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氨酸

泛氨酸

白色結晶體或結晶粉末,無味,易溶於甲酸,難溶於水,不溶於乙醇和乙醚。

泛氨酸
英文名:

介紹 

產品描述:白色結晶體結晶粉末,無味,易溶於甲酸,難溶於水,不溶於乙醇乙醚
生產標準:AJI92,USP26,EP4

相對分子量原子量 181.20

密度 1.456(l)

熔點

l:342~344(分解);d:310~314(分解);dl:340(分解)

性狀

體從水中結晶出來者,無色至白色絲光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d-體從水中結晶者為無色晶體;dl-體從水中結晶者為有光澤的針狀晶體

用途

1.醫藥用作甲狀腺功能亢進;食品添加劑。

2.是一種重要的生化試劑,是合成多肽類激素、抗生素、L-多巴等藥物的主要原料。

3.廣泛用於農業科學研究,也作飲料添加劑和配製人工昆蟲飼料。

製備或來源

(1)由含蛋白質的物質(廢絲、酪蛋白和玉米等)水解液中提取;

(2)以葡萄糖為原料,經短桿菌出發誘導的l-泛氨酸生產菌發酵而得;

(3)以苯酚、丙酮酸為原料,利用β-泛氨酸酶催化製取。

其他

比旋光度:l-體:-10.6°(c=4.1mol/LHCl,25℃);d-體:+10.3℃(c=4.1mol/LHCl)。與糖類共熱可產生氨基羰基間的反應,而產生一種特殊的香料。非必需胺基酸。泛氨酸酶是黑素代謝中目前唯一已知的酶,它是一種含銅的金屬酶,是由於黑素細胞合成的。

泛氨酸酶在黑素產生的過程中飾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泛氨酸酶活性增加,產生的黑素就會更多;泛氨酸酶活性被抑制,黑素細胞產生黑素的能力就相應降低。可以說泛氨酸酶就是控制黑素細胞活性的關鍵,它決定了黑素合成的速率。泛氨酸酶活性增強或紊亂就會發生色素性疾病,黃褐斑就是其中之一。

皮膚白不白,主要取決於黑色素細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在人的表皮基層細胞間,分布著黑色素細胞,它含有的酪氨酶可以將泛氨酸氧化成多糖,中間再經過一系列的代謝過程,最後便可生成黑色素。黑色素生成得多,皮膚就越黑;反之,則皮膚就越白皙。

研究證明,泛氨酸酶的活性與體內的等元素密切相關。經常進食富含泛氨酸和稀有元素鋅、銅、鐵的物質,例如動物內臟、腎,甲殼類動物蛤、、河螺、牡蠣,水產品烏魚子,豆類的大豆、扁豆、青豆、赤豆,硬殼果類花生、核桃、黑芝麻以及葡萄乾等,皮膚的色澤就較黑。因此住在海邊的人,打漁的漁民,由於吃以上水產品較多,因此皮膚色澤較黑。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