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南美
1865年春,左宗棠率分路並進,圍攻漳州。李世賢力戰不敵,撤至永定,後來在前往鎮平(廣東蕉嶺)途中被部下汪海洋所殺。
李世賢餘部雖然尚有數萬人,但太平軍以洪秀全為代表的領袖的殘暴、荒唐做法、制度,已讓太平軍失了人心、已是強弩之末,無力再與清兵對抗,為了避免遭受絞殺的命運,他們乘上了歐洲奴隸販子的輪船,遠渡重洋,到了秘魯境內成為了“契約礦工”。
所謂的“契約礦工”,就是在秘魯境內的伊基克挖鳥糞和開採硝石礦。
秘魯礦主以為這一大票衣衫襤褸的“豬崽”和以前販賣過來“豬崽”沒什麼兩樣,每天只給他們一些豬吃的食物,打罵加虐待,奴役他們乾長達14個小時的工作。
俗話說,強龍難壓地頭蛇。
畢竟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並且,自己是來避難的,只想混口飯吃。
所以,這些太平天國余將只能忍耐著拚命幹活。但秘魯礦主們越發不把他們當人看,對待牲畜一樣隨意打罵。
再次暴動
1867年春,這些流落到異國他鄉的太平軍再一次“起義”了。
他們推舉湖南人翁德容和廣東人陳永碌為領袖,發起暴動,殺死了礦監西哥斯,抄起硝石礦公司的武器,竟將前來鎮壓的秘魯軍隊打得潰散而逃。
領兵前來鎮壓的秘魯少校圖危可斯和上尉儒拉連陣亡。
初戰告捷,翁德容和陳永碌卻未被勝利沖昏頭腦,他們相當清楚,現在,自己不過六七千人,要與整個秘魯國家為敵,無異於痴人說夢。
恰好在這個時候,“南美太平洋戰爭”爆發了。
於是,翁德容和陳永碌等人迅速做出反應:與智利軍隊聯合,共同對付秘魯和玻利維亞軍隊。
說乾就乾,翁德容派出俘獲來的印第安僱傭兵和一名巴西人,聯繫上了智利軍隊的司令西拉皮佐少將,和智利軍隊達成了聯合協定。
從此,秘魯境內,就如同天降神兵一樣,出現了這支肆無忌憚、橫衝直撞的太平軍。
這支太平軍隊原先在中國早已身經百戰,戰法詭譎多變,搏殺兇悍凌厲,秘玻亞聯軍根本不是對手。
玻利維亞軍的一位軍官後來心有餘悸地回憶說:“這些帶頭巾的褐色人群在射程外搖旗吶喊,等到靠近時又不見了,他們打仗時鑼鼓喧天,搞出許多噪音,好些印第安僱傭兵以為被伏擊了,紛紛逃跑,連官長也阻止不了。”
加入秘魯
智利的西拉皮佐少將先前壓根沒想到這些中國人的戰鬥力會有這么強大,這會兒喜出望外,通過向智利總統請示,宣布給予所有的太平軍將士及其家屬以智利國籍,並表示戰爭結束後,就將伊基克地區交給太平軍和他們的家屬管理、自治。
從此,這支太平軍再無後顧之憂,作戰更加勇猛,在塔拉帕卡省大戰、帕科查港登入戰、莫克瓜大戰、攻占伊基克大戰等戰役中大殺四方,甚至在波內達要塞大戰中一舉俘虜了玻利維亞的上千名印第安僱傭兵。
西拉皮佐少將盛讚這支太平軍說:“這支軍隊沒有西方軍隊的紀律,但卻有著中國特色的紀律,他們配備了許多三角形的旗幟,用螺號代替軍號,他們的戰士拿各種武器,但更多的是使用兩把東方式的短刀。”
在第二次莫克瓜戰役中,這些在和清朝軍隊的廝殺中歷練出來的將士們,將秘玻聯軍打得丟盔棄甲,奪取了4門大炮、15面軍旗和200餘匹戰馬,並俘虜了大量的敵軍士兵。
接下來,太平軍又在塔克納和阿里卡兩次戰役中聯合智利軍隊打敗了玻秘聯軍。
至此,智利軍隊占領了玻秘兩國太平洋沿岸全部硝石產地,玻利維亞也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退出了戰爭。
1881年1月17日,智利軍隊攻占秘魯首都利馬。
1883年10月20日,秘魯與智利在利馬北部安孔城簽訂條約,結束了南美太平洋戰爭。
根據《安孔條約》,秘魯將塔拉帕卡省割讓給智利,並將塔克納和阿里卡兩地區交給智利管轄10年。
玻利維亞則先後於1884年和1904年與智利簽訂瓦爾帕萊索協定和“和平友好條約”,喪失了安第斯山脈與太平洋沿岸之間的全部領土,變成了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
為了表彰太平軍的豐厚功績,西拉皮佐授予陳永碌等人智利國會勳章,並給予陣亡太平軍家屬撫恤。
智利政府還決定履行先前的承諾,將伊基克贈給太平軍餘部,並讓他們成立一個自治鎮,但條件是幫助智利繼續攻打秘魯。
但一生廝殺的陳永碌等人已經累了,並沒有在異域割據的野心,只想平平靜靜地生活,安享人生,因此沒有接受智利政府提出的條件,放下了刀槍,融入當地社會,做起了普通的百姓。
影響
風雲起落,時光荏苒,轉眼一百多年過去了。
如今,我們漫步在伊基克街頭,依舊可以在這裡找到很多中國元素。比如,當地語言中餐館叫“其發”(廣東話吃飯),混沌被稱為“完蛋”(浙江話混沌)。
而2008年2月20日,太平天國發源地中國廣西的省會南寧市也與伊基克市正式簽訂為友好城市,生活在這裡的太平軍遺民終於再度與祖國聯繫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