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利,W.

泡利,W.

泡利,W.瑞士籍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1900年4月25日生於維也納。1918年中學畢業後就成為慕尼黑大學的研究生,導師是A.索末菲。1921年以一篇關於氫分子模型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1922年在哥廷根大學任M.玻恩的助教,結識了來該校講學的N.玻爾。這年秋季到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學研究所工作。1923~1928年,在漢堡大學任講師;1928年到瑞士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任理論物理學教授。1935年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到美國,1940年受聘為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學訪問教授。由於發現"不相容原理"(後稱泡利不相容原理),獲得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46年重返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1958年12月15日在蘇黎世逝世。

泡利,W.

正文

泡利,W.瑞士籍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1900年4月25日生於維也納。1918年中學畢業後就成為慕尼黑大學的研究生,導師是A.索末菲。1921年以一篇關於氫分子模型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1922年在哥廷根大學任M.玻恩的助教,結識了來該校講學的N.玻爾。這年秋季到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學研究所工作。1923~1928年,在漢堡大學任講師;1928年到瑞士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任理論物理學教授。1935年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到美國,1940年受聘為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學訪問教授。由於發現"不相容原理"(後稱泡利不相容原理),獲得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46年重返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1958年12月15日在蘇黎世逝世。
1921年,索末菲推薦年僅21歲的泡利為《數學科學百科全書》撰寫了關於相對論的長篇綜述文章。泡利的這篇論著得到了A.愛因斯坦本人的高度讚許,至今還是相對論方面的名著之一。
泡利的博士論文是他在舊量子論方面的最初貢獻。他到哥本哈根以後,不久就開始了關於反常塞曼效應的理論探索,通過對精細結構譜項的深入分析,引入了與後來的自鏇量子數相對應的量子數;並且在1925年1月間正式提出了不相容原理。這一原理可以表述為:對於完全確定的量子態來說,每一量子態中不可能存在多於一個的粒子。泡利又用(非相對論的)量子力學理論處理了媡/2自鏇問題,引入了二分量波函式的概念和著名的泡利自鏇矩陣。通過泡利等人對量子場的研究,終於認識到只有自鏇為半整數的粒子(即費密子)才受不相容原理的限制,這樣就確立了自鏇統計關係
泡利為創立量子力學作出了重要貢獻,不僅發表了許多有獨創性的論文,而且還提出許多很有創見的批評和見解。他的許多關於量子力學的綜述性文章中,最著名的一篇《波動力學的普遍原理》(1933),是量子力學方面的重要文獻。
泡利特別重視物理規律的對稱性和不變性。早在β衰變中宇稱不守恆被確認的前一年,泡利就在E.施溫格、G.C.F.呂德斯等人工作的基礎上指出了自然規律的洛倫茲協變性必然導致 CPT不變性的成立(見對稱性和守恆律)。從20年代末期開始,他把主要精力用於粒子物理學量子場論的研究方面。他和W.K.海森伯一起在1929年發表了關於場的正則量子化方法的論文,被認為起了開闢道路的作用。
泡利另一個歷史性的功績是中微子概念的提出。為了解釋β衰變中放出的電子能量為什麼有一個連續譜,他在1930年提出一個假說,認為原子核在β衰變中不僅放出電子,而且還放出一種質量甚小,穿透力甚大的中性粒子。他當時把它叫做"中子";1932年後,E.費密才把它改稱做中微子。泡利這一假說解決了β衰變中角動量和能量不守恆的困難。1933年,費密就根據這種假說提出了他的β衰變理論。隨著基本粒子物理學的進展,中微子假說在弱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此外泡利還在量子場論、固體物理等方面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他關於量子力學的哲學見解,在學術界也有重要的影響。
泡利在青年時期受到E.馬赫的很深影響,自稱是"反形上學的後裔";所發表的關於相對論的論文中,曾經提出"計算中只應出現本質上可以觀察的量"的原則。這個原則後來在海森伯創立矩陣力學中體現出來,甚至在整個哥本哈根學派觀點的形成中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參考書目
 M. Fierz and V. F. Weisskopf, ed.,Theoretical Physic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tersciencePubl., New York,1960.
 J. Mehra, ed.,The Physicist's Conception of nature,D.Reidel Publ., Boston, 1973.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