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9月22日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
1789年到1794年的法國大革命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也是最為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它不僅推翻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而且震撼了整個歐洲的封建制度,也鼓舞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1792年9月22日法蘭西共和國的誕生和吉倫特派統治的建立,是這場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階段,也是法國大革命深入和發展的必然產物。 1789年7月,巴黎人民攻陷了象徵封建專制統治的巴士底獄,這標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從此法國開始了君主立憲派統治時期。立憲派代表著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的利益,企圖在法國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他們極為害怕甚至仇恨人民的革命運動。1791年7月17日,近萬名民眾聚集在馬爾斯廣場,要求審判企圖逃往比利時的國王路易十六,實行共和制度,結果遭到制憲議會派軍鎮壓,造成流血事件。9月,制憲議會還通過了《1791年憲法》,憲法宣布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馬爾斯廣場事件和《1791年憲法》的頒布,表明君主立憲派已公開向封建勢力妥協,背叛了革命和人民。 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使歐洲各國封建統治者膽戰心驚。他們策劃武裝干涉法國,鎮壓法國革命。1792年4月反法戰爭開始後,法軍節節敗退。法國人民緊急行動起來,各地紛紛成立義勇軍,開赴前線。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衝進王宮,囚禁了國王,推翻了君主政體,結束了3年來君主立憲派的統治。9月20日,法國軍隊在凡爾登附近兩次打退普魯士軍隊的進攻,取得了法國反對外國武裝干涉的第一次勝利。幾天后,法軍開始反攻,最終把敵人趕出法國領土,法國革命得救了。 9月21日,在全國選舉中產生的國民公會在巴黎開幕。在國民公會中,吉倫特派由於得票最多而占優勢,從此,法國開始了資產階級共和派――吉倫特派的統治時期。國民公會通過了《廢除君主政體案》。9月22日,又通過了成立共和國的決定,這個共和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國民公會還公布了革命曆法,以9月22日為新紀元的開始,1792年為共和元年。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後,巴黎人民和資產階級民主派強烈要求組織法庭審判國王,吉倫特派卻竭力袒護包庇國王。後來由於發現了路易十六通敵賣國的檔案,國民公會審判了國王。路易十六於1793年1月21日被送上斷頭台。6月,巴黎人民又一次發動武裝起義,推翻了吉倫特派統治,法國開始了資產階級民主派――雅各賓派專政時期。 1804年,拿破崙·波拿巴稱帝,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被法蘭西第一帝國代替。 |
相關詞條
-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國號為法蘭西共和國,法語:)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建立的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 1792年9月22日,新選出的議會即國民公會開幕。...
簡介 領導者 國家機關概覽 -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1945.9--1958.10),史稱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5年法國光復後,環繞政體問題,各派政治力量展開...
簡介 發展 外交 經濟狀況 解體原因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語: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國號為法蘭西共和國(République Française),是在1870年...
歷史沿革 政治制度 摘要: 社會 歷史評論 -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rance),簡稱法國、法蘭西共和國、法蘭西,成立於1958年,延續迄今的法蘭西共和國政府,1958...
歷史背景 國家元首 國家標誌 節日 國情簡介 -
法蘭西第2共和國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1792~1804年法國曾建立共和國,史稱第一共和國,故稱1848年建立的共和國為第二共和國。1848年的二...
簡介 相關條目 -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法國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的共和國,也是1848年11月4日到1852年12月2日間統治法國的共和政體。 1848年法國二月...
簡介 統治 重大事件 政權變動 -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在1958年10月4日制訂於巴黎。2008年7月23日由現代的第五共和國最後修改憲法。確定法國為半總統制國家。憲法規定:立法權由眾議...
序言 主權 共和國總統 政府 國會 -
法蘭西[法蘭西共和國]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
歷史沿革 自然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國家象徵 -
加彭共和國
1910年,加彭成為法國在赤道非洲的四塊領地之一。 加彭第一部憲法於1959年2月19日頒布,1960年廢除。 1998年1月22日,法國參議長勒內·莫...
概述 人口 貨幣 種族 語言