟擊。自知抵抗下去有死無生的艦隊代司令涅鮑佳托夫少將最終選擇了投降。

對馬之戰拉下了帷幕,被俘虜後的“鷹“號則成為了日本海軍的寶貴戰利品,也成為日本海軍檢討戰列艦設計得失的寶貴樣本。它後來被日本聯合艦隊命名為“石見“號編入現役,直到1922年《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的簽定後,成為艦隊炮擊演習的標靶被轟沉。

通過這一系列實戰,“博羅季諾級“戰列艦貌似強大外表下的諸多缺陷被展現在了世人面前,也為將來的戰列艦設計,指清了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