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雲寺塔[河南省南陽市法雲寺塔]

法雲寺塔[河南省南陽市法雲寺塔]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法雲寺塔,又名聖垛寺塔,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馬山口鎮北約13公里處的聖垛山南麓山腰之坳地。這裡位居深山,祟山俊嶺,層巒疊障,古樹參天。在碧綠松杉翠竹蕩漾的林海之中,古塔隱若隱現,更顯得格外俊秀壯觀,令人流連忘返,讚嘆不已。1982年內鄉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法雲寺塔的歷史

法雲寺塔[河南省南陽市法雲寺塔] 法雲寺塔[河南省南陽市法雲寺塔]

法雲寺塔,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的歷史,是佛塔這一佛教建築形式較早傳入豫西南地區的珍貴實物。不論從歷史、科技、佛教文化、建築藝術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價值及意義,不失為一處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和珍貴的文物史跡。

法雲寺塔,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馬山口鎮,三岔河村的聖垛山南麓山腰之坳地。馬山口鎮位於內鄉縣城東北部,北至南召,東接鎮平,西抵商洛,南下荊襄,古稱“咽喉商洛,脈絡川陝”。據《內鄉縣誌》記載,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山坡得一良馬,故稱此為馬山,又因有青山、梅子、花北三條河流相交於馬山腳下匯入默河。水路、山路也都由此通往北部山區,故稱馬山口。

從內鄉縣城車行大約有16公里,就到了聖垛山下。聖垛山,又名五垛山,山勢呈東南—西北走向,是巍巍八百里伏牛山中名山之一。明清《內鄉縣誌》皆稱“一方聖概”,五垛奇峰巍巍挺拔,以海拔1643米的金頂五垛山為主峰,兩邊兩座崚峰微微向主峰傾額點首,而法雲寺塔,就座落在五垛山右側的劍鋒山上。

沿途步行上山,崇山峻岭、鳥語花香、明代詩人李袞曰:

聖垛山名自昔聞,聳然不與眾峰群,

深藏翠壑千層雪,高掛晴天一片雲,

元始到今如削玉,巨靈何處可揮斤,

我來登眺渾忘倦,遮莫西林下夕曛。

來到古塔腳下,舉目仰望。古塔拔地而起,古樸雄渾、昂首挺立,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500多年的風雨滄桑……

古塔為七層八角稜錐狀,全部是青磚砌築,由基座、塔身、塔檐等部分構成,是一座莊嚴古樸的樓閣式密檐磚塔。周基長18.4米,身高23米,塔底座直徑5.8米。造型簡潔,比例適度。

基座之上為塔身,由下而上每層依次降低,逐層向內收,層次分明。塔身每層磚砌採用挑出和收進的方式疊澀出檐,更顯樓閣式塔的建築風格。整體來看塔的第一層最高,塔身最粗;第七層最低,塔身最細。塔身的第一層有一面南向券門,內為圓形、空心,上為窟窿頂。

券門下為青石踏走,以供出入。第二層以上各層均為實心,不能攀登。從外表結構上看,僅第一層與第二層密檐銜接處為木質斗拱。每層按比例逐漸縮小,改變了以往佛塔建築的方、正、直、硬規律。使塔身更加穩重,堅固。塔的頂部還有四個尾部相連的石猴。1998年4月,文物販子到此攀登在樹上,用竹竿挑著繩子套在塔頂部,造成該塔頂4個尾部相連的石猴被盜毀。

塔前還有一尊高1米,寬0.8米的圓雕坐姿婦孺石像,形態慈祥逼真,表情安詳,怡然自若,顯得慈祥寬懷,氣度非凡。刻畫古樸有力,像的背面刻字為“嘉靖十八年(1539)已亥歲次口月,聖垛法雲寺僧達禪。”傳說該像是為紀念塔主人的母親而雕刻的。

法雲寺塔底層外壁鑲有一寬50厘米、高70厘米的“重修法雲禪寺石記”:伏以古蹟,禪師雲峰持修寶山,峰高郁岫龍盤虎,並鳳朝金佛之殿。月嚴風暖,應雲閗雨睛,石精水繞日霧,青松明朗幽然,曰:聖垛景邑,黎庶保鎮封疆,共享生平,謂曰護衛仇覺義。癸心捨身起蓋天王殿,喜舍資材修理舍利建塔一座,慶佑宿生法輪常轉俱口利樂,故云。如意寶輪王陀羅尼神咒: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具大悲心者怛你也、他唵,斫揭囉伐底震多末尼摩訶、缽蹬迷嚕嚕嚕底瑟吒篅囉阿揭利沙夜吽發莎訶,唵缽蹋摩震多末尼 篅囉吽 ,唵缽刺陀缽亶迷吽。

龍集歲次丁丑(1457)春二月吉旦,主持海通功德主仇口義口景泰染年(1456)。據石記記載該塔是重修於明“景泰七年(1456)”。

塔旁又有一碑刻記載,清代重修法雲寺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一月”。由此可見,法雲寺應建於明代以前,而在明、清時期佛事,香火最為興盛,清末至民國開始衰敗。該寺究竟在明代以前什麼時期建造的,未歷史記載。相傳,漢武帝劉秀祖居南陽在此避難時,就有心在此建立寺院,因戰事緊張一直未能如願。明帝秉承父願,曾派高僧在此選址籌建寺院,後因種種原因,直至西晉秦始元年(公元256年),才在此處建成一座規模輝宏的寺院。“鐘樓兩廂具齊備,浩浩蕩蕩眾百僧”,是當時法雲寺繁榮景象的真實寫照。可見,那時的法雲寺規模之大,規格之高。

從現存的碑文中發現,明、清時期該寺也重修過,據說,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也曾在此屯兵,當時荒草遍地,碩大的蚊蟲咬得戰馬嘶嗚,使法雲寺遭於兵焚。李自成便下令免除此地山民三年的勞役賦稅。抗日戰爭期間,因這裡水質好,淬水的槍管質量高,打不紅。民團司令王金聲在此建立了兵工廠,住房70餘間,吃水井七眼,無疑對該寺又是一次毀滅性的破壞。據居住在塔周圍的民眾講,1928年寺院內還住有和尚。民國後期,寺院全毀,僅剩大小塔群10多座。因年久失修,五十年代中期塔群倒塌毀壞,再加上文革時期的破“四舊”,現僅存一塔。調查中發現,由於民眾經常在塔周圍取土和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塔身周圍地基下沉1.4米左右,使該塔底座裸露在外。

法雲寺塔,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佛塔這一佛教建築形式較早傳入豫西南地區的珍貴實物。雖然歷盡滄桑,至今仍保存著當年的輝煌和風采,不論從歷史、科技、佛教文化、建築藝術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價值及意義,不失為一處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和珍貴的文物史跡。

(作者單位:南陽知府衙門博物館)

碑文詳記

附:“重修法雲禪寺石記”

伏以古蹟,禪師雲風持修寶山,峰高郁地龍盤虎,並風朝金佛之殿。月嚴風暖,應雲閒雨睛,石晶水繞日霧,青松明朗幽然,曰:聖垛景邑,黎庶保鎮封疆,共享生平,維曰護衛仇覺義。葵新捨身起蓋天王殿,喜舍資材修理舍利建塔一座,慶佑宿生法輪常轉俱常利樂.故云。如意保輪王陀曼尼神咒: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俱大悲心者怛你也、他崦,斫揭囉伐底震多末尼摩訶何、缽蹬迷囉囉囉底瑟叱‘窩哆阿揭利沙夜釁發莎何.略林擠摩多末尼篡哆嶺,吟林拉陀林。

龍集歲次丁丑(1457)春二月吉旦,主持海通公德主仇覺義 景泰染年(145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